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市場營銷 惠州 經濟 金融 碧桂園 投資 萬科集團 搜狐焦點惠州 2019-07-22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全球候鳥度假地是彼時光耀重點打造的高端系列產品,為“候鳥族群”打造的專屬低奢假日全球產品線,一個真正意義上專注於產品的項目。

遺憾的是,當時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經濟背景,並沒有向房地產傾斜,2013年樓市整體蕭條,並且遭遇金融最嚴重的“錢荒”。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候鳥度假地項目定位的特殊性,對人群篩選極為苛刻,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快銷項目,當時的光耀揹負著龐大資金壓力,結果,光耀快不起來,項目後續運作無法支撐。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全球候鳥度假地是彼時光耀重點打造的高端系列產品,為“候鳥族群”打造的專屬低奢假日全球產品線,一個真正意義上專注於產品的項目。

遺憾的是,當時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經濟背景,並沒有向房地產傾斜,2013年樓市整體蕭條,並且遭遇金融最嚴重的“錢荒”。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候鳥度假地項目定位的特殊性,對人群篩選極為苛刻,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快銷項目,當時的光耀揹負著龐大資金壓力,結果,光耀快不起來,項目後續運作無法支撐。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當企業處於快週轉的運作模式,產品的優勢難以體現,營銷與產品有“矛盾”了。

又如,聞名全國的綠城,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真正做產品的房企。宋衛平的偏執和豪邁,對產品細節的苛刻,在產品的塑造上投入巨大成本,成就了綠城品質房企標杆的行業地位,但慢工出細活,對精品的苛求也掣肘著綠城發展,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產品給力,營銷乏力,企業同樣難以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那麼,產品與營銷的“矛盾”,應如何化解?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全球候鳥度假地是彼時光耀重點打造的高端系列產品,為“候鳥族群”打造的專屬低奢假日全球產品線,一個真正意義上專注於產品的項目。

遺憾的是,當時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經濟背景,並沒有向房地產傾斜,2013年樓市整體蕭條,並且遭遇金融最嚴重的“錢荒”。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候鳥度假地項目定位的特殊性,對人群篩選極為苛刻,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快銷項目,當時的光耀揹負著龐大資金壓力,結果,光耀快不起來,項目後續運作無法支撐。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當企業處於快週轉的運作模式,產品的優勢難以體現,營銷與產品有“矛盾”了。

又如,聞名全國的綠城,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真正做產品的房企。宋衛平的偏執和豪邁,對產品細節的苛刻,在產品的塑造上投入巨大成本,成就了綠城品質房企標杆的行業地位,但慢工出細活,對精品的苛求也掣肘著綠城發展,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產品給力,營銷乏力,企業同樣難以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那麼,產品與營銷的“矛盾”,應如何化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綠城桃李春風


04

“過度營銷”下掩蓋了“產品之痛”?


不久之前,搜狐焦點惠州編輯跟一位地產行業內的營銷前輩聊過,根據他多年從業經驗,營銷過程其實就是設計消費者行為的過程,品牌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認知行為,產品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往更深了分析,當營銷左右了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它們最初的行為,甚至掩蓋了產品上所要表達的思想,其實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全球候鳥度假地是彼時光耀重點打造的高端系列產品,為“候鳥族群”打造的專屬低奢假日全球產品線,一個真正意義上專注於產品的項目。

遺憾的是,當時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經濟背景,並沒有向房地產傾斜,2013年樓市整體蕭條,並且遭遇金融最嚴重的“錢荒”。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候鳥度假地項目定位的特殊性,對人群篩選極為苛刻,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快銷項目,當時的光耀揹負著龐大資金壓力,結果,光耀快不起來,項目後續運作無法支撐。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當企業處於快週轉的運作模式,產品的優勢難以體現,營銷與產品有“矛盾”了。

又如,聞名全國的綠城,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真正做產品的房企。宋衛平的偏執和豪邁,對產品細節的苛刻,在產品的塑造上投入巨大成本,成就了綠城品質房企標杆的行業地位,但慢工出細活,對精品的苛求也掣肘著綠城發展,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產品給力,營銷乏力,企業同樣難以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那麼,產品與營銷的“矛盾”,應如何化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綠城桃李春風


04

“過度營銷”下掩蓋了“產品之痛”?


不久之前,搜狐焦點惠州編輯跟一位地產行業內的營銷前輩聊過,根據他多年從業經驗,營銷過程其實就是設計消費者行為的過程,品牌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認知行為,產品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往更深了分析,當營銷左右了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它們最初的行為,甚至掩蓋了產品上所要表達的思想,其實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長期以往,且不說產品無法得到優化改進,整個房地產很容易陷入迷戀營銷成就的怪圈。

房子最大的亮點應該在於它的產品體驗感,而營銷的作用在於把產品的優勢最大化,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往往會造成“營銷過度”,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宣傳與產品實際不符、無中生有、誇大其辭,甚至掩蓋了產品上的瑕疵......

