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兩個根本性轉變”後 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

""四川:“兩個根本性轉變”後 民生保障網越織越密

製圖/朱濉

“就業優先戰略深入實施,就業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實現了從統包統配到市場就業的根本性轉變。”“社會保險從無到有,實現了從城鎮職工‘單位保障’到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根本性轉變。”9月5日上午,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係列新聞發佈會第三場發佈會上,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鬍斌用兩個“根本性轉變”,介紹了70年來我省就業和社保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兩個根本性轉變”背後,是一張越織越密的巨大民生保障網,溫暖著越來越多的老百姓。

主題

推進民生事業發展

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發佈人

胡斌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

戴作安 省教育廳副廳長

廖永康 省民政廳副廳長

孔燕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機關黨委書記

趙紅川 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

徐旭 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1、從統包統配到市場就業的根本性轉變

1978年到2018年 全省就業人口從3087萬人增加到4881萬人

9月3日,從資陽來成都務工的趙國瓊大姐,在成都市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順利找到一份餐館服務員工作。同一天,在當地人社部門組織下,沐川縣17名貧困勞動者滿懷憧憬踏上了到浙江省江山市的務工之路。

活躍的就業市場和多渠道的就業之路,是全省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就業服務對象不斷擴展、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加強的成果。

胡斌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省就業制度不斷深化,實現從統包統配到市場就業根本性轉變,就業局勢長期保持穩定,成為四川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支撐。

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突出以創新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態,拓展就業新空間。就業服務對象不斷擴大,從改革初期的重點幫助返城青年、待業青年就業,逐步擴展到國企下崗職工、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困難企業職工、災區勞動群眾、就業困難人員等。

就業總量持續增長。1978年到2018年,全省就業總量持續增長,就業人口從3087萬人增加到4881萬人,增長了58.1%;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從無到有,2018年末達到2512萬人。就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由81.8%:9.1%:9.1%調整為35.9%:27.2%:36.9%,由一產佔主導的“金字塔形”轉變為三產佔多數的“倒金字塔形”。失業問題得到有效治理,城鎮登記失業率從10.9%降至3.47%。

就業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加強。逐步建成了集職業介紹、就業訓練、失業保險、生產自救等於一體的就業服務體系。我省正在實施“互聯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建成了全國首個數據全省共享的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到2020年將基本建成全省統籌、標準統一、智慧融合、方便快捷群眾滿意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2、從城鎮職工“單位保障”到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根本性轉變

截至2018年底 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較1986年增長273.6倍

社會保險從無到有,實現了從城鎮職工“單位保障”到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根本性轉變,有力保障了群眾基本生活。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按照“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要求,強化政府責任,加大財政投入,不斷深化社保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全省社會保障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截至2018年底,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766萬人,較1986年增加5745萬人,增長273.6倍;參加失業保險871萬人,較1998年增加476萬人,增長1.2倍;參加工傷保險1013萬人,較1990年增加989萬人,增長41.2倍。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共525萬人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範圍,16至59週歲符合政府代繳條件的227萬人實現了“應代繳盡代繳”,60週歲以上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298萬人實現了“應發盡發”。

持續提高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待遇水平。2005年至2019年,我省連續15年上調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月人均待遇水平由2005年的553元提高到2019年的2162元,增長了2.9倍;4次上調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基礎養老金標準從2014年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2019年100元,增長了81.8%。2019年全省人均失業保險金標準達到1358元,較1998年提高1234元,增長了9.9倍。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從2004年至2018年連續15年上調,2018年月人均工傷保險定期待遇達2503元,較2010年提高1453元,增長了近1.4倍。成都市新都區失地農民劉秀英大姐現在每個月能領到1000多元養老保險,她說:“每年養老保險都在上漲,現在每個月基本生活夠了。”(記者 劉春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