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4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漢武帝時期,在全國開辦了49處鐵廠,出現了脫碳鋼、炒鋼等新型生產工藝,鋼鐵的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將百鍊鋼技術用於槍矛製造,加上局部淬火工藝,使得刃部鋒利堅硬,脊部韌勁十足,保證了槍矛擁有足夠的破甲能力。


  • 槍矛與騎兵是如何進行融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的出現,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催生了馬槊的出現。馬槊分為槊鋒和槊杆兩部分,槊鋒的刃部分為八面,長達50-60釐米,屬於重型槍矛。馬槊對於普通的鎖子甲、鐵札甲、明光甲,具有一擊即破的能力。

到了唐代,軍隊中騎兵規模不斷壯大,甲騎具裝持續盛行,對此,唐軍推行槍矛的普及。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一火五十人為基本單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槍矛在唐軍中基本人手一根。此外,唐軍中還裝備了鉤槍、拒馬槍等異形槍矛。緊急情況下,用大量去刃槍桿紮成的木筏,能夠快速渡過河流,保證了唐軍正常的行軍速度。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4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漢武帝時期,在全國開辦了49處鐵廠,出現了脫碳鋼、炒鋼等新型生產工藝,鋼鐵的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將百鍊鋼技術用於槍矛製造,加上局部淬火工藝,使得刃部鋒利堅硬,脊部韌勁十足,保證了槍矛擁有足夠的破甲能力。


  • 槍矛與騎兵是如何進行融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的出現,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催生了馬槊的出現。馬槊分為槊鋒和槊杆兩部分,槊鋒的刃部分為八面,長達50-60釐米,屬於重型槍矛。馬槊對於普通的鎖子甲、鐵札甲、明光甲,具有一擊即破的能力。

到了唐代,軍隊中騎兵規模不斷壯大,甲騎具裝持續盛行,對此,唐軍推行槍矛的普及。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一火五十人為基本單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槍矛在唐軍中基本人手一根。此外,唐軍中還裝備了鉤槍、拒馬槍等異形槍矛。緊急情況下,用大量去刃槍桿紮成的木筏,能夠快速渡過河流,保證了唐軍正常的行軍速度。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4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漢武帝時期,在全國開辦了49處鐵廠,出現了脫碳鋼、炒鋼等新型生產工藝,鋼鐵的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將百鍊鋼技術用於槍矛製造,加上局部淬火工藝,使得刃部鋒利堅硬,脊部韌勁十足,保證了槍矛擁有足夠的破甲能力。


  • 槍矛與騎兵是如何進行融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的出現,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催生了馬槊的出現。馬槊分為槊鋒和槊杆兩部分,槊鋒的刃部分為八面,長達50-60釐米,屬於重型槍矛。馬槊對於普通的鎖子甲、鐵札甲、明光甲,具有一擊即破的能力。

到了唐代,軍隊中騎兵規模不斷壯大,甲騎具裝持續盛行,對此,唐軍推行槍矛的普及。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一火五十人為基本單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槍矛在唐軍中基本人手一根。此外,唐軍中還裝備了鉤槍、拒馬槍等異形槍矛。緊急情況下,用大量去刃槍桿紮成的木筏,能夠快速渡過河流,保證了唐軍正常的行軍速度。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4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漢武帝時期,在全國開辦了49處鐵廠,出現了脫碳鋼、炒鋼等新型生產工藝,鋼鐵的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將百鍊鋼技術用於槍矛製造,加上局部淬火工藝,使得刃部鋒利堅硬,脊部韌勁十足,保證了槍矛擁有足夠的破甲能力。


  • 槍矛與騎兵是如何進行融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的出現,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催生了馬槊的出現。馬槊分為槊鋒和槊杆兩部分,槊鋒的刃部分為八面,長達50-60釐米,屬於重型槍矛。馬槊對於普通的鎖子甲、鐵札甲、明光甲,具有一擊即破的能力。

到了唐代,軍隊中騎兵規模不斷壯大,甲騎具裝持續盛行,對此,唐軍推行槍矛的普及。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一火五十人為基本單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槍矛在唐軍中基本人手一根。此外,唐軍中還裝備了鉤槍、拒馬槍等異形槍矛。緊急情況下,用大量去刃槍桿紮成的木筏,能夠快速渡過河流,保證了唐軍正常的行軍速度。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5 宋朝各類攻城長槍


  • 槍矛在宋代有多強大

宋代的槍矛分為防守和野戰兩種,防守用槍以拐突槍、抓槍、拐刃槍為主,突出的特點是槍刃有倒勾、突稜或鐵刺,槍桿長約7.45米,刃部長約64釐米。這麼長的槍矛,便於己方士兵能夠順利戳刺攀城對手、推倒攻城器械。

野戰用槍有搗馬突槍、單鉤槍、素木槍、鴉項槍、槌槍等,搗馬突槍是槍頭有兩道突刃的單手用槍,單鉤槍是在槍頭側翼設計了防止對方奪槍的倒鉤,素木槍和鴉項槍是普通的宋軍用槍,槌槍有木製圓形槍頭,是日常訓練的教具。


