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個省的兵最能打?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的地域政治、經濟、軍事形勢不太一樣,所以各個省域的民風、社情也大不相同。

戰國時代秦國佔據著地理優勢,所以把其他省(這個省只是大致對應現代地理區劃而言,明朝以前並沒有省的概念)都虐爆了。

南北朝時代,一直被視為蠻荒之地的廣東,也猛然間爆發出強悍的戰鬥力,統一了江南地區。

所以各個省域爆發的時間並不一致,強行拉到一起比,可能是個關公戰秦瓊式的笑話。我們只能列舉一下各省兵的高光時刻,聊作各位的閒談之資。

為避免引起地域黑的嫌疑,筆者首先要聲明,本文所舉各省之例,排名不分先後,也絕無對某一省有歧視之意。

一、強悍的陝西兵

從春秋之後的歷史看,陝西人無疑是第一撥兒最能打的。

古代各省武力大比拼,陝西兵統一六國,兩淮兵專治北方

秦國自春秋時期就已慢慢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但由於國力與東方晉、齊等大國相差較大,在軍事上也沒有取得什麼戰績。到了戰國時代,經過變法、定耕戰為國策之後,秦軍的戰鬥力隨著國勢上升也逐漸強大起來,在與東方各國戰爭中勝多敗少。

《漢書·刑法志》指論戰國各國軍隊,點名表揚秦、齊、魏三國的軍隊:“齊愍以技擊強,魏惠以武卒奮,秦昭以銳士勝。”

同卷又引用荀卿之言,稱秦軍為最強:“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銳士。”

至於秦軍為什麼如此強大,並非其體質上比東方諸國人強大,而是國家體制問題:“秦人,其生民也狹厄,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勢,隱之以厄,狃之以賞慶,道之以刑罰,使其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戰無由也。”

也就是說,秦國形成了以軍功起家的社會風氣,經過百餘年積累,秦人好戰好殺的氣質被固化下來,秦軍戰鬥力自然而然地強過了六國。

二、陝西兵第二次爆棚

大約在北朝後期至唐初這個階段,宇文鮮卑據有關中,建立西魏北周,其能由弱到強、最終消滅北齊統一北方,軍隊戰鬥力強大是一個主要因素。

宇文鮮卑起家的武裝雖然是來自代北的武川鮮卑,但經開國之初的大戰,鮮卑人幾乎被屠殺一空。西魏北周此後徵召的士兵多系關中、隴右的富家子弟,如關中韋氏、楊氏、王氏,商洛、漢中一帶泉、扶、李、陽等漢人豪強,都被召入軍中,成為北周軍的基幹力量。

這個時期秦人之所以能打,原因已不同於春秋戰國時的秦國,而是由於民風獷悍。

《隋書·地理志》對關中、陝北、隴右一帶的民風評價說:“爭朝夕之利,遊手為事,競錐刀之末。……延安、弘化,連接山胡,性多木強。……地接邊荒,多尚武節,亦習俗然焉。”大率來說,是由於魏晉五胡時期戰爭頻繁,導致關、隴一帶漢民也變得勇悍。

三、東漢河北兵稱霸天下

兩漢之交,以漁陽突騎為代表的河北兵也逞勇於一時。漢光武帝劉秀起兵討伐新莽,雖出身於南陽的更始帝系統,但他賴以創業的卻是河北兵。

古代各省武力大比拼,陝西兵統一六國,兩淮兵專治北方

雲臺二十八之一的銚期勸劉秀脫離更始帝時,說道:“河北之地,界接邊塞,人習兵戰,號為精勇。”(《後漢書·銚期傳》)耿弇也說:“與國家漁陽、上谷兵馬之用,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劉秀先納漁上、上谷二郡的生力軍,消滅河北王郎。又攻滅河北戰鬥力最強的銅馬起義軍,大獲其眾達數萬人,悉數編入自己軍中。後來劉秀便以這支河北兵為基礎,先後消滅赤眉軍和割據一方的隗囂、公孫述、盧芳等勢力。

其過程之順利,為歷代開國中之少有。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河北兵強大的戰鬥力。

四、吳越之地也有精兵

比如西漢七國之亂時,吳兵的戰鬥力就極其強悍。吳地包括今浙江與蘇南、皖南、贛北等區域。此地民風素來比較強悍,“吳、粵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漢書·地理志》)

劉邦統一全國後,“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漢書·吳王濞傳》)

後來吳王劉濞帶頭髮起七國之亂,與漢朝中央的軍隊大戰,漢名將周亞夫也不得不暫避其鋒,以樑地的堅城作為緩衝,消耗吳軍的戰鬥力。

雖然漢軍最終取得了勝利,依靠的是政治優勢和整體力量優勢,並不能據此否認吳地兵的強悍戰鬥力。

五、山東青州兵幫助曹操統一北方

到了漢末三國,實力最為強勁的曹魏,部內最強大的軍隊“青州兵”,其籍貫大概都是山東人。

古代各省武力大比拼,陝西兵統一六國,兩淮兵專治北方

曹操初起兵時,兵力一直比較寡弱。據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的自述:“是故汴水之戰數千,後還到揚州更募,亦復不過三千人。”

直到擊敗黃巾軍,收降了山東青州的大股黃巾軍——其數大概有三十餘萬人,實力才空前地提高。

青州兵本是流寇性質,經曹操整編納入嫡系軍隊後,戰鬥力迅速提高。後來曹操得以擊敗袁術、袁紹、劉表等勢力強大的軍閥,正是多虧了這支青州軍的力量。

六、江淮兵專治不服

最著名的便是以江淮流民為主體的東晉北府兵。

古代各省武力大比拼,陝西兵統一六國,兩淮兵專治北方

這個所謂的江淮,大體上對應今天安徽省和江蘇省北部,也就是淮河南北的地區。

東晉時這一地區是北方胡族政權和南方漢族政權戰爭的拉鋸區,當地漢民飽受胡族屠殺之苦,便奮而起之反抗,久而久之,戰鬥經驗便也積累漸豐。

後來胡族壓力越來越大,大量漢人淪為流民,一批又一批地南下投奔東晉。像郗鑑、謝安等有識之士,便有意識地召募為士兵,加以編練,遂製造出名震晉宋兩代的北府軍。

東晉、劉宋之交,北府軍在對內方面,先後消滅孫恩盧循徐道覆起義軍、蜀中譙縱割據政權,平定了“荊州三叛”(東晉桓玄、宋初劉毅、文帝朝謝晦三次武裝叛亂);對外更是創造了淝水大捷、吞滅南燕後秦、擊敗北魏騎兵等神話般的戰績。

北府軍極其擅長以少打多,不論戰略戰役層面是否處於優勢,戰鬥層面屢見以少量部隊硬碰硬擊敗敵軍的記錄,其戰鬥力之強大,在歷朝中非常少見。

七、廣東兵異軍突起

南朝侯景之亂時,嶺南兵扮演了一回救世主的角色。

當時陳霸先在嶺南當刺史。變化爆發後,率領南江豪帥,自嶺南一路北上,以五萬左右的兵力,與荊州王僧辯軍平分秋色,共同消滅了侯景亂軍。後來陳霸先率嶺南兵襲殺王僧辯,公開與北齊決裂,玄武湖一戰,殲滅了近十萬北齊大軍。這場大戰,不僅打出了嶺南兵的名號,也為南朝漢人政權又延續了三十年國運,實在不容小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