惠州雲頂海岸總經理劉小華表示,對產品的要求,更多的來源於開發商的理念,企業文化裡的目標和要求,重營銷而輕產品的企業,競爭力會越來越弱,產品才是房企的長期生命線。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全球候鳥度假地是彼時光耀重點打造的高端系列產品,為“候鳥族群”打造的專屬低奢假日全球產品線,一個真正意義上專注於產品的項目。

遺憾的是,當時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經濟背景,並沒有向房地產傾斜,2013年樓市整體蕭條,並且遭遇金融最嚴重的“錢荒”。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候鳥度假地項目定位的特殊性,對人群篩選極為苛刻,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快銷項目,當時的光耀揹負著龐大資金壓力,結果,光耀快不起來,項目後續運作無法支撐。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當企業處於快週轉的運作模式,產品的優勢難以體現,營銷與產品有“矛盾”了。

又如,聞名全國的綠城,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真正做產品的房企。宋衛平的偏執和豪邁,對產品細節的苛刻,在產品的塑造上投入巨大成本,成就了綠城品質房企標杆的行業地位,但慢工出細活,對精品的苛求也掣肘著綠城發展,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產品給力,營銷乏力,企業同樣難以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那麼,產品與營銷的“矛盾”,應如何化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綠城桃李春風


04

“過度營銷”下掩蓋了“產品之痛”?


不久之前,搜狐焦點惠州編輯跟一位地產行業內的營銷前輩聊過,根據他多年從業經驗,營銷過程其實就是設計消費者行為的過程,品牌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認知行為,產品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往更深了分析,當營銷左右了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它們最初的行為,甚至掩蓋了產品上所要表達的思想,其實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長期以往,且不說產品無法得到優化改進,整個房地產很容易陷入迷戀營銷成就的怪圈。

房子最大的亮點應該在於它的產品體驗感,而營銷的作用在於把產品的優勢最大化,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往往會造成“營銷過度”,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宣傳與產品實際不符、無中生有、誇大其辭,甚至掩蓋了產品上的瑕疵......

惠州雲頂海岸總經理劉小華表示,對產品的要求,更多的來源於開發商的理念,企業文化裡的目標和要求,重營銷而輕產品的企業,競爭力會越來越弱,產品才是房企的長期生命線。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5

房企需要找到

“產品與營銷”平衡的支點

產品與營銷並不是一對矛盾體,但需要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簡單地說,產品是房企品牌精髓的具體呈現,而營銷是企業尊嚴的捍衛者,兩者缺一不可。

但房企的本質是逐利的,容易顧此失彼,更容易傾向於能為企業產生巨大量變的“規模化”,營銷對房企帶來的變化要遠遠快於產品;而產品對消費者、對市場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口碑的傳播。


"

有人說,在這個地產燥熱的年代,能靜下心來研究產品的房企已經不多了。

房地產黃金十年給城市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除了改變了城市外表,更影響著城市的經濟導向。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數據顯示,2018年GDP 90萬億,房地產銷售14.99萬億,佔比已達到六分之一,所以說房地產行業是中國經濟“高光”一環毫不為過,但是,高光的背後被忽視的卻是一個巨大的隱憂——那些“無往不利”的營銷奇蹟可能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1

一年365天,

都是房地產營銷的“狂歡”?

無一例外,不管是2008年以前粗放型時代,還是之後的地產“黃金十年”,營銷的光環始終貫穿著整個時期,並不斷被強化,甚至取代了房子最為重要的產品特色,取代人們對房地產的全部印象。

對於地產營銷而言,業績是生命線,一年365天,幾乎都是樓市營銷的“狂歡”。於是,擅長包裝的地產人,創造出了“金三銀四紅五”、“金九銀十”、“年中年底大考”、“暑期大促”、“春節不打烊”等旺季理論。這一系列的造節行動,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銷售業績神話,“萬人空巷去買房”司空見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然而,這是營銷上的成功,卻並不完全代表著房地產行業的成功。但是,當房企開闢了“規模化”的戰場,營銷註定成為它披荊斬棘的利器。不可否認,如今樓市的火爆,很大程度“歸功”於地產營銷上的突破。

毫不誇張地說,2010年後,8年的房地產征程取得的量變,甚至要強於過去的30年。

2010年,萬科以銷售額1026億成為首家千億房企;

2012年,綠地、保利跟上,成為第二、第三家千億豪門;

2013年,千億陣容擴充至7家,碧桂園首次展露頭角,隨後,規模化時代開始,營銷上爭奇鬥豔;

2014-2018年間,千億房企新增了23個席位,達到了30家!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2

5年狂銷65萬套,

高銷量能否為產品“背書”?

