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份城市文化菜單引起強烈反響

深圳國際 藝術 陳紹華 魔術 人民網科普 2017-05-23

原標題:“盯”住精彩 享受文化

5月16日,深圳首份城市文化菜單發佈,引起了多方關注。這份文化菜單如何惠及市民?菜單推出後對其中的品牌文化活動將帶來什麼影響?記者昨日對此展開了採訪。

結合城市特色打造本土文化活動

在深圳文化菜單的28項活動裡,由市文體旅遊局承擔及參與承辦的活動和賽事一共14項,佔了一半。

“14項活動和賽事都各有特點。包括9項重大文化活動、5項國際性高端體育賽事。總體上看,除了WTA、ATP網球深圳公開賽之外,其他12個活動都是深圳本土文化品牌。”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陳紹華介紹,文化活動中既有已經舉辦17屆的深圳讀書月、舉辦了13屆的文博會等經典項目,也有首屆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等新品牌活動,都成為了深圳的城市名片。在體育賽事方面,中國杯帆船賽、國際馬拉松賽等都已在全國乃至更大範圍內產生了非常好的影響。

“文化菜單發佈後,一方面我們要繼續辦好這些品牌賽事活動,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參與度,提高活動的市場化、國際化水平,提升活動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要探索和創新活動和賽事的運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培育、引進更高水平的文體活動和賽事。特別我們要注意結合深圳城市特色,打造一批能夠反映城市文化特質的本土活動,進一步充實城市文化菜單。”陳紹華表示:“相信通過城市文化菜單的推動,各項文體活動會越來越受到市民的歡迎。”

深圳文化菜單的活動之一、深圳國際魔術節的承辦方華僑城歡樂谷旅遊公司副總經理兼藝術總監樸紅玉告訴記者,國際魔術節已經舉辦了17屆,這次入選深圳文化菜單,將大大提高這一節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新創辦了“國際青年魔術師爭霸賽”之後,今年的魔術節還將邀請多名國外資深魔術師,並通過圖片展、魔術大講堂、愛好者PK賽、魔術沙龍等豐富活動,提升魔術節國際化程度的同時,也強化與市民的互動性。

市民可“低門檻”享受精彩文化活動

如今,一個生活在深圳的資深文青可能會這樣安排自己的年度計劃——3月下旬看一場“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演出,4月份跑一趟深圳設計周,5月必須抽一天去文博會,6、7月份的中國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和深圳國際手風琴藝術周是不能錯過的,8月則可以看中國圖片大賽……文化盛宴全年無休,如果願意的話,每個週末都有可去之處。

隨著“深圳文化菜單”的正式推出,一份精美的“文化菜譜”也在全市不少地方投放,送到市民手中。這份圖文並茂的精美圖冊將全年的重要文化品牌編纂成集,一冊在手就可覽盡全年的文化精品活動。

拿到這份文化菜單,熱衷於觀看各類演出的蘇娟準備把“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大劇院藝術節、“音樂風雲榜”年度盛典、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的日期在自己的日曆本上做標註,提醒自己要提前訂票。“看到越來越多好的演出來到深圳,看到我們的城市越來越有文化氣息,這是特別讓人高興的。”

進入文化菜單的活動有同樣的特點——高大上、國際化、注重品質。但對於市民而言,這些活動並非遙不可及。據深圳市文改辦主任劉文斌介紹,許多文化菜單活動都是開放式的,例如讀書月、創意十二月、深圳設計周等活動都是免費的,廣大市民可以“零門檻”參與,而“一帶一路”音樂季、大劇院藝術節等演藝類活動則可享受深圳宣傳文化基金的票價補貼,許多高端的藝術演出都有低價票面向普通市民。

音樂發燒友劉駿就發現,前不久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許多頂尖的樂團來演出,其中不少精彩場次都有很低的票價。“這些年裡,深圳在對演出的票價補貼上力度很大,還有不少是公益性的演出,讓高端演出離老百姓不再遙遠。”(記者 韓文嘉)

(責編:夏凡、陳育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