'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大廈上鑲刻著Technōs的名字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大廈上鑲刻著Technōs的名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這幢氣派的大廈於1992年11月落成,成為Technōs的新總部。

在Technōs看來,這棟屬於自己的大廈,象徵著他們將自此屹立於日本遊戲界,並將永久地笑傲下去。

在媒體與玩家眼裡,這棟大廈的建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Technōs可是擁有熱血與雙截龍兩大王牌的明星遊戲公司。

然而大廈落成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想象中的榮耀,而是因技術更新換代而產生的巨大壓力。

進入90年代後,8位主機FC漸漸沒落,日本遊戲進入到了以SFC、MD為代表的16位機時代。

在FC上研發出諸多成功作品的Technōs,卻在這個時代迷失了創作方向。

雖然他們FC上推出的遊戲大受歡迎,但移植到SFC、MD的遊戲除了幾款雙截龍外大多反響一般。大勢已去的FC,顯然無法讓Technōs在新的時代邁出繼續前行的腳步。

更為致命的是,日本地價也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到了1992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大廈上鑲刻著Technōs的名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這幢氣派的大廈於1992年11月落成,成為Technōs的新總部。

在Technōs看來,這棟屬於自己的大廈,象徵著他們將自此屹立於日本遊戲界,並將永久地笑傲下去。

在媒體與玩家眼裡,這棟大廈的建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Technōs可是擁有熱血與雙截龍兩大王牌的明星遊戲公司。

然而大廈落成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想象中的榮耀,而是因技術更新換代而產生的巨大壓力。

進入90年代後,8位主機FC漸漸沒落,日本遊戲進入到了以SFC、MD為代表的16位機時代。

在FC上研發出諸多成功作品的Technōs,卻在這個時代迷失了創作方向。

雖然他們FC上推出的遊戲大受歡迎,但移植到SFC、MD的遊戲除了幾款雙截龍外大多反響一般。大勢已去的FC,顯然無法讓Technōs在新的時代邁出繼續前行的腳步。

更為致命的是,日本地價也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到了1992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諸多日本影視作品涉及泡沫經濟崩壞這個話題,如2013年的日劇《半澤直樹》,最後一集在日本獲得42.2%的收視率,創造平成年代以來的歷史紀錄。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斥重金建造的Technōs中野大廈令Technōs資產縮水,負債加重。

加上自身又過度依賴熱血與雙截龍這兩條產品線,日趨枯竭的創意讓他們拿不出堪當大任的新作品,即便是令其崛起的熱血系列,自1994年之後就已無新作。

內外交困之下,一度無比風光的Technōs終於被沉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被迫於1995年12月15日停止營業,又在1996年宣告破產倒閉。Technōs中野大廈,在2013年10月1日更名為"ICHIGO中野北大樓"。

“祗園精舍之鐘聲,奏諸行無常之響;沙羅雙樹之花色,表盛者必衰之兆。”——

如果把中野大廈的建成視作Technōs的巔峰時刻,那麼事隔3年即宣告停業,Technōs可以說是倒在了鼎盛之時。

世事難料,這令人唏噓的歷史對於後人來說是沉重的警示。

在遊戲行業行走,就如逆水行舟,因自我滿足而停步享受的行為,在這個行業是無比的危險。

後記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大廈上鑲刻著Technōs的名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這幢氣派的大廈於1992年11月落成,成為Technōs的新總部。

在Technōs看來,這棟屬於自己的大廈,象徵著他們將自此屹立於日本遊戲界,並將永久地笑傲下去。

在媒體與玩家眼裡,這棟大廈的建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Technōs可是擁有熱血與雙截龍兩大王牌的明星遊戲公司。

然而大廈落成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想象中的榮耀,而是因技術更新換代而產生的巨大壓力。

