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前病變怎麼治?仁濟醫院邱麗華教授告訴你

宮頸癌前病變怎麼治?仁濟醫院邱麗華教授告訴你

很多人都以為宮頸癌前病變就是宮頸癌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宮頸癌前病變發展成癌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大概幾年到十幾年。隨著女性健康意識的提高以及體檢的普及,真正等到得了宮頸癌才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少,更多就診的人群是屬於癌前病變的患者,那麼,癌前病變需不需要治療?有哪些治療手段呢?

宮頸癌前病變即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以往也指宮頸鱗狀上皮內瘤變(CIN)2級和CIN3級。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需根據疾病類型、病變部位和範圍、對生育及生活質量的要求、持續高危的HPV陽性、隨診條件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

宮頸癌前病變怎麼治?仁濟醫院邱麗華教授告訴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有哪些治療手段?

物理治療。包括冷凍、激光、電凝等,各有其優缺點。物理治療主要用於年輕有生育要求、陰道鏡下病變完全可見的宮頸癌前病變。不同物理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顯著性。物理治療的共同缺點是不能保留組織標本,無法病理進一步確診治療區域是否存在更嚴重病變。

宮頸錐切術。宮頸錐切術目前主要包括2種:冷刀錐切和宮頸環形電切術(即通常所說的LEEP術)。錐切術在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和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治療中已較為普及,但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患者都需要宮頸錐切術。一般認為臨床和病理可疑浸潤性宮頸癌;細胞學提示HSIL和ASC-H、病理可疑腺癌。妊娠期發現的宮頸癌前病變不適合治療性錐切術,24歲以下年輕女性的宮頸癌前病變行宮頸錐切術也應慎重。

全子宮切除術。一般用於這兩種情況:1.組織學HSIL( CIN2,3)錐切切緣陽性或錐切後立即進行的頸管搔刮陽性處理,如無法再次錐切,可以行全子宮切除;2. 組織學復發或持續HSIL(CIN2,3)的女性可以選擇全子宮切除。

需注意的是,對於不能排除外浸潤癌的患者,仍建議先進行宮頸錐切術,明確診斷後決定治療策略。

如何選擇治療手段?

對於病理活檢報告是HSIL的患者,醫學界公認的治療手段是宮頸錐切術。宮頸錐切術可切除病變組織,病理科醫生會在顯微鏡下對病變組織進一步檢查,若結果和宮頸活檢相同,僅僅是癌前病變,並且切緣陰性(切乾淨了),那麼做了宮頸錐切術就相當於診斷和治療同時搞定了。若錐切的病理檢查診斷為癌,那麼宮頸錐切術就僅僅是診斷方式,後續還需進行子宮切除術。需注意的是,一般不推薦直接切除子宮,因為切下子宮後,若病理結果顯示是浸潤癌,那麼僅僅進行全子宮切除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切除宮旁組織、陰道旁組織、部分陰道和淋巴結組織。所以一般建議對於HSIL先進行宮頸錐切術,根據錐切術後的病理來決定下一步的診治方案。

專家簡介

邱麗華,女,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婦產科行政副主任。現為《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誌》編委,《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特邀編委,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青年醫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陰道鏡與宮頸病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常委兼祕書,上海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宮頸癌學組組長,浦東新區宮頸聯盟主席,上海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婦科感染學組組員。曾赴美國Providence College、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進行訪問學者工作。擅長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陰道上皮內病變、外陰病變及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的診治。發表論著七十餘篇,其中SCI第一或通訊作者全文收錄14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副主譯《女性下生殖道癌前病變的診斷與治療》,參與《現代生殖免疫學》、《William產科學》、《不孕與不育》等多部專著的編寫和編譯;承擔國家自然基金3項和省部級等科研項目6項。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劃、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高峰高原計劃—“研究型醫師”等多項人才計劃。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五完成人); 2009年上海醫學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0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第二完成人)、2010年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優秀成果一等獎(第四完成人)、2010年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2017年上海醫學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