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1 玉神人面

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這說明了三個問題:

1.殷商時期的中原地區已經發現和使用了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未必一定是出產於新疆的和闐玉。畢竟中原與新疆兩地相距遙遠,且語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時期的所謂“和闐玉”,很有可能不是來自新疆,而是距離殷都安陽較近的某個地方,與今天所見的新疆和闐玉屬於兩種產地不同但質地結構相近的材質,如同新疆和闐玉與俄羅斯玉之間的關係一樣,都是帶有透閃石關係的直系、旁系近親。由此,殷商時期和闐玉的玉質,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闐玉的材料特徵,而必須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闐玉材質為標準的鑑定體系。

"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1 玉神人面

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這說明了三個問題:

1.殷商時期的中原地區已經發現和使用了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未必一定是出產於新疆的和闐玉。畢竟中原與新疆兩地相距遙遠,且語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時期的所謂“和闐玉”,很有可能不是來自新疆,而是距離殷都安陽較近的某個地方,與今天所見的新疆和闐玉屬於兩種產地不同但質地結構相近的材質,如同新疆和闐玉與俄羅斯玉之間的關係一樣,都是帶有透閃石關係的直系、旁系近親。由此,殷商時期和闐玉的玉質,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闐玉的材料特徵,而必須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闐玉材質為標準的鑑定體系。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2 片狀玉人物佩

2.殷商時期已將“玉”與“美石”區分開來,因而和闐玉均在高級別的大墓出土。有意識地使用、收藏和闐玉,應該是在殷商時期。更早的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公元前4600~前4400年),曾發現過一件類似於和闐玉質的器物,這是一個孤例,不能成為和闐玉使用的上限標準。

3.從出土器的玉質分類統計上看,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材料來源稀缺,主要控制在殷商的統治者手中。譬如目前最大的殷商王室墓(婦好墓)出土了一定數量的和闐玉製品,而在江西新干大洋洲發掘的殷商高級別大墓,不是王室墓,和闐玉的數量僅有寥寥幾件;在近年出土的殷商一般墓葬中,基本上不見有和闐玉器的出土記錄。

"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1 玉神人面

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這說明了三個問題:

1.殷商時期的中原地區已經發現和使用了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未必一定是出產於新疆的和闐玉。畢竟中原與新疆兩地相距遙遠,且語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時期的所謂“和闐玉”,很有可能不是來自新疆,而是距離殷都安陽較近的某個地方,與今天所見的新疆和闐玉屬於兩種產地不同但質地結構相近的材質,如同新疆和闐玉與俄羅斯玉之間的關係一樣,都是帶有透閃石關係的直系、旁系近親。由此,殷商時期和闐玉的玉質,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闐玉的材料特徵,而必須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闐玉材質為標準的鑑定體系。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2 片狀玉人物佩

2.殷商時期已將“玉”與“美石”區分開來,因而和闐玉均在高級別的大墓出土。有意識地使用、收藏和闐玉,應該是在殷商時期。更早的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公元前4600~前4400年),曾發現過一件類似於和闐玉質的器物,這是一個孤例,不能成為和闐玉使用的上限標準。

3.從出土器的玉質分類統計上看,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材料來源稀缺,主要控制在殷商的統治者手中。譬如目前最大的殷商王室墓(婦好墓)出土了一定數量的和闐玉製品,而在江西新干大洋洲發掘的殷商高級別大墓,不是王室墓,和闐玉的數量僅有寥寥幾件;在近年出土的殷商一般墓葬中,基本上不見有和闐玉器的出土記錄。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3 岫玉

岫玉是僅次於和闐玉的第二種高級玉材質。殷商時期岫玉,介於和闐玉與岫巖玉之間,既有一定的脂性,又有稍高的通透性。在脂性上,有別於岫巖玉,而與和闐玉相接近;在通透性上,又更接近於岫巖玉而高於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這類岫玉雖說也是以蛇紋石為主要成分,但是從脂性與通透性上看,大概不是遼寧岫巖縣所產的岫巖玉。這種材質特徵的岫玉在東周以後就不復出現了。圖3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琥局部,材質就是岫玉,具備了上述殷商岫玉脂性和通透性的基本特徵。

"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1 玉神人面

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這說明了三個問題:

1.殷商時期的中原地區已經發現和使用了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未必一定是出產於新疆的和闐玉。畢竟中原與新疆兩地相距遙遠,且語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時期的所謂“和闐玉”,很有可能不是來自新疆,而是距離殷都安陽較近的某個地方,與今天所見的新疆和闐玉屬於兩種產地不同但質地結構相近的材質,如同新疆和闐玉與俄羅斯玉之間的關係一樣,都是帶有透閃石關係的直系、旁系近親。由此,殷商時期和闐玉的玉質,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闐玉的材料特徵,而必須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闐玉材質為標準的鑑定體系。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2 片狀玉人物佩

2.殷商時期已將“玉”與“美石”區分開來,因而和闐玉均在高級別的大墓出土。有意識地使用、收藏和闐玉,應該是在殷商時期。更早的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公元前4600~前4400年),曾發現過一件類似於和闐玉質的器物,這是一個孤例,不能成為和闐玉使用的上限標準。

3.從出土器的玉質分類統計上看,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材料來源稀缺,主要控制在殷商的統治者手中。譬如目前最大的殷商王室墓(婦好墓)出土了一定數量的和闐玉製品,而在江西新干大洋洲發掘的殷商高級別大墓,不是王室墓,和闐玉的數量僅有寥寥幾件;在近年出土的殷商一般墓葬中,基本上不見有和闐玉器的出土記錄。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3 岫玉

