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壽寧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北部,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此任知縣。她東北鄰溫州市、西北連麗水市、東接福安市、西傍市政和縣、南近周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下轄8個鎮、6個鄉: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託溪鄉、下黨鄉;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總人口26.5萬,縣人民政府駐地鰲陽鎮。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壽寧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北部,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此任知縣。她東北鄰溫州市、西北連麗水市、東接福安市、西傍市政和縣、南近周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下轄8個鎮、6個鄉: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託溪鄉、下黨鄉;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總人口26.5萬,縣人民政府駐地鰲陽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秦朝境內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代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天寶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長溪縣,開成元年(836年)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年)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

兩宋時期縣境西北部先後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壽寧西北部屬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安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屬建寧府。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福寧州升府,壽寧隨屬。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壽寧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北部,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此任知縣。她東北鄰溫州市、西北連麗水市、東接福安市、西傍市政和縣、南近周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下轄8個鎮、6個鄉: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託溪鄉、下黨鄉;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總人口26.5萬,縣人民政府駐地鰲陽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秦朝境內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代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天寶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長溪縣,開成元年(836年)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年)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

兩宋時期縣境西北部先後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壽寧西北部屬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安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屬建寧府。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福寧州升府,壽寧隨屬。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民國元年(1912)廢府,壽寧屬東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壽寧屬閩海道。民國十四年(1925)屬於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7月,屬第二行政區;次年10月改屬第三行政區。國二十八年(1939),改屬第一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9月,屬第八行政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4月屬第一行政區。

1949年7月20日成立壽寧縣人民政府,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第三行政區改稱福安專區。1971年福安專區專署領導機關遷寧德,並更名寧德地區,屬之。1981年7月,岱陽公社更名為清源公社。1983年3月,城關鎮更名為鰲陽鎮。1988年1月,分平溪鄉、芹洋鄉以及託溪鄉的部分地區設下黨鄉。2000年10月起,壽寧縣屬寧德市。2012年4月犀溪鄉撤鄉設鎮。2013年12月平溪鄉撤鄉設鎮。2015年9月,鳳陽鄉撤鄉設鎮。2017年9月,清源鄉撤鄉設鎮。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壽寧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北部,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此任知縣。她東北鄰溫州市、西北連麗水市、東接福安市、西傍市政和縣、南近周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下轄8個鎮、6個鄉: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託溪鄉、下黨鄉;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總人口26.5萬,縣人民政府駐地鰲陽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秦朝境內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代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天寶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長溪縣,開成元年(836年)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年)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

兩宋時期縣境西北部先後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壽寧西北部屬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安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屬建寧府。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福寧州升府,壽寧隨屬。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民國元年(1912)廢府,壽寧屬東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壽寧屬閩海道。民國十四年(1925)屬於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7月,屬第二行政區;次年10月改屬第三行政區。國二十八年(1939),改屬第一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9月,屬第八行政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4月屬第一行政區。

1949年7月20日成立壽寧縣人民政府,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第三行政區改稱福安專區。1971年福安專區專署領導機關遷寧德,並更名寧德地區,屬之。1981年7月,岱陽公社更名為清源公社。1983年3月,城關鎮更名為鰲陽鎮。1988年1月,分平溪鄉、芹洋鄉以及託溪鄉的部分地區設下黨鄉。2000年10月起,壽寧縣屬寧德市。2012年4月犀溪鄉撤鄉設鎮。2013年12月平溪鄉撤鄉設鎮。2015年9月,鳳陽鄉撤鄉設鎮。2017年9月,清源鄉撤鄉設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這裡地處鷲峰山脈以北,洞宮山脈以東;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為閩東群峰之冠;斜灘溪、蟾溪、犀溪斜貫縣境注入交溪,有麻竹坪、小託等水庫。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徵,同時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具有較典型的山地氣候。

