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堠鎮四措並舉推動文化事業和諧發展

三農 農業 農民 創業 愛沂南 2017-05-14

雙堠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推進文化事業和諧發展為目標,著力做好文化設施、文化隊伍、活動形式、文化扶貧四個方面的工作,紮實推進基層文化惠民工程,極大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

完善文體設施建設,打牢文化發展基礎。一是加大體育設施建設投入。近年來,雙堠鎮把完善基層群眾體育設施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擺上議事日程。自2013年至今,雙堠鎮財政累計投入近120餘萬元,用於全鎮體育設施的建設,先後為6個社區新建健身文化廣場、更新健身器材,新增室內乒乓球活動室5個,老年體育活動中心3處,同時以社區為單位建立了文體管理員隊伍,進一步加強健身設施的日常維護管理,同時還對社區居民的日常健身進行指導,確保無發生安全事故,保證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計劃落實到位。二是推進完善綜合文化站建設。在鎮駐地建成佔地面積1200平米的文化服務活動中心,並投入20餘萬元進行室內整體裝修,建立“七室一廳”, 即多功能活動室、排練室、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培訓教室、健身室、書畫室、綜合展示廳等功能為一體,堅持常年免費開放,每週開放時間達48小時以上,深受居民喜愛。 三是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在6個社區均建有不低於8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老人活動中心和閱覽室等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全鎮30個行政村建設健身點20處、晨練點15個,文化廣場28個。

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培育特色文化團隊 。為確保全鎮文化工作正常運轉,雙堠鎮專門成了一支文體幹部隊伍,配備文化站長1人,專、兼職文化員各1人,社區文化員6人,形成了一支素質較高的文化員隊伍,成為全鎮文體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同時,以社區為單位,培育健身舞蹈隊、太極拳隊、梆子戲劇團、書畫社、合唱隊、彩蒙劇團、夕陽紅藝術團、門球隊、象棋隊等群眾文體團隊40餘支,骨幹隊員300餘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在各支文體團隊的帶動下,使更多的居民群眾主動參與到各項文化活動中來,有效地推進了鎮域群眾文化體育的健康發展。

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充實群眾精神生活。雙堠鎮堅持把傳授科技知識融入到文化活動中去,寓教於樂,一方面充實群眾精神需求,還提升群眾文化科技致富能力。一是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我鎮每年都要籌辦至少三次大型活動,每年平均舉辦秧歌、廣場舞、節日聯歡等活動近百次、各類棋類比賽五場次,特別是廣場文藝活動,做到了月月有演出,週週有活動,極大充實了群眾的精神生活。二是把文化工作作為政府行為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思想上重視、工作上支持,把提高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提到重要位置。積極開展文化體育活動,通過開展農民科技大講堂、舉辦農民科技知識競賽、科技知識巡演等多種形式,提高了農民依靠科技增產增收能力。

切實推進文化扶貧,拉動就業實現增收。一是完善文化設施建設扶貧。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提高對貧困地區廣播電視直播衛星戶戶通、農家書屋、電影放映、等廣播影視公共服務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精準識別幫扶。二是整合非遺資源助力扶貧。引導幫助有創業願望、有一技之長的貧困非遺傳承人設立創業項目,積極爭取幫扶資金,提高就業創業成功率,同時,加大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傳承人的非遺技能,鼓勵傳承人收徒傳藝向貧困人口傾斜。三是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扶貧。實施休閒農業和鄉鎮旅遊提升工程、特色文化產業發展工程,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觀光、文化創意、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農村新產業,拉動貧困村農民就業,切實促進貧困人員擺脫貧困、增加收入。(趙萬慶 代德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