岫玉是僅次於和闐玉的第二種高級玉材質。殷商時期岫玉,介於和闐玉與岫巖玉之間,既有一定的脂性,又有稍高的通透性。在脂性上,有別於岫巖玉,而與和闐玉相接近;在通透性上,又更接近於岫巖玉而高於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這類岫玉雖說也是以蛇紋石為主要成分,但是從脂性與通透性上看,大概不是遼寧岫巖縣所產的岫巖玉。這種材質特徵的岫玉在東周以後就不復出現了。圖3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琥局部,材質就是岫玉,具備了上述殷商岫玉脂性和通透性的基本特徵。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4 南陽玉

除了岫玉以外,殷商時期大量使用了石性較大的南陽玉以及墓葬地周邊地區的類玉美石。圖4是出土於河南省新鄭縣殷商墓的青綠色的南陽玉,圖5是出土於江西新干縣大洋洲殷商墓的起領璧,所用材質就是一種當地的美石,帶有相對複雜的石紋,為殷商時期玉器所僅見。這些石性大的材質通透性都很差或者根本不通透,顏色比較複雜。

"

商代按照傳統的劃分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商早期和商晚期。“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從開朝國君湯開始,直到盤庚,一共延續了20位商王,最早定都於亳地(今河南省商丘),後多次遷都,這一段歷史我們稱之為“商湯”;盤庚時期又遷都到了殷地(今河南省安陽小屯),史稱“盤庚遷殷”,在這裡延續了12位商王,我們把這段歷史稱之為“殷商”。商早期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見,鑑定特徵不明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商代玉器,基本上都是商晚期也就是殷商時期的製品。殷商是傳統高古玉收藏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1 玉神人面

近幾十年的科學發掘發現,殷商時期的玉器,主要是用出土地周邊的雜玉、美石製作,真正和闐玉極其少見。並且是以安陽殷都為半徑,距離越近,和闐玉出現的可能性大;越遠,出現的可能性小。這說明了三個問題:

1.殷商時期的中原地區已經發現和使用了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未必一定是出產於新疆的和闐玉。畢竟中原與新疆兩地相距遙遠,且語言不通、道路不通。殷商時期的所謂“和闐玉”,很有可能不是來自新疆,而是距離殷都安陽較近的某個地方,與今天所見的新疆和闐玉屬於兩種產地不同但質地結構相近的材質,如同新疆和闐玉與俄羅斯玉之間的關係一樣,都是帶有透閃石關係的直系、旁系近親。由此,殷商時期和闐玉的玉質,就不能完全套用新疆和闐玉的材料特徵,而必須要建立以出土殷商和闐玉材質為標準的鑑定體系。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2 片狀玉人物佩

2.殷商時期已將“玉”與“美石”區分開來,因而和闐玉均在高級別的大墓出土。有意識地使用、收藏和闐玉,應該是在殷商時期。更早的陝西臨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遺址中(公元前4600~前4400年),曾發現過一件類似於和闐玉質的器物,這是一個孤例,不能成為和闐玉使用的上限標準。

3.從出土器的玉質分類統計上看,殷商時期的和闐玉材料來源稀缺,主要控制在殷商的統治者手中。譬如目前最大的殷商王室墓(婦好墓)出土了一定數量的和闐玉製品,而在江西新干大洋洲發掘的殷商高級別大墓,不是王室墓,和闐玉的數量僅有寥寥幾件;在近年出土的殷商一般墓葬中,基本上不見有和闐玉器的出土記錄。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3 岫玉

岫玉是僅次於和闐玉的第二種高級玉材質。殷商時期岫玉,介於和闐玉與岫巖玉之間,既有一定的脂性,又有稍高的通透性。在脂性上,有別於岫巖玉,而與和闐玉相接近;在通透性上,又更接近於岫巖玉而高於和闐玉。筆者以為,殷商時期的這類岫玉雖說也是以蛇紋石為主要成分,但是從脂性與通透性上看,大概不是遼寧岫巖縣所產的岫巖玉。這種材質特徵的岫玉在東周以後就不復出現了。圖3是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琥局部,材質就是岫玉,具備了上述殷商岫玉脂性和通透性的基本特徵。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4 南陽玉

除了岫玉以外,殷商時期大量使用了石性較大的南陽玉以及墓葬地周邊地區的類玉美石。圖4是出土於河南省新鄭縣殷商墓的青綠色的南陽玉,圖5是出土於江西新干縣大洋洲殷商墓的起領璧,所用材質就是一種當地的美石,帶有相對複雜的石紋,為殷商時期玉器所僅見。這些石性大的材質通透性都很差或者根本不通透,顏色比較複雜。

殷商時期的玉器在玉質上有什麼特徵?

圖5 新干美石

殷商古玉沁色的優劣是一個比較感性的話題,審美標準不同,認識也就不同:譬如和闐玉質好,可是受沁的可能性要低於岫玉;岫玉的硬度低於和闐玉,更易受沁,而且最好的沁色往往就出現在岫玉器上。評判古玉沁色有個公認的標準:沁色貴在通透。這個標準實際上是對玉質的衡量,好的材質未必一定能形成好的沁色;而不好的材質一定不會出現好的沁色。我們看到一塊殷商古玉上面的沁色非常漂亮,首先是材質的上乘,脂性、通透度都能恰到好處;其次是掩埋的時間,第三才是周圍土壤元素成分的偶然巧合。如果玉器的質地石性很大,通透度很低,那麼即使掩埋時間足夠漫長、周圍土壤的元素成分也很好,所形成的沁色也會是一塊實實在在的色團,不會產生動人的誘惑力,收藏價值自然就會降低。殷商古玉收藏價值差別的根本,就在於玉質之間的差異。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905期《殷商玉器鑑定零拾(上)》

作者:董立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