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找個規律,2018國考申論最喜歡這樣出題

古人發現了太陽與地球的運行規律,總結出了24節氣,為生產生活提供了指引。規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聯繫,決定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向。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的申論中也包含著規律。把握這種規律就能發現國考申論喜歡出什麼樣的試題,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應對。

一、國考申論喜歡出“拐彎抹角”的題。

有些考生在作答申論試題時總是照抄材料。在以前這樣做還可以得到不少分,但是現在就不行了。現在的國考申論中給出的材料好多是“拐彎抹角”的,即不會直接給出答案所需要的詞,而是需要考生去概括提煉。下面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拐彎抹角”的題:

年份

材料

問題+

答案

2014年

2-3月,項目領導小組確立相關會議機制,及時策劃,部署各項心理健康干預活動,及時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啟動項目以來,共部署了3次大型會議的籌備工作。

對請據此對F市所做工作進行分類總結?

確立會議機制

2017年試題

由於城市所產生的空氣汙染物為降水提供了大量的凝結核,所以一般而論,城市化地區的降雨量要比農村高5%~15%,雷暴雨天氣多10%~15%。因此,城市水系應更多地承擔起蓄積雨洪、分流下滲、調節行洪等功能。

城市水系的功能?

水有生態調節功能

通過兩個試題的比較,我們會發現近幾年的申論考試中“拐彎抹角”類型的題經常愛出。所以,應對之策是:依據材料大膽總結,不能只是一味的抄材料。

二、國考申論喜歡出“碎碎叨叨”的題。

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為了增加考生的閱讀難度,選取得材料變的越來越瑣碎。這就需要考生從瑣碎的材料中找到與答案有關的信息。如果考生缺乏耐心或是閱讀時看不到重點就會造成丟分。下面我們來看一道真題。

年份

材料

問題

答案

2016年國考

網友1:我表示堅決支持。不明所以的人,你只有到當地去看看,才會瞭解真實的情況。我們那一帶,農村普通家庭孩子考上個普通的初中,都要擺“學酒”,村民都要“隨禮”。一年算下來開銷不少。

網友2:用行政命令來移風易俗,說明要麼當地風俗已經影響正常社會秩序了,要麼當地政府部門沒有別的辦法只能一刀切了。這樣的政策不是庸政就是懶政。

網友3:人家辦酒席說是家族聚會,怎麼管?這個規定合法麼?公民沒有辦酒席的權利?約束公職人員公款酒席是對的,老百姓為什麼跟著被整頓?沒理由啊!

網友4……

請你對網友們的意見進行梳理,概括他們贊成和反對的主要理由。

贊成的理由有:亂擺酒席給村民帶來經濟負擔……

反對的理由有:政策簡單粗暴並且合法性存在質疑;政策侵犯民眾的權利……

對於“碎碎叨叨”的題,我們的應對之策就是:1.明確閱讀的目的,知道讀那些材料找那些內容;2.透過瑣碎的材料找到核心要點,避免囫圇吞棗與過分探究。

三、國考申論喜歡出“含含蓄蓄”地題。

拿近幾年的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的文章寫作題來看,比較明顯的趨勢就是越來越“含蓄”——不會像以前那樣直接給出主題讓考生寫,而是用有深刻含義的詞句,讓考生自己尋找主題來寫文章。

年份

問題

分析

2017年

參考給定資料,以“以水為師”為題,聯繫實際,寫一篇文章

本篇文章要深刻闡明水的精神有哪些。

2016年

“給定資料3”引用了《論語》中的話:“不學禮,無以立。”請以這句話為中心議題,聯繫社會現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本篇文章要解釋清楚“禮”與“立”的含義,並要圍繞關係展開論述。

2010年

參考給定資料,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本篇文章要圍繞海洋去寫並且“保護”與“開發”兩方面的內容必須都要涉及。

面對這樣的試題的應對之策

1.結合材料瞭解話題的含義;

2.切忌套用模板;

3.加強寫文章素材的積累,從根本上提高自己寫作的水平。

我們瞭解了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中最愛考的題型,相信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中,這類試題還會出現。那麼在廣大考生在複習時做好準備,相信成功上岸的概率會更大。最後,祝願廣大考生考試順利。

遼寧華圖(syhuatu)原創發佈

申論|找個規律,2018國考申論最喜歡這樣出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