壽寧是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之一,高山烏龍茶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境內動植物種類豐富,有大鯢(娃娃魚)、虎等珍稀動物。 森林覆蓋率達74.8%;有油茶、油桐、中華獼猴桃、板栗等特產;農產以稻、甘薯、茶葉為主。水能蘊藏量豐富,躋身福建省水電十強縣之列;主要有葉臘石、石英石、明礬、白雲石、鎢礦等礦產。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壽寧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北部,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此任知縣。她東北鄰溫州市、西北連麗水市、東接福安市、西傍市政和縣、南近周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下轄8個鎮、6個鄉: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託溪鄉、下黨鄉;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總人口26.5萬,縣人民政府駐地鰲陽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秦朝境內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代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天寶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長溪縣,開成元年(836年)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年)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

兩宋時期縣境西北部先後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壽寧西北部屬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安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屬建寧府。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福寧州升府,壽寧隨屬。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民國元年(1912)廢府,壽寧屬東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壽寧屬閩海道。民國十四年(1925)屬於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7月,屬第二行政區;次年10月改屬第三行政區。國二十八年(1939),改屬第一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9月,屬第八行政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4月屬第一行政區。

1949年7月20日成立壽寧縣人民政府,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第三行政區改稱福安專區。1971年福安專區專署領導機關遷寧德,並更名寧德地區,屬之。1981年7月,岱陽公社更名為清源公社。1983年3月,城關鎮更名為鰲陽鎮。1988年1月,分平溪鄉、芹洋鄉以及託溪鄉的部分地區設下黨鄉。2000年10月起,壽寧縣屬寧德市。2012年4月犀溪鄉撤鄉設鎮。2013年12月平溪鄉撤鄉設鎮。2015年9月,鳳陽鄉撤鄉設鎮。2017年9月,清源鄉撤鄉設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這裡地處鷲峰山脈以北,洞宮山脈以東;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為閩東群峰之冠;斜灘溪、蟾溪、犀溪斜貫縣境注入交溪,有麻竹坪、小託等水庫。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徵,同時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具有較典型的山地氣候。

壽寧是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之一,高山烏龍茶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境內動植物種類豐富,有大鯢(娃娃魚)、虎等珍稀動物。 森林覆蓋率達74.8%;有油茶、油桐、中華獼猴桃、板栗等特產;農產以稻、甘薯、茶葉為主。水能蘊藏量豐富,躋身福建省水電十強縣之列;主要有葉臘石、石英石、明礬、白雲石、鎢礦等礦產。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這裡距福州市244公里、距寧德市150公里、距浙江省溫州市256公里、距泰順縣城47公里,距慶元縣97公里;交通便捷、公路密度居福建省前列,區位優勢明顯;溫武鐵路,主要公路有福壽高速、楓湖公路、雙湖、壽政二級公路,壽政、壽慶等二級公路,縣道壽泰線、斜鎮線、竹洋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


"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在福建省東北部,這裡位居閩浙兩省交界之處,素有“兩省門戶、五界通衢”之稱。 這裡位於洞宮山南麓,這裡風光秀美氣候宜人,被譽為福建夏季涼爽的避暑勝地;2017年11月這裡榮獲中國老年人宜居城市稱號。

她是紅色之鄉,曾是閩浙兩省臨時省委、閩東蘇維埃政府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領導過革命鬥爭。她是廊橋之鄉,貫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列入世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世界貫木拱廊橋之鄉,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稱為中國橋樑史上侏羅紀公園;2017年被命名為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壽寧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北部,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曾在此任知縣。她東北鄰溫州市、西北連麗水市、東接福安市、西傍市政和縣、南近周寧縣。明景泰六年(1455)析福安縣與政和縣置壽寧縣,治楊梅村(今鰲陽鎮)。據《今縣釋名》,明景泰初,因殲平礦賊置壽寧縣,取安寧之義;另一說縣名取義福壽安寧。馮夢龍《壽寧特志》載:浙之景寧、泰順、慶元與閩之福寧(應為壽寧)四縣並設於景泰之七年 (1456),為 景泰慶壽四字。

