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戰:把城市及財產完好交還給人民

①晨曦初上,寧靜祥和的外灘成為解放後上海市民健身鍛鍊的好地方。

解放上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經典一役,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中國人民解放軍奪取和佔領上海,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之戰,更是一場政治之戰、經濟之戰、思想之戰;不僅意味著人民軍隊要獲得對這座城市的控制權、管理權,更意味著要融入這一工業文明、商業文明、城市文明的中心和現實之中。

正如毛澤東在1949年2月的一份電報中所說:軍隊不但是一個戰鬥隊,而且主要地是一個工作隊。軍隊幹部應當全體學會接收城市和管理城市,懂得在城市中善於對付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善於對付資產階級,善於領導工人和組織工會,善於動員和組織青年,善於團結和訓練新區的幹部,善於管理工業和商業,善於管理學校、報紙、通訊社和廣播電臺,善於處理外交事務,善於處理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問題,善於調劑城市和鄉村的關係,解決糧食、煤炭和其他必需品的問題,善於處理金融和財政問題。“總之,過去軍隊幹部和戰士們所不熟悉的一切城市問題,今後均應全部負擔在自己的身上”。

彼時的上海,亞洲最大城市,600多萬人口,也是當時中國的工業、商業中心。能否完好無損地佔領這座大城市,是一項艱鉅、複雜的任務。

彼時,全黨全軍上下形成共識:進入上海是中國革命最後一個難關,是一個偉大的考驗。

今天,回眸歷史,文匯報記者分多路採訪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上海警備區、武警上海總隊、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單位,歷史生動而清晰的脈絡漸漸浮現。

最新出版的《戰上海》一書作者、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劉統這樣提綱挈領: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和理解,必須以更寬的視野、更多元的維度看待“戰上海”這一歷史進程,既有看得見的烽火硝煙,也有看不見的隱蔽戰線,更有貫穿始終的一根主線——把由戰爭奪回的城市及財產,完好地交還給人民。——編者

上海之戰:把城市及財產完好交還給人民

②上海解放初期的人民廣場。

解放上海究竟難在哪裡?

單是聽取財政接管縱隊的彙報,陳毅就花了兩天兩夜

從1949年5月12日打響解放上海第一槍起,至5月27日正式解放上海,前後不過半個多月時間。然而,上海戰役的備戰時間之長、工作之細遠超人們想象。劉統說,解放軍不打無把握之仗,不打無準備之仗,“戰上海”之前,各級幹部做好了方方面面的準備。

為了制定奪取全國勝利和勝利後各項方針政策,中共中央於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闡述、確定了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問題。在這一精神指引下,根據戰爭形勢發展,4月25日,毛澤東、朱德發佈《中國人民解放軍佈告》,提出“約法八章”:保護全體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護民族工商農牧業;保護一切公私學校、醫院、文化教育機關、體育場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業……

透過“約法八章”,可以回答解放上海究竟難在哪裡。

據史料介紹,當時中共中央和總前委時刻考慮這樣一些焦點:第一,上海是帝國主義利益最集中的地方,美國、英國的軍艦還停在黃浦江中,如果進攻上海,會不會引起帝國主義武裝干涉,使國際局勢複雜化?第二,在上海作戰,猶如“瓷器店裡打老鼠”,如果打爛了上海,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就要蒙受重大損失;第三,如果人民解放軍接管工作做不好,導致上海停工停電,發生混亂,變成一座“死城”,新政權就可能在上海站不住腳。

因此,在部署渡江戰役時,中央就提出對戰上海要“慎重,緩進”。

1949年5月初,總前委主動提出,並由黨中央批准,推遲攻取上海的時間,在江蘇丹陽進行集訓,主要進行紀律教育,學習城市知識,做足戰上海之前的各項準備。事實上,各部隊在集訓期間,開展了深入細緻的城市政策教育。由上海市檔案館提供的史料記載:第三野戰軍政治部專門編寫了一本小冊子《城市常識》,下發到每個連隊,分為五課,由指導員給戰士們講解城市知識。比如,軍隊進入城市要依靠的群眾——產業工人、知識分子、學生等,各有什麼特點,幫助大家更好地辨識瞭解他們。

同時,數千名幹部從各解放區、北平、香港等地日夜兼程趕來,投入集中整訓,他們中有不少人是著名的“上海通”。大家分頭進行調查研究和準備工作,蒐集有關上海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資料,並根據這些材料和中共中央有關政策,研究戰上海及之後的接管措施。

如上海的官僚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如何區別對待,外國人的企業如何接管,國民黨政府機構如何處理,金融如何穩定,流氓幫會怎麼處置,市民的糧、煤等生活必需品如何保證供應等,堪稱事無鉅細。單是聽取財政接管縱隊的彙報,陳毅就花了整整兩天兩夜,對於如何緊急調運糧食、棉花、煤炭保證上海市民需要,作出周密部署和應急準備。

“戰上海”究竟怎麼戰?