營銷時代,帶來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2014-2018年,惠州樓市迎來了高光時刻。

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惠州分別賣出了78943套、110955套、155896套、149567套、175991套商品房。商品房成交面積持續名列全省前茅!

樓市火爆的原因,總體可概括為三個大點。一是在“去庫存”的大政策下,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二是在實體經濟乏力的情況下,大量的信貸流入了房地產;三是投資渠道單一,房產作為保值性較強方式,大量投資客湧入。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此外,房企的營銷比拼也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各種新穎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由此,造就了一個難以複製的房地產時代。

銷量是對產品的肯定,能從側面印證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鑑於過去幾年市場的特殊性,漂亮的銷售數據背後,大都來源於營銷的成果,或是政策的推動,顯然無法證明這個時期產品的優越性。

事實上,過去這幾年,營銷的進階速度遠遠快於產品的蛻變。理由很簡單,在持續火爆的市場面前,在營銷驅動成為首要利器的形勢下,地產商們失去了靜下心來鑽研產品的原動力。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3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

產品好,還是營銷出色?

“沒有我們賣不出去的房子!”聽到售樓員這句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的產品足夠好,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我們的營銷能力很強,任何房子我們都賣得出去”?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顯然,大多數人是後者。當下各行各業的發展,營銷對我們的衝擊要遠遠大於產品對我們的震撼。

昔日的光耀集團,它以教科書式的戰略佈局和擴張速度,開啟了惠州房地產輝煌的篇章,擁有著一支無比強悍的營銷團隊,其推陳出新的營銷思路至今仍被業內津津樂道。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全球候鳥度假地是彼時光耀重點打造的高端系列產品,為“候鳥族群”打造的專屬低奢假日全球產品線,一個真正意義上專注於產品的項目。

遺憾的是,當時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經濟背景,並沒有向房地產傾斜,2013年樓市整體蕭條,並且遭遇金融最嚴重的“錢荒”。更重要的是,由於全球候鳥度假地項目定位的特殊性,對人群篩選極為苛刻,就註定了這不是一個快銷項目,當時的光耀揹負著龐大資金壓力,結果,光耀快不起來,項目後續運作無法支撐。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當企業處於快週轉的運作模式,產品的優勢難以體現,營銷與產品有“矛盾”了。

又如,聞名全國的綠城,在業內看來,這是一個真正做產品的房企。宋衛平的偏執和豪邁,對產品細節的苛刻,在產品的塑造上投入巨大成本,成就了綠城品質房企標杆的行業地位,但慢工出細活,對精品的苛求也掣肘著綠城發展,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產品給力,營銷乏力,企業同樣難以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那麼,產品與營銷的“矛盾”,應如何化解?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綠城桃李春風


04

“過度營銷”下掩蓋了“產品之痛”?


不久之前,搜狐焦點惠州編輯跟一位地產行業內的營銷前輩聊過,根據他多年從業經驗,營銷過程其實就是設計消費者行為的過程,品牌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認知行為,產品營銷是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往更深了分析,當營銷左右了消費者的需求,改變了它們最初的行為,甚至掩蓋了產品上所要表達的思想,其實是一件相當糟糕的事情。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長期以往,且不說產品無法得到優化改進,整個房地產很容易陷入迷戀營銷成就的怪圈。

房子最大的亮點應該在於它的產品體驗感,而營銷的作用在於把產品的優勢最大化,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往往會造成“營銷過度”,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宣傳與產品實際不符、無中生有、誇大其辭,甚至掩蓋了產品上的瑕疵......

惠州雲頂海岸總經理劉小華表示,對產品的要求,更多的來源於開發商的理念,企業文化裡的目標和要求,重營銷而輕產品的企業,競爭力會越來越弱,產品才是房企的長期生命線。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05

房企需要找到

“產品與營銷”平衡的支點

產品與營銷並不是一對矛盾體,但需要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簡單地說,產品是房企品牌精髓的具體呈現,而營銷是企業尊嚴的捍衛者,兩者缺一不可。

但房企的本質是逐利的,容易顧此失彼,更容易傾向於能為企業產生巨大量變的“規模化”,營銷對房企帶來的變化要遠遠快於產品;而產品對消費者、對市場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口碑的傳播。


惠州那些“營銷奇蹟”,正在毀掉地產界的產品專注力



具體到惠州,人居產品不斷精進,才是推動人居優化,改善城市居住環境的根本。

而現階段的惠州,一方面是樓市供應量巨大,成本與備案價之間的矛盾帶來的質量影響已初現端倪,市場整體產品質量是否匹配城市升級的要求有待檢驗;另一方面,惠州當前所處大灣區宜居城市的戰略地位,對宜居指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產品體驗度的呈現將被寄予更高的期望值。

這個時代,給房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侷限於做好一個開發商,更要立足於城市發展,做一個城市運營者,與城市共生長。

作者:搜狐焦點惠州站 鄭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