  • 槍矛的逐漸落幕與最後的“紅纓槍”

槍矛在明代繼續保留了宋代的樣式,而且在《武備志》中提出,以椆木作為內芯,用南方柔韌的竹子篾合,保持槍矛軟硬適中。火器在明代中晚期異軍突起,在射程、破壞力等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以槍矛為代表的冷兵器被迫讓出C位,淪為配角。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4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漢武帝時期,在全國開辦了49處鐵廠,出現了脫碳鋼、炒鋼等新型生產工藝,鋼鐵的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將百鍊鋼技術用於槍矛製造,加上局部淬火工藝,使得刃部鋒利堅硬,脊部韌勁十足,保證了槍矛擁有足夠的破甲能力。


  • 槍矛與騎兵是如何進行融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的出現,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催生了馬槊的出現。馬槊分為槊鋒和槊杆兩部分,槊鋒的刃部分為八面,長達50-60釐米,屬於重型槍矛。馬槊對於普通的鎖子甲、鐵札甲、明光甲,具有一擊即破的能力。

到了唐代,軍隊中騎兵規模不斷壯大,甲騎具裝持續盛行,對此,唐軍推行槍矛的普及。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一火五十人為基本單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槍矛在唐軍中基本人手一根。此外,唐軍中還裝備了鉤槍、拒馬槍等異形槍矛。緊急情況下,用大量去刃槍桿紮成的木筏,能夠快速渡過河流,保證了唐軍正常的行軍速度。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5 宋朝各類攻城長槍


  • 槍矛在宋代有多強大

宋代的槍矛分為防守和野戰兩種,防守用槍以拐突槍、抓槍、拐刃槍為主,突出的特點是槍刃有倒勾、突稜或鐵刺,槍桿長約7.45米,刃部長約64釐米。這麼長的槍矛,便於己方士兵能夠順利戳刺攀城對手、推倒攻城器械。

野戰用槍有搗馬突槍、單鉤槍、素木槍、鴉項槍、槌槍等,搗馬突槍是槍頭有兩道突刃的單手用槍,單鉤槍是在槍頭側翼設計了防止對方奪槍的倒鉤,素木槍和鴉項槍是普通的宋軍用槍,槌槍有木製圓形槍頭,是日常訓練的教具。


  • 槍矛的逐漸落幕與最後的“紅纓槍”

槍矛在明代繼續保留了宋代的樣式,而且在《武備志》中提出,以椆木作為內芯,用南方柔韌的竹子篾合,保持槍矛軟硬適中。火器在明代中晚期異軍突起,在射程、破壞力等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以槍矛為代表的冷兵器被迫讓出C位,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鉅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槍矛的發展分為石器、青銅和鐵器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特點鮮明,風格獨特。槍矛的改良,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息息相關。不論是步戰、騎戰還是車戰,槍矛始終表現出色,古代無數戰場上,變的是搏殺的雙方,不變的是如林的槍矛。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1 矛的各部位名稱

石器時代的槍矛,出現在遠古時期,不僅是狩獵工具,還是頗具實用性的原始武器。在《倉頡篇》中有“槍,謂木兩頭銳者也”的解釋,說明最初的槍矛是木質或竹質的。隨著石器時代的到來,槍矛的加工方式也有改進。用敲擊、磨製而成的石制和骨制槍矛,用繩綁在木杆上。儘管形制各異,製作簡陋,但是足以威脅猛獸和他人。


  • 青銅槍矛時代

以夏、商、周為代表的青銅時代,槍矛的材質由石質和骨質變成了銅、錫和鉛的合金材質。這種金屬硬度大、熔點低,適於大規模裝備普及。與石器時期的槍矛不同,青銅槍矛出現了骹部,用以連接槍頭和槍桿,此舉提升了槍矛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槍桿也由複合材料取代原先的木杆。用複合材料製作槍桿稱為積竹木柲。它是以一根堅固挺拔的木杆為內芯,貼合富有彈性的竹條,配以絲繩、革帶或藤皮髹漆晾乾而成。積竹柲軟硬適中,美觀實用。為了保護積竹木柲,柲尾出現了金屬銅鐓。如此一來,當士兵持矛時,柲尾不會因為撞擊地面而磨損。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2 《武經總要》槍九色圖

先秦時期,以犀牛皮為主的皮甲逐漸普及,提高了士兵的生存機率。隨著士兵防禦手段的改善,倒逼槍矛進一步完善性能。工匠將槍頭銳化,整體加長,使其具備更強的穿刺力。另外,增加了血槽,減輕了槍頭的重量,還能在槍頭刺穿對手身體後,溝通創口內外血壓,避免槍頭遭到肌肉或皮甲擠壓,無法順利拔出。

《尚書·牧誓》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的誓師動員詞,其中有“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的詞句。戈是一種曲頭橫刃的兵器,幹是抵擋敵方兵器的盾。戈和矛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時出現於石器時期,均為進攻性兵器,同樣適合步兵和車兵使用。兩者同樣存在不同之處,戈以勾、啄等動作,橫擊對手,是點對面的兵器,而槍矛是單純的刺擊對方,屬於點對點殺傷。由此,戈在人員密集或者地形狹窄的情況下,難以發揮勾、啄等擊殺動作,而槍矛不受此影響。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3 漢代的青銅矛、鐵矛

