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今年五百歲的林兆恩,在他55歲的時候,就在現在的華亭鎮后角村石門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建造自己的墓厝。

石門山的這個墓位,當時屬於文賦裡。據載,林兆恩於明隆慶五年(1571)即預草遺囑:“墳地定在文賦裡石門山,卓上陽子所卜風水。”

卓上陽子就是被稱為半仙的卓晚春,他為林兆恩選擇壽域,營造佳城。卻是在三十年之後才把林兆恩的靈柩安厝在這裡。為什麼呢?因為林兆恩是在萬曆二十六年戊戌年(1598) 82歲時逝世的,再於萬曆三十年壬寅年(1602)才入柩安葬於此。


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林兆恩墓”很神奇:墓周圍山坡上樹木茂盛,墓道上卻永不見有落葉,葉一落下即被風吹走;樹林飛鳥很多,卻從未見有鳥屎落在墓道上,小鳥總是繞過墓道飛翔。整個墓道顯得寬廣敞亮,乾淨整潔。

就在林兆恩墓的左邊有一塊古石碑,碑文中間刻著“宋兩舉貢元林公墓道”字樣,左右分別是“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學士後學吉水解縉頓首拜書”“賜狀元及第翰林院侍講世孫環百拜謹立”。這樣內容的碑文似乎與林兆恩不是同一個時代,相差有兩百年左右的時間。這其中涉及兩位大名人:一位是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的解縉,曾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另一位是永樂狀元林環。石門山有這兩位名人史蹟,可見后角村的石門山有豐富的人文內涵。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查“宋兩舉貢元林公”,原來是林氏的祖先,也就是“九牧林”後代林國華,其十一世孫就是永樂狀元林環。林環是九牧林唐端州刺史林葦的後裔,他明永樂四年(1406)三月廷試第一,欽點狀元,授翰林修撰,一年後升為侍講,預修《永樂大典》,為《書經》總裁官。林環曾兩次任禮部會試官,他舉賢薦能,在朝中很有聲望,同時負有才學,曉暢世務,很受明成祖的器重。

根據“林兆恩年譜”記載,林兆恩18歲時,歷試俱優,督學潘潢閱其試卷,評為見理之文,拔置高等,補邑弟子員,人縣學。但後來卻摒棄科名,致力於心身性命之學。久之,心有所悟,以為儒、道、釋“其教雖三,其道則一”,於是創立“三教合一”學說。他的足跡幾乎遍及八閩各地,還多次往返於江西、浙江、南京等省市。除了著書和傳教外,他仍然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如募建、修葺宮、廟、寺、觀、橋樑、塔剎等;也時常賑濟災民,為百姓排憂解難。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林兆恩除了招收門徒,倡導三教合一論外,主要功績是協助莆田官方抗擊倭寇,賑民救災。嘉靖年間,倭寇騷擾閩浙沿海,林兆恩呈《防倭管見》於官府,並傾家賑濟難民,收埋屍骨二萬二千餘身。曾創“艮背法”,著有《九序圖》一書,用以防病健身,救治當時兵災後的流行瘟疫。後來,林兆恩的主要精力放在著書立說和傳教活動。著有《三教正宗統論》36卷,勸人為善,反對邪惡。其學說影響至深且廣,弟子幾遍天下。現國內外許多地方均有許多規模不一的“三教祠”,東巖山報恩寺前的“宗孔祠”,被世人稱為“麟山祖祠”。

石門山三教先生林兆恩的墓道,面朝九龍山,背靠九茲、牛漢磨、寨裡、大平、古層坡五座山峰,左依社後山,右連三層墓山,龜山之水自右向左如玉帶纏腰一樣環繞而過,地理位置獨特。墓呈圓渾形,龜後設有五個領套,首套之中的正面上嵌著“明三教先生子穀子龍江林公墓”的石牌;龜前設有祭臺和五個埋,三埋處置有大香爐和半月形的會園池,捏外有廣場,場前點綴著十大盆花草;左右兩旁平衡且寬大,左側立有“公元一九八四年四月莆田縣人民政府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和“一九九一年三月二十日公佈的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其前下還有“三教先生子穀子龍探江林公墓”和“后土之神”的石牌。整座墓道,全用花崗石包砌,佔地面積共二畝多,雄偉壯觀,又居高臨下,宛若巨大靈龜奮游出海。這裡山光水色,林青果茂,環境幽靜,空氣清新。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墓道的左側有依山就勢,前朝九龍山,背靠紫雲山,仿古新建的兩座殿堂,左右兩廂耳房相隨。前殿為石門祠,即宗孔祠,有“道紹三尼”“道脈相傳”“浩氣精華”等匾額和“吾志在三教,此心滿元虛”“尊三教功大龍降虎伏,行大道志高魚躍鳶飛”等楹聯環拱,林兆恩先生的塑像端坐正中的臺上,金主人和玉主人分隨身邊,左旁為張三丰,右旁為卓晚春,左側為盧文輝、林至敬,右側為張洪都、宋逢時。後殿為石門寢殿,中祀儒教的創始人孔子,道教的創始人老子和釋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左側祀玄天上帝,右側祀雷聲普化天尊。這兩座殿堂渾然一體,既高低有序,錯落有致,又高大寬敞,樸素大方,呈現出明清時代的建築風貌。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參觀石門寢殿,裡面掛有“慧光普照”“中華夏教”“儒道釋夏”“問道夏午”等匾額。有一副楹聯這樣寫道:“無禮無方元是聖,先知先覺總由心”。橫批是“明月青松空谷”。據鄉人說,林兆恩墓的東邊不遠處,有其祖父林富及父親的墓,林富墓本有石人石馬,後來被毀。以前這裡有九拱石橋橫跨大磨溪,搖接通衢大道;還有七道牌坊,莊嚴壯觀。石門山彰顯底蘊厚重的人文氣息。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林兆恩曾寫有《山中作》詩“山下清溪山上雲,山中麋鹿自成群。莫道山人無好況,只將呼吸贊乾坤。”石門山與林兆恩墓已經連為一體。如今的石門山,已成“三一教”的朝聖之地。每年的清明、重陽、冬至以及林兆恩的生卒日,不論士農工商,數以百萬計的信眾,或攜家帶口,總是懷揣虔誠來此祈福,都前來祭拜三教先生。

莆田城廂:家園記憶·華亭篇丨石門山與林兆恩墓

《今日城廂》新媒體平臺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