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走向大千世界”的印尼電影,如何在上海電影節被發現?

“不可能走向大千世界”的印尼電影,如何在上海電影節被發現?

《山間生活》海報

印尼電影《山間生活》入圍了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單元的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影片的首映結束後,原定15分鐘的導演映後談延長到近40分鐘,因為導演尤素夫·拉賈穆達的老鄉們拉著他有聊不完的話。印尼領事館的一位工作人員特地趕到上海看片,一位和導演同鄉的小夥子開口就是鄉音,他們說,能夠在國際化的大城市、尤其在國際電影節的場合看到印尼電影,是不太容易的。導演說,他知道入圍消息時,以為自己跌進一場夢裡:“這部關於小山村的電影竟然能到國際電影節的競賽單元放映!”

正是因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近年來堅持在選片和策展時向“電影小國”傾斜,致力於發掘亞洲新人,尋找電影更多元的風貌,才讓這些本來被認為“不可能走向大千世界”的電影和電影人被發現。《山間生活》連帶“地球村—印尼風情”展映單元的5部印尼新片,讓上海觀眾看到印尼在赤道海島、雨林和婆羅浮屠這些旅遊資源之外的另一種面目,電影裡熱帶絢爛的色彩和潮溼的風土呈現著別樣的生活,別樣的世界。

“不可能走向大千世界”的印尼電影,如何在上海電影節被發現?

《與魔鬼共舞》海報

印尼的電影工業不如菲律賓發達,不像後者擁有成熟的電影職業教育體系,但印尼電影裡並不缺使用全球化的、劇情片語法的類型片。“地球村—印尼風情”的選片中,有《與魔鬼共舞》這種恐怖懸疑片,也有《味精一代》這樣的叛逆青春片。不過,印尼電影裡出挑的、帶來新鮮感的作品,往往是那些類型元素並不突出,也沒有嚴格遵守劇情片框架的散文電影,看似匱乏具有吸引力的情節,節奏也略鬆散,卻帶著簡單、真誠的視聽美感,創作者用敏銳的感受力捕捉到自然風土的質感,在高度感性的影像表達中記錄到時間的痕跡。這是一種返璞歸真的創作路徑,電影和生活,藝術和日常,幻想和現實——兩兩之間互相滲透。

《山間生活》就是特別簡單的一部電影,沒有燒腦的劇情和複雜的人物。主角是個小男孩,和母親、祖父生活在一個閉塞的山村,母親病了,因為醫療條件落後,她只能等死。母親垂死的日子裡,日子還是要繼續過,她用含蓄的辦法讓孩子逐漸接受“她缺席的生活”。男孩半懂不懂,他被拋進了一個既不完全理解、也沒準備好接受的境遇裡。導演在分享創作經驗時談到,他的創作初衷是不帶野心的,只是想拍自己的故鄉,用電影的方式再現大山裡的植被、聲音、氣味,以及被困在大山深處的人。電影裡落後的山鄉就是他的老家,在他年少時,若干次地目睹得病的村民因為無法得到及時醫治而潦草地死去了,他仍然記得童年深陷過的孤獨和恐懼。所以影片使用了男孩的視角,呈現一個孩子的“看”和“想象”,它不製造任何智識或道德的負累,舒緩展開的影像是高度感官化的,創造了浸沒式的觀影體驗。

“不可能走向大千世界”的印尼電影,如何在上海電影節被發現?

《洪巴綺夢》海報

參與展映的《洪巴綺夢》也是一則家鄉敘事,以“電影專業學生返鄉”的主線,通過小夥子的“看”,展開了洪巴島的浮世繪畫卷。另一部展映片《印尼飲食男女》,劇情主線借鑑了法式小清新的愛情片,四個青年男女結伴去一個目的地,暗戀明戀、友情愛情糾結得很。但是依樣畫瓢的戀愛遊戲拍得平平,好看的是副線——這群小兒女們一路邂逅的印尼風光和食物。“男女”面目模糊,“飲食”則活色生香,食物的氣息隔著銀幕傳遍影院。

印尼電影帶來的驚喜和趣味就在於此,也許那裡的電影產業不足以支持規模宏大的工業化產品,電影人也未必各個是做類型片“行活”的高手,但他們能領會到,讓熱帶生活彰顯它本身的色彩和風貌,這何嘗不是“藝術”。藉由簡單卻直觀的視聽表達,印尼電影創造了差異化的觀影體驗。

作者:柳青

編輯:吳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