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熱議“一帶一路”勃勃生機,外媒:發展前景越來越好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務實成果283項,項目合作協議總額640多億美元,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昨天閉幕,論壇取得的豐碩成果引發國際輿論強烈關注。“這屆論壇對外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高峰論壇記者會上這樣說。當天,論壇圓桌峰會發表聯合公報,強調“高質量”“可持續”等內容,這被日本《每日新聞》等媒體視為中國向各國發出“安心信號”。在外界看來,“一帶一路”倡議經過5年多時間的發展,已經進入更加務實與深入的階段。“這一倡議已收穫許多實際成果,每個夥伴國家都能感受到這一點。”上海合作組織前祕書長阿利莫夫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們在這裡看到的不是一個表演者的‘獨唱’,而是一場‘交響樂’,每一個‘樂器’都演奏出令人愉悅的音符。”

“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國領導人強調‘一帶一路’倡議的全球屬性。”美國CNBC網站27日以此為題報道說,習近平當天在高峰論壇記者會上強調,“一帶一路”惠及全世界,“我多次說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他表示,“歡迎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參與進來”。

法新社27日報道稱,習近平強調,中方和與會領導人“一致支持開放、廉潔、綠色發展,反對保護主義”,這回應了外界對“一帶一路”建設的一些質疑。他表示:“有關合作項目將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確保可持續性,併為各國投資者營造公平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在這次論壇籌備進程和舉辦期間,各方達成了283項務實成果。中國27日發佈的成果清單顯示,成果包括中方打出的舉措或發起的合作倡議、在高峰論壇期間或前夕簽署的多雙邊合作文件、在高峰論壇框架下建立的多邊合作平臺、投資類項目及項目清單、融資類項目、中外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的合作項目,總共六大類。另外,論壇期間舉行的企業家大會簽署總額640多億美元的項目合作協議。CNBC注意到,除了傳統的經濟領域合作,中國領導人在講話中表示,“一帶一路”還將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27日早些時候,“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來自38個國家的領導人和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人出席。“德國之聲”27日說,習近平在圓桌峰會開幕致辭中再次強調與各方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時,要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落到實處。

中國善於傾聽建議

參加圓桌峰會的領導人一致通過了聯合公報。日本共同社27日稱,聯合公報寫明尊重“聯合國大會在債務可持續性方面通過的有關原則”,這是中方在強調,“一帶一路”會考慮對象國償還能力的立場,並遵守可適用的國際規則標準。共同社說,中國此舉表明其注意到相關問題、將與各國共同努力消除不安的姿態。公報強調,在推進基建等項目的過程中,中方將重視經濟、社會、財政、金融和環境方面的可持續性。

法新社說,公報對發達國家和國際投資者投資發展中國家表示歡迎,提出“各國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我們相互尊重彼此主權與領土完整”。共同社稱,公報表示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和其他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措施,這似乎是對倡導“美國第一”的美政府有所牽制。

公報表示,在開放、包容和透明的基礎上推動構建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係將為各方帶來機遇。“今年,中國一直強調‘一帶一路’的透明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薩爾瓦多投資與出口貿易促進委員會主席雷耶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是對中國與其他國家企業發出的重要信號。而且,世界上任何一個項目都應該接受嚴格的審查,不僅僅是‘一帶一路’的建設項目。”他說,“一帶一路”對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極大的貢獻”,“它強調的是融合,而非對立”。

“中國在高峰論壇期間多次強調‘一帶一路’是基於各國合作的倡議,這是對所有相關國家發出了‘安心信號’:中國這一倡議堅持走自由開放道路。”日本《每日新聞》說,此次論壇期間,中國反覆提出“高質量”“可持續”,並將相關表述納入聯合公報中,這說明中國政府很善於傾聽其他國家的建議,同時對國際社會中一些擔憂的聲音不迴避,而是主動進行說明。相較於上一屆高峰論壇,此次會議具有更加清晰的內容,指出了更加明確的發展方向。

“一帶一路”合作進入更加務實深入階段

“這屆論壇討論的內容更加集中,也更為系統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27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上屆論壇更具原則性、意向性討論和願景式討論開始進入規則層級、項目層級討論,這個話題層次的變化,反映這兩年來“一帶一路”合作進入更加務實與深入的階段,並體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如今既有多元性,也有一定系統性。

習近平27日表示,他在26日的開幕式致辭中宣佈了中國將採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開放措施,“大家普遍認為,這對中國和世界都是好消息”。這些措施包括更廣領域擴大外資市場準入、(上接第一版)更大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等5個方面。

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戰略與國際安全研究所所長張家棟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解讀說,這五個方面措施其實包含兩大類:中國如何跟國際對接;怎麼繼續對外開放。“過去中國開放的核心是進入國際市場,下個階段的重點是讓國際參與方進入國內市場,這可能成為長期性政策。”

張家棟說,習主席提到擴大外資市場準入,今後,中國可能會在生產資料領域的開放上有較大舉措。習主席表示,未來將繼續大幅縮減負面清單。張家棟表示,清單越小,開放度越高,這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成果。“這一次,習主席借國際舞臺發言,等於讓全世界來見證中國未來的改革開放走向。可以將其形容為:我們國家再次吹響深化改革開放的號角。”

“中國特色的全球化”

“‘一帶一路’的前景是光明的。”“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援引俄總統普京27日的話說,中國“正在捍衛自由價值觀,整個世界都需要它”。他表示,中國正以一種“高度文明且柔和的方式”行事,用務實方法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標。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蓋保德2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在發展與加強全球商業、運輸以及通信等領域邀請其他國家加強融入,“這是對世界的福祉,幫助了許多國家”。

北京舉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際,一些人坐不住了。“美國之音”27日說,克林頓政府時期的貿易代表查琳·巴爾舍夫斯基和小布什政府時期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蒂芬·哈德利等人近日發佈了一項報告稱,未來15年,全球將進入基建興盛期,美國應該在世界各國建設比中國“更優質的路”,成為下一輪全球基建的“領導者”。

“這種論調還是想維護美國為主導的國際體系。”楊希雨表示,中國與美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不謀求主導權,只是想通過推進“一帶一路”促進各國經濟融合與發展,同時實現對現有國際經濟秩序的補充、完善與昇華。“如果美國要參與進來,中國歡迎。但必須強調一點,中國不會接受其他國家領導,也從不謀求領導別的國家。”

伴隨著峰會的舉行,有關“一帶一路”的爭議再次被部分西方媒體不斷提起。“該倡議在世界範圍內既引發巨大興趣,又讓一些人感到焦慮。”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關係專家黛博拉·布羅蒂加姆26日在美國《紐約時報》撰文說,許多對中國貸款實踐進行充分研究的學者發現,沒有有關所謂中國政府蓄意掠奪一些國家的事實證據。以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為17個陷入“債務窘境”或正面臨此類風險的非洲低收入國家為例,眾多全球性銀行和債券持有者都為這些國家提供貸款,比如瑞信在莫桑比克、瑞士大宗商品貿易商嘉能可在乍得顯得格外突出。“‘一帶一路’並非‘債務陷阱外交’,這只是中國特色的全球化。”文章說。

【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新加坡、德國特約記者 溫燕 李珍 辛斌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李若菡 李司坤 王會聰 柳玉鵬】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