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地稅系統“三個精準”助力貧困戶脫貧奔富路

三農 畜牧業 農業 養牛 黃岡新視窗網 2017-06-08
黃岡地稅系統“三個精準”助力貧困戶脫貧奔富路

黃岡新視窗網(記者董念鬆、秦家正,通訊員鍾文)端午節前夕,團風縣地稅局駐上巴河鎮宋家涼亭村精準扶貧工作隊員倪志勇又開始忙碌起來了。除了幫助駐點村的養牛大戶找師傅傳授技術外,還要忙著為貧困戶李大爺跑醫院、跑新農合辦報銷住院的醫藥費。

倪志勇告訴記者:“跟他們就得接親戚一樣親熱,按上面的要求,經常瞭解情況,有什麼困難要及時幫助解決。比如一個農戶養了幾頭牛,我們方高坪有個牛姐,我們跟她聯繫,把她請過來給農戶講解養牛的知識;比如如果他得了病,我就要到社保去跟他聯繫怎麼報銷的事。”

團風縣地稅局負責扶貧工作的副局長周志文還告訴記者,扶貧工作隊員駐村時間平時是五天四夜,有時還要呆七天六夜。

他說:“哎,五天四夜啥,星期一的時候準時來,星期五晚上才回去,估計這個星期怕是要七天六夜,因為端午節只放一天的假,為的是趕時間趕進度,把工作做向前”。

為了改變過去扶貧只是送送物資、現金,慰問慰問就可以的觀念,做到持續“輸血,提高造血”功能,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伍”,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工作。黃岡市地稅局在扶貧工作中做到精準把脈,精準實測,精準發力,大力推行“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讓貧困戶當股東。

就此,黃岡市地稅局副局長陳亮如是說:“局裡提出了五點要求,一個是換腦,轉變觀念;二是增智,增加智力、智商;第三個是造血,增加造血功能;第四個是夯基,為貧困村夯實發展基礎;第五個是融資,幫助解決發展上的資金瓶頸。”

上巴河鎮曹家崗村61歲的村民董金元因病致貧,他和老伴都患有疾腿,一家4口生活十分困難,工作隊長何春芳瞭解情況後,幫助他們家籌措資金,建起一座近一畝的塑料大棚,在董金元一家的示範下,全村大棚發展到30多戶,同時還引進了團風旺福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吸納11戶貧困戶。

董金元對此感到非常滿意,他高興地告訴記者:“大棚起來了,學會了種各種蔬菜,起碼說自己的菜是有吃的了,經濟來源及各方面要比以前“活動”一些,這都是好事情,對我們家的幫助來說,大棚起到了好大的作用。說個良心話是黨的政策好,各級領導和部門對我們的關心起到了作用。”

曹家崗村支部書記樊雄表示:“村裡現在整個大棚有30多個,大家都是從一做起來的,很快就得到了經濟效益,這樣確實就帶動了全村的扶貧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