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產業扶貧唱好脫貧攻堅“重頭戲”

三農 張北草原 種植業 投資 河北共產黨員網 2017-07-16

呂永清 盧海峰 王英軍

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張北,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立求做精、做強傳統產業,做實、做大新型產業,探索形成了龍頭企業帶動脫貧、特色旅遊引導脫貧、光伏產業助力脫貧等扶貧模式,加快了脫貧步伐。截至目前,共整合投入扶貧資金20749萬元,全縣貧困人口比2011年減少了9.39萬人。

龍頭產業帶動脫貧。近年來,張北有機食品加工業集聚發展,全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到24家,成為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加工基地。今年,張北縣繼續做優做強特色農業產業,創新“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扶貧模式,引導燕北薯業、博天糖業等龍頭企業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保底收購、吸引農戶參股經營等方式,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優勢傳統產業扶貧全覆蓋。同時集中力量打造了小二臺德勝村馬鈴薯育種園區,安排5個馬鈴薯產區總容量11200噸的馬鈴薯倉儲窖建設項目和196個馬鈴薯育種大棚建設項目,可直接帶動1196戶貧困戶增收,並積極推進與首農集團、豐茂農業公司合作,發展馬鈴薯深加工項目助力脫貧。

全域旅遊引導脫貧。張北縣搶抓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機遇,強化“旅遊+扶貧”理念,依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AAAA級景區、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等優質旅遊資源和“張北草原音樂節”節慶品牌,探索了“景區帶動、農旅互動、節慶拉動、能人推動”四種旅遊扶貧模式,引導貧困戶通過開農家院、賣農產品、入股分紅、就近打工等多種形式參與發展、實現增收。去年草原天路周邊建成農家樂300多家,惠及沿線9個鄉鎮47個貧困村,人均年增收1~2萬元。

光伏產業助力脫貧。藉助華強兆陽、億利資源等知名企業投資發展的產業優勢,張北積極探索“光伏+種養業”的扶貧模式,大力推進村級分佈式電站建設,2016年已實施32個9600千瓦分佈式光伏扶貧電站和11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在此基礎上,張北縣將集中規劃建設128個共計3.84萬千瓦村級分佈式聯建光伏扶貧電站,做到光伏扶貧全覆蓋,興隆窪村50千瓦、前大營灘村100千瓦2座電站已併網發電,32座300千瓦的村級電站已完成規劃編制和指標上報等工作,以上光伏扶貧電站全部建成後,將至少每年幫助6320戶貧困戶增收3000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