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聽樊善"

清華教授怒了:孩子做事磨蹭,習慣拖拉,用這9句狠話,立竿見影
教育孩子,一直是個難題。《三字經》裡有這樣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孩子的教育一直是父母的心頭大事,然而事實卻是家長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孩子...
養成“善聽”的好習慣
貞觀四年,唐太宗欲發卒修洛陽宮,給事中張玄素上書諫曰:“陛下役瘡痍之人,襲亡隋之弊,恐又甚於煬帝矣!”太宗問玄素:“卿謂我不如煬帝,何如桀、紂?”對曰:“若此役不息,亦同歸於亂耳。”太宗嘆曰:“吾思之不熟,乃至於是!”遂止民役。唐太宗事業上的成功,離不開他善聽諫言、虛心納諫...
處世兩大智慧:會說,善聽
莫里斯說: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這一句話,就說出了兩個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會說,一個是會聽。會說,是一種能力,因為言語本身...
領導幹部要善聽“三種話”
時下,有些領導幹部對“牢騷話”厭倦,對“刺耳話”厭惡,對“過頭話”厭煩,以至於初現端倪的問題、矛盾在一片“點贊”中被遮掩,對出現的問題、矛盾缺乏解決措施或是採取的方法措施不當等,坐失抓早抓小抓了的時機。忠言逆耳利於行,那些“牢騷話”、“刺耳話”、“過頭話”往往就是問題的根源...
時政 2017-06-16
聽樊登講《關鍵對話》這本書
什麼是關鍵對話?就是這個話題談完之後後果會很重要,比如和領導談升職加薪、面試、相親等等。為什麼談話時總是少說一句話,總是關時候掉鏈子?因為在原始社會的時,...
不完美媽媽 2019-06-28
'善念善言善德善行'
"善良是人類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偉大的。善良使人的心靈變得高尚,並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為。人這一生,要心有善念、口出善言、行多善舉、做事善讓、人有善德!堅守自己的善良,做一個有高尚偉大的人!善念就是對他人有同情之心,對他人有仁愛之情。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
2019-09-06
'[民間故事]小善和大善'
"毛莊西南角,住著個姓毛的商人,毛商人不但聰明勤奮,能走遍天涯海角做買賣,還樂善好施,哪怕是遇上過路人有難,他也會慷慨解囊幫助人家,因此,毛員外家財雖多,卻不遭窮鄉親們妒忌,大夥送他個“活菩薩”的美名,活菩薩有倆兒子,老大金樑五官端正,聰明過人,讀書過目成誦;老二玉柱打小得...
金樑 民俗 拾得 2019-07-17
拒絕誘惑和貪念,向善、向善、再向善!
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得知有個朋友入獄了,你會有什麼反應?是會在心裡感慨萬千,替朋友難過,還是想辦法去監獄裡見朋友一面,問問他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幫助?在大洋彼岸...
攝影 美國 美文 楠伊 2017-08-26
說“善”,何為“善”?
什麼才叫“善”,“善”是什麼?何為“善”?
2017-10-29
樊登 “樊登讀書”的堅持與夢想
文 張 博樊登,頭頂很多光彩奪目的光環,原本以為他是讓人望而生畏的智者,走近方知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創業者。謙虛、低調、淵博、健談、嚴謹……只是談到成績時反...
重大行政決策須聽公眾意見
本報合肥5月31日電(記者孫振)安徽省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程序規定近日出臺,對重大行政決策公眾參與的適用範圍、結果應用、考核監督等作出具體要求。程序規定明確,決策草案或徵求意見稿形成後,決策承辦單位應採取座談討論、諮詢協商、民意調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聽證等方式,聽取...
時政 2017-06-02
345是她鳳嫣然 公zhong號miduoread聽585
蜜朵是全職寶媽一枚,照顧7個月的寶寶真的不輕鬆,在工作照顧娃之餘錄製,已經是很辛苦了,作品是蜜朵免費錄製免費發佈的,所以寶寶需要贊助,崔更的話請送禮物吧,其實我臉皮好薄。公眾號:蜜朵講故事(miduoread) 歡迎收聽穿越小說《神醫小毒妃:皇叔,別凶猛》作者:楊十九,如果...
市議會公聽街頭移動餐車許可證改革法案
市議會就街頭移動餐車相關法案舉行公聽會。 (楊澄雨攝)【僑報記者楊澄雨4月11日紐約報道】市議會消費者事務和商業牌照委員會(Consumer Affair...
《歡樂頌》:樊勝美的媽媽為何招人煩?從過年時的一句話聽出端倪
樊勝美的家庭是絕對的奇葩家庭,父母一味的壓榨女兒,哥哥不務正業卻總覺得是妹妹欠他的,樊勝美一個人養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卻得不到家人的一點認可,這樣吸血鬼似...
歡樂頌 影視 育兒 2018-12-07
'樊振東一掃陰霾?最新宣言太霸氣!林高遠聽了都連連鼓掌'
"近來,國乒男隊主力樊振東的低迷狀態是球迷最令教練組擔心的。作為東京奧運週期前半段發揮最穩定的主力,樊振東今年還沒有獲得一個巡迴賽冠軍,還接連在外戰中失利。從比賽的過程中看,他的發揮也是嚴重失常的,連日本乒乓球專業媒體都認為,許昕有可能取代他的奧運單打資格。早在今年3月進行...
趙衛平丨樊登讀書的兩種聽法,寫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時
歡迎今天的到來,這裡是創始人思維,傳播塑造品牌,專題連載第77集。一 引子我是在寫了幾篇文章無話可說的時候,遇到樊登讀書的。在此之前也讀過不少書,讀的效率...
與人為善就是於己為善
用自身的認知評論事物,事事都不完善;用自身的胸襟去度人,人人都有虧損。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己;心是一杆秤,稱人先稱己。挑人過錯,自身也有不完善;責人弊端,...
什麼是“真善”?什麼是“假善”?
我們經常看到有人行善,卻子孫不興;有人做惡,卻家門鼎盛。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眾生迷惑顛倒,看問題看不到實質,難以正確判斷,以至於認善為惡,認惡為善。雖...
動物 文化 2018-12-06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