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欣賞:兩種“合掌”

詩歌 杜甫 孔子 劉琨 女博士講詩詞 2019-06-07

合掌”是詩家之大忌。什麼叫做“合掌”呢?下面分別兩種情況來說明。

詩詞欣賞:兩種“合掌”

一種情況,是在用對仗的一聯裡,出句和對句的意思完全相同,或者大體上相同,這就好比人的兩手,雖然分別左右,卻是同具五指,所以叫做“合掌”。在魏晉南北朝的五言詩中,這種情況是不少見的。《文心雕戈·麗辭篇》說:

張華詩稱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劉琨詩言“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對句之駢枝也。

把“遊雁比翼翔,歸鴻知接翮”譯成白話,是“遊雁的翅膀緊挨著飛,歸鴻知道把翅膀相接著飛”;這裡的“雁”和“鴻”是同類的鳥,“比翼”和“接翮”意思完全相同,兩句平列顯得多麼重複。把“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譯成白話,是“孔子聽說捉住麒麟覺得悲傷,孔子聽說西郊冬獵因而哭泣”,上句的“宣尼”就是“孔丘”,下句的“西狩”即指“獲麟”,兩句平列又顯得多麼累贅。《菜寬夫詩話》也說:

晉宋間詩人,造語雖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意,如“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類,非不工矣,終不免此病。其甚乃有一人名而分用之者,如劉越石“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謝惠連“雖好相如達,不同長卿慢”等語,若非前後相映帶,殆不可讀,然要非仝美也。唐初餘風猶未殄,陶冶至杜子美始淨盡矣。

詩詞欣賞:兩種“合掌”

蟬噪林愈靜,鳥嗚山更幽”,雖是王籍詩中的名句,然而上下兩句同樣說有了聲音,(蟬噪、鳥鳴)反而顯出環境的幽靜,即使不算“合掌”,兩句同出一意究競是不好的。王安石曾經提出改用“風定花猶落”(謝貞詩句)和“鳥鳴山更幽”相對,這樣一來,上句寫所看到的,下句寫所聽到的,看到的是靜中有動,聽到的是動中有靜,就不是同出一意了詩發展到初唐,格律漸嚴,“合掌”的情況漸少;到了盛唐,近體詩的格律已經定型化,“合掌”於是絕跡。杜甫是十分講究格律的,不過也有人指出他的某些詩句有“合掌”之嫌,並舉《客至》中的第二聯和第三聯為例: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其實,這首詩中的第二聯應該當作“互文”(文義互見)看待,它的意思是說:“花徑不曾緣客掃,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今始為君開。”第三聯上句著重在市遠”兩字,下句著重在“家貧”兩字。兩聯都不能算是“合掌”,當然也不能算是杜詩中的佳句。

詩詞欣賞:兩種“合掌”

另外一種“合掌”的情況,是在緊相連接的兩聯裡,上聯的對仗方式和下聯的對仗方式完全相同,這樣一來就會顯得平板呆滯.例如徐璣《春日遊張提舉園池》中的第二聯和第三聯: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長日多飛絮,遊人愛綠陰。

山城、古渡、長日、遊人”都是偏正式的名詞結構;“曲渚、修林、飛絮、綠陰”也都是偏正式的名詞結構;“依、人多、愛”都作動詞用,顯然犯了“合掌”這個大忌。又如杜甫《江漢》中的第二聯和第三聯: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片雲、永夜、落日、秋風”都是偏正式的名詞結構;“天、月、心、病”都是名詞;“共、同、猶欲”都是副詞;“遠、孤、壯、蘇”都是形容詞,表面上很象“合掌”。但是片雲天共遠”應該當作“片雲共天遠”的倒裝,“永夜月同孤”應該當作”永夜同月孤”的倒裝,所以實際上並不是“合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