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受精方式如何選擇?一代還是二代?(二)

試管嬰兒 技術 懷孕 萬大夫信箱 2019-04-06

我們今天接著上期的話題繼續往下講,試管到底是第一代好呢?還是第二代好呢?我們該如何選擇?

第二代試管嬰兒比第一代好嗎?

一代試管、二代試管是通俗說法,這兩種叫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的發展歷史,表示了技術難度的增加。

1988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年我院誕生,使用的是一代技術;1999 年我院第一例二代試管嬰兒出生,為廣大男性不育患者帶來希望,一代試管需要男性能提供足夠數量的高質量精子,但第二代試管嬰兒技術突破了這一限制,只要獲得少數的健康精子就有可能獲得成功妊娠。

此後,隨著技術發展,試管嬰兒的適應症不大擴大,發展迅速。目前我中心每年取卵的試管週期有1萬餘例,其中約60%的病人採用一代,約40%的病人採用二代。從總體的數據分析上看,一代、二代的成功率沒有區別,並非二代試管嬰兒比一代好

首先一代和二代只是選擇合適的受精方式,不能改善胚胎質量,胚胎的質量主要取決於卵子和精子的質量,與受精方式關係不大。其次由於二代試管受精方式繞過了自然選擇的過程,可能將雙方的致病基因傳遞給下一代,而且注射過程可能對卵造成一定損傷。因此在選擇的時候,千萬不要認為二代要比一代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受精方式,要只選對的,不要只選貴的。

怎樣選擇第一代、第二代試管呢?

一代、二代的選擇主要根據男方精液情況來決定。進入週期時,醫生會根據夫婦雙方的情況進行初步判斷,初步選擇受精方式。在女方取卵當天,男方取精,實驗室人員會根據當天的精液情況決定最終的受精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判斷一份精液是否能達到常規受精標準,不能僅對照精液化驗單上的參考值來對號入座,並非某一項指標達不到參考值就認為這份精液不達標,要綜合評價精液體積、精液中精子的密度、精子的活力,進行綜合判斷。最終取決於是否有足夠數量的前向運動精子(活躍精子),如果活躍精子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做常規體外受精,即一代試管,如果活躍精子數量不夠(包括密度低、活力差和嚴重畸形)需要選擇二代試管,即由實驗室工作人員選擇形態正常的精子注射入卵子內,幫助完成授精

除精液參數,還要綜合考慮不孕因素、既往病史以及其他需要ICSI的特殊情況。總體上來說,二代的適應症主要包括:1)嚴重的少弱畸精子症; 2)男性無精子症,通過睪丸或附睪穿刺獲得精子; 3)不成熟卵體外培養(IVM); 4)解凍卵母細胞; 5)植入前遺傳學診斷(PGD/PGS);6)多次常規受精失敗史 ;7)其他特殊情況。

對於那些不瞭解什麼是一代試管、二代試管的病友,希望以上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對於每一個進入試管週期的病人,醫生和實驗室胚胎學家都會根據您的病情,制定最適合您的個體化方案。並非“代”越高越好,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文章源自: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