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飽田”到“致富田”——柴達木綠洲農業“蝶變”之路

三農 枸杞 農業 農村 青海新聞網 2017-04-29
從“溫飽田”到“致富田”——柴達木綠洲農業“蝶變”之路

“藜麥畝產在350斤左右,企業的協議收購價格為每斤8元,與種植青稞、油菜相比,收入可是翻跟頭了……”種了幾十年地,算起田間地頭的細賬,餘登鵬如數家珍。

餘登鵬是青海省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山根中村農民,兩年前,他開始種植藜麥這一之前從未聽說過的經濟作物。第一年,只是在10多畝自有承包地上種,今年,通過土地流轉,他計劃把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

“以前不管是種糧還是種菜,家裡那十來畝地也就是保個全家人的溫飽,手頭需要錢還要靠外出打工去掙,但現在看來,單靠種田也可以致富。”餘登鵬笑著說。

對此,都蘭縣宗加鎮諾木洪村二社枸杞種植專業戶孫海斌深有同感。他告訴記者,種植枸杞已經有9年時間,現在除了自家的14畝承包地全部種枸杞之外,還從諾木洪農場承包了50畝枸杞地。

“按照去年的收成和價格測算,除去各種成本,一畝枸杞純收入大約1萬元。”孫海斌說,同樣是一畝地,種枸杞和種糧食作物相比,那收入可是天壤之別。

在孫海斌看來,田不虧人,關鍵是要看田裡種什麼。這是對一個農民種田經驗和智慧的考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一個地方的農業產業政策和發展大環境。

柴達木盆地綠洲農業,因香日德農場40多年前一度創下世界春小麥單產最高紀錄而揚名於世。但是,一直以來由於種植結構相對單一,始終難以擺脫“溫飽產業”困局。近年來,政府部門立足當地獨特地理環境和高海拔冷涼氣候條件,以加快發展特色生物產業推動農牧產業結構調整,走出了一條快速轉型之路。

“本著突出特色優勢、錯位發展理念,柴達木地區近年來把枸杞等特色種植和生態畜牧業作為農牧業結構調整和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點,通過政策驅動、科技推動和市場拉動等措施給予大力支持。”海西州農牧局局長潘立清說。

潘立清介紹,目前,柴達木盆地小麥種植面積只有12萬畝,而枸杞種植面積已達到46萬畝,佔各類作物種植面積的一半以上,藜麥種植面積達到了2.5萬畝。

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柴達木盆地僅枸杞乾果總產量近7萬噸,枸杞採摘帶動季節性勞務就業7萬多人,實現勞務收入近7億元。在枸杞的拉動下,一產的產值近30億元。

事實上,記者採訪瞭解,柴達木綠洲農業結構調整不僅僅在種植和養殖環節,而是通過延伸農牧業產業鏈條和提高產業化水平,正在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基於枸杞、藜麥等特色種養業的規模化和品牌化,柴達木盆地近年來已引進農牧產品深加工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逾百家,其中僅都蘭縣就入駐60家企業。”海西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任鋼說,特色種植和養殖業的標準化、規模化,給農牧產品深加工以及相關產品的延伸開發打下了基礎,反過來,農牧業深加工企業的集聚又會給予種養業以強大的市場支撐,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青海大漠紅枸杞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枸杞種植和深加工於一身的企業,該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從2010年進入柴達木至今,這個公司在短短6年內就將產值做到了10億元以上。

“通過錯位發展特色農業,讓農民手中的承包地變成了‘致富田’,而推進一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還將催生一個基於大農業的循環致富產業集群。”潘立清說,因時因勢持續推進綠洲農牧業結構調整,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特色農牧業,推動綠洲農業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是柴達綠洲農業的基本發展方向。

據介紹,以枸杞、藜麥、青稞等特色種植業和高原特色動植物資源開發為重點,柴達木盆地將著力培育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等特色生物產業,打造國家有機農業示範基地,遠期目標是形成千億元高原特色生物產業集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