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12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三級跳”社區居民得實惠

社會 北京市朝陽區信訪辦 2017-06-10

朝陽區12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三級跳”社區居民得實惠

和平西街1號院如今煥然一新,前院私家車有序停放、樓道安上了門禁系統、後院綠樹成蔭成了居民們茶餘飯後的小花園……曾經沒有物業的老舊小區,經歷了從無物業到“準物業”再到專業物業入駐管理的過程,實現了物業管理的“三級跳”。

記者從區社會辦瞭解到,截至目前,我區已有12個老舊小區完成了準物業管理轉型升級,形成了“居民自治+專業管理”的老舊小區管理模式。

“新管家”上任老小區換新貌

“我們這小區都建了20多年了,一直都沒有物業,2013年社區搞準物業,我加入了小區管委會,幫著指導停車之類的,但是要改善環境也是很吃力”。趙桂富是和平西街1號院的居民,也是小區管委會副主任,她告訴記者,在社區居委會的指導下,小區管委會積極發動居民志願者參與小區治理,指導停車、組織巡邏等,大家乾得很起勁。

“不過,在實行‘準物業’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困擾。”趙桂富坦言,居民志願者普遍年齡偏大,專業力量不足等問題,使管委會提供的服務無法進一步拓展,居民們“花錢享受專業物業服務”的意願日趨強烈。

今年初,全區選取左家莊、小關、和平街、垡頭、酒仙橋等街道作為物業管理轉型升級試點,和平西街1號院成為了試點之一,北京市信實達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入駐小區。

物業進駐後,首先在小區入口處配備了保安值班室,由專人24小時不間斷巡邏,對出入的車輛和人員進行管理,還在院牆周邊增設了6個攝像頭,實現了小區安全管理無死角。“我們還要求保潔每日清掃樓院一次,每週清掃樓內兩次,看到堆物堆料隨時清運。”信實達物業經理趙志保說。

環境變美了,院子裡更安全了,居民們的生活也更便捷了。院門口的智能快遞櫃,也為愛網購的居民解決了收件的問題,即使不在家,也能放心地讓快遞員將自己的“寶貝”放在櫃中。

服務周到貼心物業費交得值

“我們現在已經和物業這些師傅們打成一片了。”趙桂富說,和平西街1號院以前是產權單位負責,但因為單位與居民樓離著遠,家裡修個水管、樓道里換個燈泡,想叫產權單位後勤部門的工人來幫忙,得等上好幾天。“現在可不用了,物業提供‘7天×24小時’上門維修服務,只要一個電話,不到五分鐘的工夫工人準到了,還不收人工費,對我們這些上歲數的人實在太方便了。”

趙桂富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小區的物業費是2.2元/月/平方米,一年算下來,她家也就是交1000多的物業費。“小區掃得清清爽爽,垃圾桶擺放得整整齊齊,還有人巡邏有人管理,比之前住得舒坦多了,這樣的物業費我交得情願。”近半年的功夫,小區物業費收繳率已從最初的不足70%達到目前90%以上。

除了和平街街道的和平西街1號院,左家莊牛王廟南院小區還獨具匠心的實行了“先嚐後買”的方法,讓居民先接受服務,滿意了再交物業費,實現了“準物業”向專業物業轉型升級的平穩過渡。

區社會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區181個老舊小區和部分物業服務“有名無實”小區將逐步引入專業物業進行規範化管理,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治理水平。

(來自:北京朝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