進入90年代後,8位主機FC漸漸沒落,日本遊戲進入到了以SFC、MD為代表的16位機時代。

在FC上研發出諸多成功作品的Technōs,卻在這個時代迷失了創作方向。

雖然他們FC上推出的遊戲大受歡迎,但移植到SFC、MD的遊戲除了幾款雙截龍外大多反響一般。大勢已去的FC,顯然無法讓Technōs在新的時代邁出繼續前行的腳步。

更為致命的是,日本地價也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到了1992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諸多日本影視作品涉及泡沫經濟崩壞這個話題,如2013年的日劇《半澤直樹》,最後一集在日本獲得42.2%的收視率,創造平成年代以來的歷史紀錄。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斥重金建造的Technōs中野大廈令Technōs資產縮水,負債加重。

加上自身又過度依賴熱血與雙截龍這兩條產品線,日趨枯竭的創意讓他們拿不出堪當大任的新作品,即便是令其崛起的熱血系列,自1994年之後就已無新作。

內外交困之下,一度無比風光的Technōs終於被沉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被迫於1995年12月15日停止營業,又在1996年宣告破產倒閉。Technōs中野大廈,在2013年10月1日更名為"ICHIGO中野北大樓"。

“祗園精舍之鐘聲,奏諸行無常之響;沙羅雙樹之花色,表盛者必衰之兆。”——

如果把中野大廈的建成視作Technōs的巔峰時刻,那麼事隔3年即宣告停業,Technōs可以說是倒在了鼎盛之時。

世事難料,這令人唏噓的歷史對於後人來說是沉重的警示。

在遊戲行業行走,就如逆水行舟,因自我滿足而停步享受的行為,在這個行業是無比的危險。

後記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NDS上的《熱血足球》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大廈上鑲刻著Technōs的名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這幢氣派的大廈於1992年11月落成,成為Technōs的新總部。

在Technōs看來,這棟屬於自己的大廈,象徵著他們將自此屹立於日本遊戲界,並將永久地笑傲下去。

在媒體與玩家眼裡,這棟大廈的建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Technōs可是擁有熱血與雙截龍兩大王牌的明星遊戲公司。

然而大廈落成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想象中的榮耀,而是因技術更新換代而產生的巨大壓力。

進入90年代後,8位主機FC漸漸沒落,日本遊戲進入到了以SFC、MD為代表的16位機時代。

在FC上研發出諸多成功作品的Technōs,卻在這個時代迷失了創作方向。

雖然他們FC上推出的遊戲大受歡迎,但移植到SFC、MD的遊戲除了幾款雙截龍外大多反響一般。大勢已去的FC,顯然無法讓Technōs在新的時代邁出繼續前行的腳步。

更為致命的是,日本地價也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到了1992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諸多日本影視作品涉及泡沫經濟崩壞這個話題,如2013年的日劇《半澤直樹》,最後一集在日本獲得42.2%的收視率,創造平成年代以來的歷史紀錄。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斥重金建造的Technōs中野大廈令Technōs資產縮水,負債加重。

加上自身又過度依賴熱血與雙截龍這兩條產品線,日趨枯竭的創意讓他們拿不出堪當大任的新作品,即便是令其崛起的熱血系列,自1994年之後就已無新作。

內外交困之下,一度無比風光的Technōs終於被沉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被迫於1995年12月15日停止營業,又在1996年宣告破產倒閉。Technōs中野大廈,在2013年10月1日更名為"ICHIGO中野北大樓"。

“祗園精舍之鐘聲,奏諸行無常之響;沙羅雙樹之花色,表盛者必衰之兆。”——

如果把中野大廈的建成視作Technōs的巔峰時刻,那麼事隔3年即宣告停業,Technōs可以說是倒在了鼎盛之時。

世事難料,這令人唏噓的歷史對於後人來說是沉重的警示。

在遊戲行業行走,就如逆水行舟,因自我滿足而停步享受的行為,在這個行業是無比的危險。

後記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NDS上的《熱血足球》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Xbox360上的《雙截龍:彩虹》

Technōs破產後,旗下品牌的版權由原開發團隊成立的Million所繼承。

接手Technōs留下的遺產後,Million授權研發商Atlus先後在GBA、NDS、3DS等平臺製作熱血系列的復刻版或者特別紀念版,雙截龍系列的重製版也在PS、XBOX360、PS4、Steam等主機與遊戲平臺出現過。

