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近日,華商報社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賈軍一行走進安康石泉縣進行採訪。在蹲點調研中,他們感受到了石泉狠抓全域旅遊的決心,以及村民們圍繞旅遊實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勁頭。一起來看看: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今年五一小長假,石泉縣各景點遊客暴增,以致在小長假的第二天,這裡的各景點不得不採取限流和交通管制。4天時間,石泉縣接待遊客較往年同比增加36% ,旅遊收入增加47%。其中一個700多人口的勝利旅遊村——饒峰驛站,就接待了8萬多人,營業收入200多萬,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能人帶動

河灘地裡建起景區

饒峰鎮勝利村距石泉縣城16公里,210國道穿境而過,村子山清水秀,歷史上也是子午古道旁的一個驛站,交通便利,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但村集體經濟在過去卻發展緩慢。

幾年前,鎮上動員46歲的黨員楊衛東擔任勝利村黨支部書記。楊衛東當過兵、打過工,多年的打拼使自己有了年收入幾百萬的工廠,是村上和縣上認可的創業能人。在縣、鎮兩級政府的支持下,勝利村針對自己的資源稟賦開始發展鄉村遊。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5月10日,楊衛東向華商報記者介紹說,為了改變村民的思路,他曾花錢租大巴車,帶著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其他旅遊村的發展經驗。

2016年,勝利村組建子午道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打造在河灘地上建起的饒峰驛站景區,楊衛東的企業與其他3家企業以及41戶村民加入合作社成為股東,建成跑馬場、竹林憩園、百合觀光園等經營性項目。隨後,合作社流轉全村121戶群眾土地600餘畝、山林5000餘畝,讓村民以田地入股,建成苗木繁育基地、生態養牛場。合作社還出資建成黃花園、百合園、枇杷園等旅遊觀光園區,交由貧困戶、農戶管護,效益分成。

停車場免費、開放式的饒峰驛站景區免費,但景區裡遊樂項目收費。村裡種植的花草、樹木都從經濟角度出發,黃花園、百合園,花可賞還能做食材,山上種果樹,春天遊客能賞花,秋天還可以採摘果實……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說起掙錢的門道,楊衛東頭頭是道,“我們村的果子不論斤賣,20元發個塑料小筐,遊客全家動手自己摘,隨便嘗,筐裡能裝多少都是遊客的,我們就是要讓遊客動手,享受鄉村遊的快樂,記住我們饒峰驛站……”

目前,勝利村唯一的貧困戶是一名正在上大學的孤兒,村裡也安排了幫扶聯繫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從3年前的4500元,到現在1.7萬元。勝利村子午道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資產從最初的970萬元,已經發展到4000多萬元。

>>發揮特長村民打工不用遠走他鄉

小長假期間,石泉縣的中壩作坊小鎮,也吸引了漢中、西安等地的遊客。

在中壩作坊小鎮旅遊的人,經常會看到一個戴著眼鏡、滿面笑容的人帶著遊客在作坊轉悠,一邊介紹每個作坊,一邊和遊客談笑風生。他就是後柳鎮土生土長的創業能人陳國盛。

今年50歲的陳國盛,是中壩作坊小鎮的創立人。他曾經是名下崗職工,1998年開始自主創業。他說:“多年來在外面打拼,我一直都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藉助鄉村振興東風和石泉縣出臺的優惠政策,陳國盛回鄉創立了中壩作坊小鎮。“最初這裡有72戶村民,我就想到‘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這個創意。把我們當地很有特色的非遺文化、傳統手藝等,以‘七十二作坊’的形式展現出來,遊客們甚至還可以親身體驗。而村民加入小鎮中,既能出售產品,也能領取工資。”陳國盛說。

在作坊小鎮的木工坊,劉遠慶用力刨著木頭,刨花飛旋身邊,引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一個月工資有兩三千元,每天自己做的小凳子、小椅子,也能賣出兩三個。一個能賣六七十元,比待在家裡強多了。”劉遠慶說,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如今,在石泉縣,像楊衛東和陳國盛一樣的“歸雁”們越來越多,推動了石泉鄉村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

>>找準方向

旅遊已成為石泉支柱產業

石泉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地,地處秦巴內陸腹地,工業化進程滯後,經濟基礎薄弱。石泉縣意識到,綠水青山既是石泉最大的資源,也是縣域經濟發展路徑選擇的現實依據。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楊衛東告訴華商報記者,在開發勝利村饒峰驛站鄉村景區過程中,安康市委常委、石泉縣委書記李啟全先後11次到村裡主持並召開現場辦公會,相關部門負責人悉數到場,現場拍板解決開發中的問題,這使他和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的信心倍增。

石泉縣結合實際情況,已經編制完成了《石泉縣全域旅遊規劃》,構建“一心、三區、多點”的全景石泉空間大格局,利用山水生態、田園風光、傳統村落、歷史遺蹟、民俗文化等資源,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精細化的景區景點及鄉村旅遊示範村鎮,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旅遊產業已成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近三年旅遊總投入超20億元,接待遊客人數、旅遊綜合收入年增20%以上。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近年來,石泉縣在產業扶貧中,通過深入挖掘能人在知識、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搭建產業發展平臺,最大限度地把各方產業要素激活起來,大力實施能人興業、鄉村旅遊、產業園區帶動工程,把龍頭企業、旅遊景區、產業園區等新型經營主體有效地與貧困戶聯結在一起,形成“強帶弱,大帶小,一帶多”的產業帶動模式。

截至目前,全縣151個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21000人,貧困戶“造血”功能顯著增強。

(注:轉載請註明出處,嚴禁修改標題及內容)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華商報記者蹲點在石泉採訪看旅遊

審:許 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