據《考工記》記載:“凡兵無過三其身。過三其身,弗能用也。而無已,又以害人” 古人經過摸索,發現長柄武器不能超過三倍身高。周朝的槍矛長約4.5米,而戈長1.5米,兩者長度相差三倍。槍予屬於刺擊兵器,不受重心影響,因此,長度正好是理論中的極限長度,而戈需要橫擺勾啄對手,槍桿會因重心失衡難以控制。兩者遠近結合,彼此掩護,達到攻守兼顧的目的。


  • 槍矛的鐵器時代

自秦漢始,鐵以其質地堅硬、成本低廉、易於鍛造的特點,逐漸取代了青銅,槍矛由此迎來了鐵器時代。槍矛的新成員——騎兵矛應運而生。當時的騎兵主要以弓箭和短刀為武器。由於沒有馬鐙,弓箭的精度無法保證,短劍只適合近距格鬥。騎兵矛藉助馬匹的強大沖擊力,能夠對步兵造成巨大的殺傷力。

隨著鐵質札甲的出現和普及,士兵的披甲率逐步提升。為了擁有更好的破甲能力,漢朝工匠再次削尖槍頭,兩刃收窄,脊部加厚,骹部加長,以此強化槍矛的穿刺能力。東漢後期有的鐵槍矛槍頭部分甚至長達58釐米。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4 馬槊,是重型的騎兵武器,是長矛的重型精品版

漢武帝時期,在全國開辦了49處鐵廠,出現了脫碳鋼、炒鋼等新型生產工藝,鋼鐵的質量和數量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將百鍊鋼技術用於槍矛製造,加上局部淬火工藝,使得刃部鋒利堅硬,脊部韌勁十足,保證了槍矛擁有足夠的破甲能力。


  • 槍矛與騎兵是如何進行融合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馬鐙的出現,解放了騎手的雙手,催生了馬槊的出現。馬槊分為槊鋒和槊杆兩部分,槊鋒的刃部分為八面,長達50-60釐米,屬於重型槍矛。馬槊對於普通的鎖子甲、鐵札甲、明光甲,具有一擊即破的能力。

到了唐代,軍隊中騎兵規模不斷壯大,甲騎具裝持續盛行,對此,唐軍推行槍矛的普及。據《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記載,唐軍以一火五十人為基本單位,“甲三十領六分,戰袍二十領四分,槍五十根十分,牌十面二分。”可以看出,槍矛在唐軍中基本人手一根。此外,唐軍中還裝備了鉤槍、拒馬槍等異形槍矛。緊急情況下,用大量去刃槍桿紮成的木筏,能夠快速渡過河流,保證了唐軍正常的行軍速度。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5 宋朝各類攻城長槍


  • 槍矛在宋代有多強大

宋代的槍矛分為防守和野戰兩種,防守用槍以拐突槍、抓槍、拐刃槍為主,突出的特點是槍刃有倒勾、突稜或鐵刺,槍桿長約7.45米,刃部長約64釐米。這麼長的槍矛,便於己方士兵能夠順利戳刺攀城對手、推倒攻城器械。

野戰用槍有搗馬突槍、單鉤槍、素木槍、鴉項槍、槌槍等,搗馬突槍是槍頭有兩道突刃的單手用槍,單鉤槍是在槍頭側翼設計了防止對方奪槍的倒鉤,素木槍和鴉項槍是普通的宋軍用槍,槌槍有木製圓形槍頭,是日常訓練的教具。


  • 槍矛的逐漸落幕與最後的“紅纓槍”

槍矛在明代繼續保留了宋代的樣式,而且在《武備志》中提出,以椆木作為內芯,用南方柔韌的竹子篾合,保持槍矛軟硬適中。火器在明代中晚期異軍突起,在射程、破壞力等方面擁有絕對優勢,以槍矛為代表的冷兵器被迫讓出C位,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圖6 紅纓槍

清代的軍隊依舊有槍矛的身影,不同的是在骹部掛有紅纓,作戰時阻擋對手的鮮血順杆而下,導致使用者手滑失控。在郎世寧繪製的《平定準部回部得勝圖》中,畫面中有很多騎兵手持掛有紅纓的槍矛。“紅纓槍”成為槍矛的代名詞,流傳至今。

槍矛的萌芽到消亡,是人類軍事文明不斷進步的必然趨勢。它以獨特的造型,簡單的動作,始終佔據了古代軍隊裝備的主流,貫穿了整個古代戰爭史,成為古代軍事文明的縮影。尉遲恭、秦瓊、王彥章、李存孝、岳飛、戚繼光等名將都是一流的用槍高手,每每提起,仍能令小夥伴熱血沸騰。

文:計白當黑

參考文獻:《武備志》《神機制敵太白陰經》《考工記》《尚書·牧誓》《倉頡篇》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