但這些後續作品並未在市場上驚起太多波瀾,情懷成分更重一些。

在近十幾年中推出大量復刻遊戲後,Million終於放棄了知識產權。

2015年6月,日本遊戲廠商ArcSystemWorks宣佈收購Technōs旗下游戲品牌,熱血系列和雙截龍系列均在收購範圍內。同時,ArcSystemWorks還宣佈它們均有新作在開發,並配了下面這張圖片——

"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如果你曾經痴迷過紅白機,那麼你一定不會對上面這張圖感到陌生。

它是《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等熱血系列遊戲的開場動畫,揮動拳頭的正是熱血系列的主角,“正義的不良少年”國夫君。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3DS、iOS的一些復刻作品中看到國夫,但締造熱血系列的Technōs卻早已破產。

實際上這家公司不僅擁有熱血,經典格鬥遊戲《雙截龍》系列也出自其手。

熱血與雙截龍的誕生歷程中有著怎樣的故事,而Technōs又為何會在輝煌的頂峰急轉直下?

這些問題早已不是當下媒體的關注熱點,但我仍願以記錄者的身份,回顧這段熱血澎湃又令人唏噓的歷史。

熱血燃燒的年代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起燃的地方-繁華的西新宿

1981年12月,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的第3年,舉國上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鬥,而在與我們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決定奮鬥一番。

身為遊戲開發者的他們辭去了DataEast(這家公司於1991年推出了《重裝機兵》)的工作,懷著一腔熱血創設了TechnōsJapan株式會社(下文簡稱"Technōs")。

公司總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這裡商業繁華,與聞名海外的紅燈區--歌舞伎町相毗鄰,想必豐富的業餘生活曾給Technōs的開發者們帶來過不少創作靈感。

屬於這幫年輕人的時代很快就到來了。

1983年,受"雅利達衝擊"事件影響,全球遊戲工業的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日本。Technōs的開發者們抓住了時代賜予的良機,於1986年5月推出橫版街機格鬥遊戲《熱血硬派》。

在當時的日本,"暴力不良少年"這一題材極為流行,而《熱血硬派》以頗具正義感的不良少年國夫為主角,單槍匹馬或雙槍並進地用拳頭對抗其他學生幫派乃至黑社會老大的故事自然很有市場。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圖)熱血系列的主角為"國夫(くにお)",他的名字正是來自Technōs的社長"瀧邦夫"。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

彼時尚未形成誇張搞笑的"熱血"風格,但其人物設定與故事背景為日後作品奠定基礎。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7年,Technōs趁熱打鐵,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熱血"名號徹底打響。

打鐵不僅需要自身硬,還得趁熱--Technōs的開發者們顯然懂得這個道理。

僅隔1年,他們就在街機上推出球類運動遊戲《熱血高校》(又譯《熱血躲避球》)。

習慣了用拳頭揍人的玩家,這回得到了用球揍人的全新體驗,自然是爽到新高度。

總之,這兩款作品獲得了極高的人氣,"熱血"名號也就此響徹日本遊戲界。

此後的熱血系列,也以這兩部遊戲為藍本,形成了格鬥(《熱血物語》《熱血時代劇》《熱血格鬥傳說》等)與運動(《熱血足球》《熱血籃球》《熱血新紀錄》等)兩大類作品。

不過,熱血系列的運動類遊戲也是可以隨意格鬥的,所以沒必要分得太清楚。

在Technōs後來陸續開發的熱血系列遊戲中,誇張、搞笑、爽快、暴力的風格愈發鮮明,體現這些風格的細節也愈發精緻。

後續作品不少是針對FC平臺的,但有限的機能根本阻攔不住開發人員奇大的腦洞出色的創意,玩家在熱血系列中不斷得到前所未有的歡樂遊戲體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足球3》進球畫面誇張又絢麗的特技令玩家大呼過癮

比如1993年推出的FC遊戲《熱血足球3》,Technōs為其研發了在當時堪稱複雜的天氣與場地系統,玩家在比賽中可能遭遇龍捲風、雷雨等極端天氣,馬上就要射門得分的球員,可能在起腳時遭遇雷擊而倒地不起;而本來固若金湯的門將,也可能被龍捲風吹到天上從而令對手輕鬆破門。

