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動作有助兒童學習與他人合作

神經科學 華盛頓大學 心理 早報網 2017-05-06

同步動作有助兒童學習與他人合作

研究發現,學齡前兒童一起盪鞦韆,在鞦韆上做出同步動作,有助培養協作能力。(互聯網)

兒童盪鞦韆不僅僅是休閒娛樂,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學齡前兒童一起盪鞦韆,在鞦韆上做出同步動作,有助培養協作能力。

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認為,同步性可以增進合作,人們在做同步動作時,注意力會同時轉向他人,這樣就能以積極的方式促進社交互動。

研究人員設置了一個可以讓兩個孩子同時玩的鞦韆。他們把隨機挑選、互不認識的4歲孩子兩人編為一組,有的組同步盪鞦韆,有的組盪鞦韆時動作不同步,還有的組不盪鞦韆。隨後,每組孩子參與一系列評估合作程度的任務,其中一個活動是讓兩個孩子玩電腦遊戲,只有他們同時按下按鈕,才能看到卡通人物出現在屏幕上。

研究人員發現,同步盪鞦韆的兩個孩子完成任務較快,表明他們之間的合作好於盪鞦韆動作不同步或不盪鞦韆的孩子。在玩電腦遊戲時,同步盪鞦韆的孩子更傾向於在按下按鈕之前先舉手示意,向對方發出信號,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策略。

研究人員解釋說,對於4歲兒童,同步行動可以產生與另一個孩子相似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鼓勵兩個孩子更多交流,嘗試相互配合。

華盛頓大學學習與腦科學研究所負責人梅爾佐夫說,合作既涉及社交也涉及認知,因為人們可以通過合作解決無法單獨解決的問題。

在開始這項研究之前,研究人員並不知道4歲兒童可以通過同步行動的簡單體驗來增進合作,因此研究結果令人興奮。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對於老師和家長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具有指導意義,他們可為孩子們提供同步行動的機會,如通過音樂、舞蹈或是遊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