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深入海口市民心中 “光盤行動”成為常態

社會 海口網 2017-06-14

原標題:剩飯剩菜打包走 留下光盤傳美德

勤儉節約深入海口市民心中 “光盤行動”成為常態

白鵬 繪

海口網6月13日消息(見習記者白鵬)自2013年“以反對舌尖上的浪費”為主題的“光盤行動”開展以來。4年的時間,“光盤行動”在社會上逐漸演變成一種自覺遵守的習慣,面子上的消費少了、思想觀念上願做盆幹碗淨的“光盤俠”多了。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讓“光盤行動”成為常態,已深入海口市民心中,加強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的教育與引導,讓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12日中午12點,記者走進海甸島一家餐館,人聲鼎沸座無虛席。市民趙建國先生一家7口正在聚餐,記者看到7個人圍坐的一張圓桌上擺放著葷素均勻的7盤菜。趙先生說:“自從開展‘光盤行動’號召以來,我們一家不再一味追求菜品的多寡,而更注重綠色節儉,全家人過來吃飯,一共點了7道菜,不是很多但很豐盛,提倡‘光盤行動’、綠色消費的理念,全家人吃飯主要是圖個氛圍,每個人高興就好,菜吃完了不夠再加。”

市民李爽正和幾個閨蜜一同聚餐,她說:“過去我們幾個人一起吃飯,1人至少點兩道菜品,5個人的桌子上總是滿滿當當地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品,有時別人都看得傻眼了,這麼多的菜對於我們來說確實吃不完,可當時已經養成了那個壞習慣,離開飯店時還會被人指指點點。自從‘光盤行動’深入人心以來,我發現周邊人出來吃飯的習慣大為轉變,‘光盤’似乎已成為美德的代言,你瞧,現在我們出來聚餐,再也不會鋪張浪費,現在基本桌子上的菜都能吃完了,走時心情也很爽。”

美蘭區白沙門社區居民王可阿姨告訴記者:“我就看不慣那些浪費食物的人,有一次在飯店吃飯,看到鄰桌的幾個年輕人,桌子上還剩大半桌的菜就要走,我實在看不過去了就上前勸導。‘你們這樣浪費糧食不心痛麼?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回去再吃。’經過勸導,幾個年輕人非但沒有生氣的意思,也表示自己做得不對,立即將剩菜全部打包帶走了。”

“時代在變遷,人們的物資資料在不斷豐盛,但我們也不能忘記過去艱苦的歲月,忘記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退休的市民龐芳說:“我們家人一起出去吃飯,吃不完的菜都要打包帶回,用實際行動來支持‘光盤’倡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