下轄8個鎮、6個鄉:鰲陽鎮、斜灘鎮、南陽鎮、武曲鎮、犀溪鎮、平溪鎮、鳳陽鎮、清源鎮;大安鄉、坑底鄉、竹管壠鄉、芹洋鄉、託溪鄉、下黨鄉;總面積1425平方公里,2017年戶籍總人口26.5萬,縣人民政府駐地鰲陽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秦朝境內屬閩中郡。西漢高祖時屬閩越國,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屬會稽郡冶縣(今福州)。東漢屬會稽郡侯官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以後屬建安郡侯官縣。晉代屬晉安郡溫麻縣(今連江)。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屬晉平郡,齊屬晉安郡,陳光大二年(568)屬豐州。天寶元年(742)至乾元元年(758)長溪縣,開成元年(836年)感德場設立,壽寧分屬長溪縣與感德場。閩龍啟元年(933年)升感德場為寧德縣,壽寧分屬長溪縣與寧德縣。

兩宋時期縣境西北部先後屬建寧軍關隸縣、建寧府政和縣;淳佑五年(1245)長溪分置福安縣,壽寧的東南部屬福州府福安縣。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壽寧西北部屬政和縣,東南部屬福安縣。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縣西北地、政和縣東北地置壽寧縣,據《今縣釋名》,因殲平礦賊置縣,取安寧之義,屬建寧府。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福寧州升府,壽寧隨屬。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民國元年(1912)廢府,壽寧屬東路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壽寧屬閩海道。民國十四年(1925)屬於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7月,屬第二行政區;次年10月改屬第三行政區。國二十八年(1939),改屬第一行政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9月,屬第八行政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4月屬第一行政區。

1949年7月20日成立壽寧縣人民政府,屬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第三行政區改稱福安專區。1971年福安專區專署領導機關遷寧德,並更名寧德地區,屬之。1981年7月,岱陽公社更名為清源公社。1983年3月,城關鎮更名為鰲陽鎮。1988年1月,分平溪鄉、芹洋鄉以及託溪鄉的部分地區設下黨鄉。2000年10月起,壽寧縣屬寧德市。2012年4月犀溪鄉撤鄉設鎮。2013年12月平溪鄉撤鄉設鎮。2015年9月,鳳陽鄉撤鄉設鎮。2017年9月,清源鄉撤鄉設鎮。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這裡地處鷲峰山脈以北,洞宮山脈以東;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峰山羊尖海拔1649米,為閩東群峰之冠;斜灘溪、蟾溪、犀溪斜貫縣境注入交溪,有麻竹坪、小託等水庫。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徵,同時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具有較典型的山地氣候。

壽寧是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之一,高山烏龍茶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境內動植物種類豐富,有大鯢(娃娃魚)、虎等珍稀動物。 森林覆蓋率達74.8%;有油茶、油桐、中華獼猴桃、板栗等特產;農產以稻、甘薯、茶葉為主。水能蘊藏量豐富,躋身福建省水電十強縣之列;主要有葉臘石、石英石、明礬、白雲石、鎢礦等礦產。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這裡距福州市244公里、距寧德市150公里、距浙江省溫州市256公里、距泰順縣城47公里,距慶元縣97公里;交通便捷、公路密度居福建省前列,區位優勢明顯;溫武鐵路,主要公路有福壽高速、楓湖公路、雙湖、壽政二級公路,壽政、壽慶等二級公路,縣道壽泰線、斜鎮線、竹洋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公路網絡。


翠微之境,八閩名邑,壽寧縣

這裡風景獨特,旅遊資源豐富,紀念地有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駐地鄭家坑、中共閩東特委福壽辦事處成立地甲坑等;古蹟有三峰寺、銀坑洞遺址等;有楊梅洲、西浦村、仙岩、南山、壽寧地質公園、芎坑原始森林、車嶺古道等景點。其中西浦村被譽為“狀元故里,進士之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北路戲在這裡傳承久遠,被評為寧德市十大最美鄉村、海西十佳魅力鄉村;2017年官台山古銀硐遺址被列入國家礦山公園。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