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熱血足球3》可以令玩家不斷地"大喊坑爹"。但也正因如此,這一款僅僅是8bit的遊戲充滿了無窮的變數,從而給玩家留下了經典的遊戲記憶。

不少喜歡足球的玩家甚至認為,他們從中得到的歡樂並不亞於日後的《實況足球》與《FIFA》。Technōs開發者們在遊戲性、趣味性上取得的成就,著實令人欽佩。

而容易被玩家所忽視的是,除了熱血,Technōs還締造了另一大經典遊戲--雙截龍。

雙截龍的誕生

1987年,Technōs接力《熱血硬派》引發的格鬥遊戲熱潮,公佈了另一款格鬥遊戲《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1》的遊戲畫面人物造型與背景風格“很美國”

由於《雙截龍》的開發者們是李小龍的影迷,所以在設定上可見到李小龍與截拳道的影子。

例如兩位主角分別叫作"李比利"(BillyLee)與"李吉米"(JimmyLee),而李小龍英文名為"BruceLee"。

李比利與李吉米是雙胞胎兄弟,經營武術道場,功夫高強,所屬流派稱為"雙截拳",代表絕招為"龍尾嵐風腳"(即短暫懸停在空中數圈的迴旋踢),猶如龍捲風一般。人稱這對雙胞胎為"雙截龍"。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熱血漫畫鼻祖《北斗神拳》對《雙截龍》亦有深刻影響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雙截龍3》的遊戲封面畫風是不是很“北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相比於街機版,中國玩家無疑對FC上的《雙截龍2》更加熟悉。堪稱是70、80後玩家的集體記憶。

在世界觀上,誕生於1987年的《雙截龍》與1983年開始連載的《北斗神拳》較為相似,故事背景均為“核戰爭之後的末世”。

這樣的設定,使得《雙截龍》在基因上就註定不能走熱血系列的搞笑路線。

《雙截龍》是“純粹的硬派”,風格嚴肅,遊戲中充斥著邪惡與廝殺,這樣的世界甚至讓人覺得壓抑,玩家只能通過拳頭伸張正義,重建末世的秩序。

身出同門的雙截龍與熱血,卻發展成為風格迥異的作品,以至於很多不留意廠商信息的玩家,根本無法把這兩個系列的遊戲聯繫在一起。

但對於Technōs而言,這並不算是問題,重要的是他們收穫了另一大王牌。

本是接力《熱血硬派》的《雙截龍》在推出後一炮而紅,Technōs也隨之繼續開發《雙截龍》的後續作品,雙截龍系列與熱血系列成為構築起Technōs黃金時代的雙引擎。

一家創業僅6年的公司,就接連創造成為焦點的兩大系列遊戲,加上當時的日本處在經濟騰飛期,對於遊戲開發者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年代,再悲觀的預測者,也無法否定Technōs的未來。

被泡沫澆滅的熱血

時間來到了80年代末。伴隨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此時的中國出現了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也出現了禁不住金錢誘惑的腐敗者。此刻的Technōs,也在面對成名之後的種種誘惑。

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系列的大熱,Technōs可謂春風得意。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代,整個社會因激增的財富而陷入狂熱。

Technōs的"得意",在那樣的時代氛圍中,一不留神就會轉化為危險的"亢奮"。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1989年,三菱地所斥資2000億日元(當年幣值)購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14棟摩天樓,成為泡沫經濟時代日本進軍海外地產的經典之作。

自80年代中期開始,不斷激增的財富令日本民眾的自信心無比膨脹,他們甚至覺得自己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實體。

日本《每日新聞》的記者中村芳平回憶當時的情景,如此說道:"那時候的日本人真的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有人對日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商三菱地所的社長開玩笑說,什麼時候把紐約的洛克菲勒大樓買下來吧,那可是美國最高的大樓呀。

一年後,三菱地所果然宣佈花2000億日元收購了洛克菲勒大樓,並在大樓的最高處插上了日本國旗--日本人真的發瘋了。"

美國主流報紙也發出哀嘆:日本會不會買下美國?

