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廈門 漳州 南宋 歷史 泉州 清朝 文化 臺海網 2019-05-20

灌口自古就是“八閩重鎮”

擁有國內僅存的古代郵驛遺址之一

深青古驛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圖源見水印)

很多灌口人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了 可關於古驛的故事卻沒幾人說得上

廈門最古老的驛站遺址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古代的驛道就好像今天的國道,而驛站就是沿驛道設立的負責接待、信息傳遞等工作的機構,在集美灌口鎮西南面的深青村,就有廈門現存最古老和最完整的驛站遺址,被稱為“深青驛”。

這個古驛站到底是什麼樣的?

和如今的深青村又有怎樣的故事?

探尋集美古村落—深青村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走進深青村不遠,就能見到精美別緻古厝——茂林庵,在古厝一旁還有一座相連的門樓,不少村民在此休憩。村民們介紹,這裡是深青古驛的遺址,也是當時的一個驛樓,前面的道路便是深青的驛口街。

灌口鎮深青村村民 林得時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這邊有一個對聯,上聯寫著“詎止鄉閭資屏翰”,這個“翰”字一般是官方才使用的,這個驛站以前是屬於官方的,保護驛樓裡村民的安全,而下聯寫著“卻緣南北少康莊”,康莊大道以前就是古道,從前稱為驛道,從這個村裡穿過去。

古驛舊事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深青古驛站(陳季玉攝)

沿著小道穿過門樓,才能真正看到古驛樓全貌,兩層的門樓,下層基柱由石塊堆砌,上層為磚木結構,並刻有“驛樓古地”四個大字,林得時介紹說,這門樓其實就是古時“深青驛”的瞭望樓,站在驛站的門樓可看到前兩華里的地方有一個路亭,路亭可看有無驛馬過來、有無驛兵送信,提前準備迎接。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來到二樓,則可體驗古時門樓值班驛使的視野,如今橋頭榕樹生長的地方,曾經是古驛站的洗馬池,通常信使到達後就會下馬,由驛使帶入驛站休息,鼎盛時期,深青驛站裡配有80名驛使,50匹馬。人員騎著馬匹過來,將公文交接給深青驛站的人員,深青驛站的人員騎著馬,再趕往下一站,一站一站地往下交接。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深青橋

與古驛樓正面相對的便是深青古橋,這座古橋始建於南宋時期,因為溪水流經這裡會由濁變青,所以得名“深青橋”。元朝時期,周邊的驛站重建搬遷到了這裡,因此被稱為“深青驛”,這個驛站也成為泉州、漳州等地區之間互相來往傳遞信息的必經之地,一直沿用到清朝光緒年間才被終止。

村民介紹,如今村裡聚居的區域就是曾經的驛口街,古時有不少人在街道兩旁擺攤設點,為驛使提供飲用、住宿,逐漸聚集形成了深青村。世世代代的深青村民便在這裡生活、勞作,深青驛也成為了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村民真情吐露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我從小在深青村長大,村民們晚上經常舉辦活動,宣傳古驛文化,希望更多的人瞭解深青的古驛文化。

“上學時經過這裡,經常來這裡玩跳皮筋,深青村歷史悠久,希望大家好好保護它,來這邊遊玩。

“古驛是鎮村之寶,村民們都自覺維護,大家要把美好的環境留給這個古蹟。”

噠噠馬蹄聲早已遠去

一代又一代深青人的幸福

在此綻放

就在灌口!廈門最古老的驛站,竟讓村民議論數百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