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因興修水利,十堰這個城鎮兩次搬遷'

"

古均州,涅槃重生山水間,穿過三個隧道,轉過一個山頭,眼前豁然開朗——均縣鎮到了。

集鎮入口有櫺星門,仿600年前古城儒學宮復建;街道兩邊的民居白牆黑瓦,屬明清風格;小學、幼兒園、文體活動中心、醫院等公共設施,則是現代建築。青山懷抱之間,彷彿穿越時空。“均縣有三個:古城沉沒水底,老集鎮已成遺址,現在的集鎮煥然一新,正打造環丹江口庫區生態旅遊名鎮。”鎮黨委負責同志說。

為了丹江口水庫蓄水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均縣兩度整體遷建。共和國曆史上,因興修水利而兩次整體搬遷的城鎮僅此一例。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與洗禮,這裡的人們百折不撓,於靈山秀水間繪出亮麗新顏。

消逝的古城和遠去的老集鎮

風平浪靜,碧波千頃。站在均縣老集鎮碼頭,眼前是丹江口水庫,對岸一座古塔,“那是龍山寶塔。古均州有八景,只剩這一景沒被淹沒。”鎮文化站的老站長周天學說。

沿著石階沒入水面的方向,他指著庫區中心一片寬闊的水域說,水下約60米,便是均州古城。

1958年,丹江口大壩動工,均州古城開始整體搬遷。至1967年水庫蓄水,16萬老均州人背井離鄉,其中部分人搬遷到關門巖村重建家園,改名囂川,也就是均縣老集鎮。

漫步在靜靜的老集鎮,時間彷彿定格在7年之前:一座農貿集市,“江南市場”的黑字匾額還未完全褪色;蒿草中,“口口香”滷菜坊的招牌依舊顯眼;一些兩層或三層的民房,無聲地見證著歲月更替。

1982年,改革春風吹到庫區。均縣人走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路。

鎮上從溫州引進柑橘,試種百畝成功後大範圍推廣。“1984年、1985年,豬肉1.04元1斤,橘子賣5毛!兩斤橘子就相當於一斤肉。”柯尊濤腦子靈,在鎮裡率先承包3畝橘園,畝產近6000斤,一季豐收,就成了“萬元戶”。

到1990年代中期,全鎮有3000多橘農,橘園4萬多畝。

幾乎與此同時,網箱養魚興起。63歲的葉明成曾是“養魚大王”,2010年前後擁有100多隻網箱,一年收入二三十萬元。他形容,網箱養魚最盛時,“庫區水面上密密麻麻,船都劃不動。”

“山上是柑橘,河裡有網箱,地裡種菸葉,後院搞養殖”。那是均縣鎮的黃金時期,全鎮7000餘戶居民,蓋起5000多棟小洋樓。

然而,為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水位提升,均縣鎮於2012年再次整體搬遷。“老集鎮不會拆除,作為‘南水北調移民原址博物館’留存。無論過多少年,遊客都可以來看看移民曾經的生活場景。”鎮黨委負責同志說。

把“綠色發展”當作生計

回到新集鎮,已是中午兩點多鐘。張民森的“漢江民居”裡,仍有一桌客人。“上個月鎮上搞牡丹節,那才叫熱鬧呢,一箇中午十幾桌客人,忙不過來。”張民森今年40歲出頭,搬到新集鎮後開了農家樂,他掌勺,妻子待客,碰上節假日還要請人,“搬了新家,腦筋也得變變。新鎮環境好,政府又給政策。這不,家家都搞起了旅遊。”

2012年的搬遷,涉及集鎮近1100戶,全鎮22萬餘畝田地、山林被淹。為保庫區水質,全鎮4萬餘隻網箱全部拆除。移民、漁民搬進新家,住房條件改善了,生計咋辦?

均縣鎮給出答案:綠色發展,旅遊富民。

新集鎮在規劃建設中就突出“集鎮即景區,生活即景觀,民居即旅店”的理念,一戶一宅,古樸典雅,適宜發展農家旅館;鎮上出臺政策,為開辦旅館、農家樂的居民每家補貼1萬至3萬元;統籌資金,恢復“均州八景”,重建“世美書院”,挖掘本地旅遊資源;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環庫區各村打造景點,關門巖村建成橘海,三裡坡村打造水鄉,羅漢村建設400畝牡丹園……

在此基礎上,均縣鎮每季組織節會活動,拉客源,聚人氣,打品牌。

換了吃法的“靠山吃山”

2018年村兩委改選,柯尊濤當選核桃園村支書。“咱村是集鎮村,開了20多家農家樂,平均每家每月能掙2萬元。”上個月,村裡安排兩名農家樂老闆外出參加交流活動,兩人還滿心不情願:“正是旺季,這一走,影響生意。”

現在,均縣鎮恢復、新建橘園5萬畝,開辦農家樂126家,年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

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是換了吃法,增添了“互聯網+”等時代氣息。

關門巖村的翟運華今年50多歲,卻是個新潮“網紅”,他加入了130多個微信群,在各種直播平臺上也非常活躍。“庫區風景、鎮上活動、家裡的新菜式,隨手拍下,發佈出去,能吸引大批粉絲,都是潛在客源。”他的農家樂有7間客房,能擺15張餐桌,常年客人不斷。農家樂名為“金地”,翟運華說:“山好水好政策好,咱這裡就是黃金寶地!”

蹲點手記

碧水丹心

戴文輝

在寂靜的老集鎮,“舍小家為大家”不是口號,而是一個個定格的畫面:曾經繁華的街道空空蕩蕩,新修的樓房只剩單薄樓體,掛滿枝頭的柑橘無人採摘……

在喧囂的新集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紙面走出,成為活生生的實踐:上月牡丹節,最高單日客流達到1萬多人,車子堵到15公里外,一家家農家樂賺得盆滿缽滿。

兩度整體遷建,均縣人作出了巨大犧牲。而今,為了一江清水永續北送,均縣人踩準時代的節拍,走出一條既要經濟效益、更要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綠色發展之路。他們說,這樣做,才對得起前人的犧牲,不讓這犧牲打上一丁點折扣。

來源:湖北日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