我們的主角Technōs恰好身處狂熱的中心--東京,憑藉熱血與雙截龍獲得的巨大成功,他們覺得財富似乎是取之不竭的,他們要做的不過是繼續開發遊戲。

西新宿的辦公地點,在他們眼中與自己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不相稱。

而在當時的日本,只要你有需求,各大銀行的貸款就像自來水源源不斷地供應給你。

於是,在距離開始創業的第10個年頭——1991年,Technōs動用了大量資金,在東京都中野區新井建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chnōs中野大廈"。

實際上,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泡沫經濟崩壞,但處在發燒狀態的Technōs與許多企業一樣,並未對此產生足夠的警覺。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Technōs中野大廈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大廈上鑲刻著Technōs的名字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這幢氣派的大廈於1992年11月落成,成為Technōs的新總部。

在Technōs看來,這棟屬於自己的大廈,象徵著他們將自此屹立於日本遊戲界,並將永久地笑傲下去。

在媒體與玩家眼裡,這棟大廈的建成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Technōs可是擁有熱血與雙截龍兩大王牌的明星遊戲公司。

然而大廈落成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想象中的榮耀,而是因技術更新換代而產生的巨大壓力。

進入90年代後,8位主機FC漸漸沒落,日本遊戲進入到了以SFC、MD為代表的16位機時代。

在FC上研發出諸多成功作品的Technōs,卻在這個時代迷失了創作方向。

雖然他們FC上推出的遊戲大受歡迎,但移植到SFC、MD的遊戲除了幾款雙截龍外大多反響一般。大勢已去的FC,顯然無法讓Technōs在新的時代邁出繼續前行的腳步。

更為致命的是,日本地價也開始劇烈下跌,跌幅超過46%,房地產市場泡沫隨之破滅。到了1992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諸多日本影視作品涉及泡沫經濟崩壞這個話題,如2013年的日劇《半澤直樹》,最後一集在日本獲得42.2%的收視率,創造平成年代以來的歷史紀錄。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斥重金建造的Technōs中野大廈令Technōs資產縮水,負債加重。

加上自身又過度依賴熱血與雙截龍這兩條產品線,日趨枯竭的創意讓他們拿不出堪當大任的新作品,即便是令其崛起的熱血系列,自1994年之後就已無新作。

內外交困之下,一度無比風光的Technōs終於被沉重的利息負擔所壓垮,被迫於1995年12月15日停止營業,又在1996年宣告破產倒閉。Technōs中野大廈,在2013年10月1日更名為"ICHIGO中野北大樓"。

“祗園精舍之鐘聲,奏諸行無常之響;沙羅雙樹之花色,表盛者必衰之兆。”——

如果把中野大廈的建成視作Technōs的巔峰時刻,那麼事隔3年即宣告停業,Technōs可以說是倒在了鼎盛之時。

世事難料,這令人唏噓的歷史對於後人來說是沉重的警示。

在遊戲行業行走,就如逆水行舟,因自我滿足而停步享受的行為,在這個行業是無比的危險。

後記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NDS上的《熱血足球》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Xbox360上的《雙截龍:彩虹》

Technōs破產後,旗下品牌的版權由原開發團隊成立的Million所繼承。

接手Technōs留下的遺產後,Million授權研發商Atlus先後在GBA、NDS、3DS等平臺製作熱血系列的復刻版或者特別紀念版,雙截龍系列的重製版也在PS、XBOX360、PS4、Steam等主機與遊戲平臺出現過。

但這些後續作品並未在市場上驚起太多波瀾,情懷成分更重一些。

在近十幾年中推出大量復刻遊戲後,Million終於放棄了知識產權。

2015年6月,日本遊戲廠商ArcSystemWorks宣佈收購Technōs旗下游戲品牌,熱血系列和雙截龍系列均在收購範圍內。同時,ArcSystemWorks還宣佈它們均有新作在開發,並配了下面這張圖片——

他們做出《熱血足球》與《雙截龍》,卻消逝在泡沫中

或許,在經歷多款有"消極怠工"之嫌的復刻熱血系列遊戲後,這個意味深長的ComingSoon,正醞釀著一場重生大戲。

Technōs雖已不在,但熱血仍將繼續燃燒。

轉自:蹦迪班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