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寶爸看過來】寶寶手腳長了紅點點,是不是手足口病?

兒科諮詢群裡最近有好幾個寶媽在群裡慌張地問,寶寶手腳長了紅點點,是不是手足口病?

【寶媽寶爸看過來】寶寶手腳長了紅點點,是不是手足口病?

其實5月份開始就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甚至從4月份開始,手足口病的苗頭就出現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手足口病。

什麼是小兒手足口病?

有什麼特點?

手足口病是發生在小兒的一種發疹性急性傳染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來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常發生在5~7月份,3歲以下的兒童較多見,可在託兒所、幼兒園或小學校集體發生流行。

【寶媽寶爸看過來】寶寶手腳長了紅點點,是不是手足口病?

發病初期,患兒可有發燒、口角痛、嗓子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等症狀。1~2天后,孩子的手上,腳上和口腔等處可出現紅色斑點,斑點逐漸發展成為皰疹,皰疹內為微混濁的液體。由於皰疹為本病主要表現,而且多集中在患兒的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因此,稱為手足口病。

由於皰疹潰破後形成潰瘍,因此,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常因嘴痛而影響吃奶、吃飯、哭鬧不安。多數患兒在3~4天后,皰疹可自行消退,也不脫屑而痊癒,預後良好,只有極少數患兒可併發心肌炎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疾病。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多種多樣,只要攜帶有相關病毒就可成為傳染源,主要有以下途徑:

【寶媽寶爸看過來】寶寶手腳長了紅點點,是不是手足口病?

●密切接觸患兒的糞便(在數週內仍可具有傳染性)、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咽喉分泌物、唾液、打噴嚏噴出的飛沫等);

●間接經被汙染的手、毛巾、手絹、水杯、牙杯、衣物、玩具、碗筷、奶瓶、奶嘴、床上用品、桌椅表面、門把手、醫療器械等傳播;

●流行很快,可在託兒所、幼兒園等幼托機構中造成流行。

怎麼預防?

●在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流行期間,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地方;

●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櫃、門把手等各種物體表面應做好衛生清潔;

●兒童衛生應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換洗衣物,勤晾晒被褥,嬰兒奶嘴、奶瓶煮沸消毒 20 分鐘後使用,兒童玩具定期清洗;

●每天開窗通風至少 2~3 次,每次不少於 30 分鐘;

●目前已經有腸道病毒 71 型 (EV71) 滅活疫苗了,可預防由 EV71 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無菌性腦膜炎、腦幹腦炎和脊髓灰質炎樣的麻痺等,可以減少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怎麼判斷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呢?

重症手足口就有必要,如果孩子出現以下任何一條,就有可能是重症手足口,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 高燒不退,體溫大於39℃,採取了常規退熱之後也效果不佳;

● 出現精神萎靡、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等,極個別還會出現食慾亢進;

● 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

● 出冷汗、四肢發涼、皮膚上出現花紋、血壓升高、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按一下孩子足跟皮膚,皮膚由白變紅時間>2秒)等家長髮現明顯不對勁的情況。

(文章來源:兒科)


部分圖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