為了保護城市,把戰火集中在外圍,“三選一”選擇了“硬碰硬”

“戰上海”整個戰役過程,在軍事史上也堪稱奇蹟。劉統這樣註解:奪取這樣一座大城市的過程中,在市區基本沒有使用重型武器,把戰火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對城市運轉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圍繞“戰上海”究竟怎麼戰?解放軍是經過再三權衡斟酌的。

上海之戰:把城市及財產完好交還給人民

③上海解放初期的人民公園。解放前,這裡曾是上海有名的賽馬博彩場所——跑馬廳。上海解放後,人民政府將其改建為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

當時,粟裕提出三種設想:第一是長圍久困,這樣可以以逸待勞,減少部隊傷亡;但上海有600萬居民,糧食和煤全靠外地輸入,長期圍困將使人民的生活陷入絕境,而敵軍卻有海上通道——這個辦法不可取。第二是選擇敵人防禦薄弱的蘇州河以南實施突擊,這樣雖然避開了敵軍設防的重點地區,可以減少傷亡,但市區將成為主戰場,城市會被打爛——也不可取。第三是把攻擊重點放在吳淞,暫不攻擊市區,這樣可以封鎖敵軍的海上退路,阻止敵人搶運上海物資;但這種戰法將是硬碰硬的攻堅戰,我軍要付出較大代價——為了保全上海這座大城市,第三方案最終被視為最佳方案。

最後,粟裕、張震於1949年5月7日上報中央軍委並獲批准的作戰方案為:從上海兩翼迂迴,鉗擊吳淞口,封鎖其海上退路,誘殲守軍主力於市郊。這個方案的特點是:既可以阻擊敵人從海上運走更多物資,又使市區免遭戰火破壞,可謂“一舉兩得”。

“鉗擊”一詞,指兩路兵力在同一時間分別從敵人兩側作縱深攻擊,因形如鉗狀而得名。這也很形象地描述出“戰上海”的戰線佈設及作戰路徑。事實上,在10天的外圍作戰中,我軍的主攻方向是吳淞和高橋,從兩面鉗擊國民黨軍出海口。國民黨軍被迫拆了東牆補西牆,從市區調出三個軍增援浦東和吳淞方向,造成市區兵力空虛,正符合我軍保全市區的作戰意圖。

毛澤東密切關注上海戰役進展。5月20日,他指示總前委和粟裕、張震:只要軍事條件許可,即可總攻上海,並強調:“如吳淞陣地不利攻擊,亦可採取攻其可殲之部分,放棄一部分不攻,讓其從海上逃去。”

圍三缺一,放開吳淞口,允許部分敵人逃跑的決策,避免了敵人因被逼入死角而瘋狂反撲的可能,更使解放軍三野放開了手腳,靈活作戰,從而加快了解放上海的進度。

上海戰役緣何堪稱“奇蹟”?

爭取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打出漂亮政治戰

戰上海,之所以是個奇蹟,因為其打的不僅是軍事仗,也是一場出色的政治仗。要消滅敵人、保全城市,在這個過程中更要爭取人心,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上海之戰:把城市及財產完好交還給人民

④1949年7月6日,上海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百萬軍民大遊行,歡天喜地慶解放。一位上海姑娘把彩花掛到瞭解放軍戰士的槍上。(上海市檔案館、黃浦區檔案館、七寶鎮社區黨建服務中心供圖)

首先,在戰役之前和戰役期間,依靠中共地下黨員們環環緊扣地對國民黨重要駐軍和部門開展策反工作,成功策反了蘇州河北岸的國民黨主力守軍,以及駐守在楊樹浦地區的最後殘敵。

其次,戰役期間,地下黨分別組織滬東、滬西人民保安隊,紛紛開展護廠行動,阻止國民黨軍隊破壞工廠及城市生產。

比如,在中央電工器材廠,職工們紛紛參加護廠委員會,都搬到廠裡住,日夜輪班護守工廠。當解放軍攻打吳淞口時,職工們趕忙將一部分機器搬運到安全地點,對於無法起運的重型機器,則運來了1500多袋泥沙,將其全部蓋好。

此外,團結各民主黨派及愛國人士的廣泛力量,配合中共上海地下組織,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反搬遷、反破壞活動,保全重要資源和生產力。

比如,上海作為工商業中心,在當時集中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近代工業,掌握原料和重工業生產的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在上海有28家工廠、公司和辦事機構,職員和工人達數萬,其中40%是技術人員。民革成員率領資源委員會集體起義,保護了這些重要物資和技術骨幹。

農工民主黨華東局專門成立了工商小組,配合中共地下組織聯合鬥爭,把國民黨強行拆卸的機器設備從碼頭攔截並運回廠裡,完整保存。

民盟上海區執行部發動上海申紡十二廠、浦東恆大紗廠的盟員反對遷廠。民建上海分會負責人專門調查了國民黨“四行兩局”的組織、業務和人事情況,並發動銀行職工罷工拒運金銀去臺灣等。

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交大、復旦、同濟等上海主要高校也都成功抵制了遷校行動,學校的圖書資料、教學儀器大都完整保存下來。

作者:本報首席記者 顧一瓊

編輯:施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