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從43%升至59% 山西大劇院運營7年回頭看'

"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即將啟幕。作為開幕式和閉幕式演出場地,山西大劇院妥妥做好了準備。大劇院不僅是太原的地標建築,也是藝術殿堂,一年三百多天,這裡都在上演人間喜樂與詠歎,滋養觀眾心靈。從一個側面見證了太原市民藝術認知的提升和觀劇習慣的養成。

低票價高上座

山西保利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業務策劃部經理李一星給出了一組數字,從2013年山西大劇院正式運營,到2019年8月31日,大劇院共接待演出項目1876場,年均演出場次逐年增加,今年上半年各類型演出每月平均達30場。6年間,579場音樂會、247場兒童劇、184場戲曲類演出、158場話劇、108場舞蹈類演出、16場演唱會、47場音樂劇、63場講座、25場曲藝類、449場其他類演出,填滿了大劇院的3個廳。

李一星給太原觀眾先點了個贊,“上座率反映了購票習慣的改變。在2013年,上座率只有43%,現在達到了59%。觀眾都是主動提前購票,對藝術已經是自覺消費了。”為了鼓勵更多觀眾,山西大劇院的年平均票價持續降低,由原來的兩百多元一張,“降到2017年最低的68元,今年上半年平均147元每張。”

惠民演出的票價就更低了。大劇院有三個惠民系列演出,每週五的“長風之夜”、每月一場的“市民音樂會”和每年暑期的“打開藝術之門”,票價從30元到100元,口號就是“高貴不貴”,“票價始終與太原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保持協調,還經常有各種低價套票。”

引導觀眾審美

什麼樣的演出,才是市民歡迎的?李一星說,觀眾的審美趣味是需要引導的,“不能觀眾喜歡什麼我們演什麼,藝術欣賞能力需要培養。去年,我們有意識地引進了法國世紀管弦樂團的音樂會,指揮弗朗索瓦熱別活,歐洲巡演排到了2021年。他們能來,還是借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光。”今年5月,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也來了,指揮艾森巴赫是郎朗恩師,牛人一個,“讓太原觀眾站在世界藝術的高度,知道前端的、好的藝術是怎樣的。”

大劇院今年推出“城市音樂季”,選拔了10位聽評團成員,最小的16歲,最大的六十多歲,有老師、有學生、有醫生,還有音樂專業人士,“報名的人很多,我們優選了10位,兼顧到年齡段和職業。每位成員,我們為其免費提供城市音樂季13場演出的每場各兩張門票。他們聽完後寫樂評或對劇院的意見建議等都可以。”

聽評團成員的評價,都很本真。德國西南德廣播交響樂團的音樂會結束後,“樂人悅己”評價,“在他們的樂聲中,大家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世界的美好。當美妙的樂聲傳來,當聽到世上還有那些偉大的作品存在,想想這個世界就不會太糟吧。”“阿睿”則說,“音樂是來自心靈深處最真摯的情感,我會讓自己靜下來,感受那些沉靜的旋律。”“Aaron”從觀演禮儀角度點評,“看到很多小朋友在家長帶領下注目欣賞,真心感到高興。”

“投喂”一流演出

太原觀眾是否已經養成?李一星有直觀的感受,“剛開始,對於1米以下孩子不讓進場的規定,很多觀眾不能理解。經過這幾年,基本都能理解了。原先夏天有很多人穿著拖鞋進場,現在觀眾衣著都不需要再強調了。只是,遲到的觀眾還是有。”劇院也從服務上培養觀眾的觀演好習慣,比如租借襯衣、鞋套,現場“樂章間請勿鼓掌”字幕滾動提醒,演出謝幕期間允許拍照等。每年的“龍城藝術大講堂”和市民開放日,山西大劇院會重點普及觀演禮儀和各種藝術形式,“這些公益活動也提升了觀眾素養。”

“觀眾口味刁了,我們引進的劇目水準也在跟進。我們已經定了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的音樂會,這個國際一流的、影響力巨大的團演出成本在120萬元左右,是大劇院運營以來成本最高的。明年他們亞洲巡演,太原是國內的幾個站之一。”李一星說,大劇院的努力方向是,“北上廣能看到什麼演出,我們就儘量引進到太原來。”引進的同時,大劇院也藉助保利院線平臺,推廣山西精品劇目“走出去”,“已經累計推薦了25部山西優秀劇目全國巡演205場,接下來,我們重點推介山西新排新創劇目進行巡演。”

第二屆山西藝術節期間,山西大劇院承擔了近20場演出,也引進了兩場國外音樂會,“牽起藝術與觀眾的手,悠悠往前走。”(記者 陳辛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