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乾的這件事將改變至少幾萬人的命運 看了大家都在點贊

三農 十三五 經濟 農村 川網宜賓 川網宜賓 2017-09-16

四川新聞網宜賓9月14日訊(易友波 陳恩 石興旺 記者 熊強 攝影報道)9月10日是我國第33個教師節,也是江安縣仁和鄉來龍村小教師周福英度過的第33個教師節,這一天她由衷地愉快。

“我走了,孩子們怎麼辦?”30餘年的堅守背後,周福英一邊為農村娃的成長奉獻著,一邊卻為農村教育而惆悵著。今年,周福英的這份擔憂終於徹底消散。

江安乾的這件事將改變至少幾萬人的命運 看了大家都在點贊

江安縣仁和鄉來龍村小,堅守在此33年的鄉村教師周福英,在放學後給孩子義務補習

2012年9月5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確定為新時期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保障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成為“普九”後的城鄉教育升級目標。

2013年底,宜賓市、江安縣先後出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意見,江安縣更是以“舉全縣之力”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將教育作為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工程,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2016年,江安縣順利地提前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目標。在江安教育人的眼中,教育均衡正讓教育自信復甦,教育公平正為城鄉學生的成長引路,引向一個充滿希望和陽光的未來。

江安乾的這件事將改變至少幾萬人的命運 看了大家都在點贊

江安縣西江小學綠茵場上,女子足球隊的孩子們沉浸在“快樂足球”中

“外行”局長:均衡是“填谷揚峰”

萬里長江自宜賓向東奔騰,江安是長江流經的第一座縣城。2013年,江安縣啟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3年後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成為宜賓市又一個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的區縣。

“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揚峰。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會公正。”日前,江安縣教育局長曾慶武在接受記者採訪,談到教育均衡的話題時,拋出了他的看法。

曾慶武坦言,從參加工作之初當了3年老師離開,再到2014年迴歸教育系統,他已是教育的“門外漢”,有人甚至直言他是“外行局長”。

那麼多的崗位都走過來了,教育就抓不好?上任之初曾慶武頗有自信,但一圈調研下來,他心裡還是打起鼓來。

“環境差的讓我震驚!教室的黑板和門窗沒有一塊是好的,孩子們坐在破舊的桌凳上課,教室屋頂、牆面滲漏。”曾慶武說,這是他上任局長後調研的第一所學校,看到的景象讓他覺得不可思議。而此後的深入調研,教師經商、“走穴”更是讓他大跌眼鏡。

經濟在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在加快,教育發展明顯滯後,尤其在西部地區更加突出。江安的教育發展跟很多地方一樣,欠下的太多。

對於義務教育均衡,曾慶武認為這是一種歷史機遇,一個改變當前教育現狀的難得機遇。

“首先,這是社會進步、社會公平所要求的教育公平;其次,均衡也是脫貧攻堅大局需要,扶貧先扶智;再次,這是黨和政府對教育發展、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提出的具體要求。”曾慶武認為,義務教育均衡是一種動態的均衡,需要填谷揚峰。填谷就是填補縣內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育薄弱,這是重中之重;揚峰,就是提升本地教育中的先進,追趕市內、省內的先進。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推進中,“均衡”成為了江安教育發展的關鍵詞。從學校佈局調整,到校長交流,到教師年齡結構調整,再到鄉村教師的薪酬,無處不是以“填谷”為先,以均衡為標準。

隨著宜賓市“四大工程”(寄宿制學校、學生食堂、教師週轉房/休息室、學校暢通工程建設)、江安縣“三大工程”的全面推進,從學校佈局調整到標準化建設,再到信息裝備升級,江安城鄉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教育“硬實力”連上幾個臺階。

進入“十三五”時期,站在新起點的江安教育迎來新目標——“夯實常規,打造特色,實現教育現代化”。曾慶武介紹,這個被寫入當地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的目標,也是均衡之舉,均衡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差距。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是曾慶武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名言,教育的根基在學校,關鍵在校長,根本在教師,中心在學生。“夯實常規”就是秉承“服務中心、服務基層、簡政放權、加強監管”的理念,努力提升教育教學管理的整體水平。其中,“校長”被確定為強化管理的“牛鼻子”。

江安乾的這件事將改變至少幾萬人的命運 看了大家都在點贊

江安紅橋鎮元田小學,孩子們在課間快樂地玩耍

“止跌”校長:均衡是“解脫”

桐梓中學是江安縣的一所鄉鎮普通初級中學,曾一度是江安鄉鎮中最大規模的一所中學。由於隔江大橋通車,和農民進城務工、安家的影響,生源急速流往縣城中學,辦學規模從1600人跌落至500人,教學質量從排名靠前滑到全縣墊底。

現任校長王勳剛交流到桐梓中學任職時,壓力巨大,他說當時的狀況用“百廢俱興”去形容也不為過:校門破敗,操場破損,師生渙散……“學校只有一道爛校門,沒有圍牆,治安狀況非常差。”王勳還記得這麼一幕:瞭解到修圍牆需要20萬元時,自己瞬間僵住。

還好,看得見的問題剛好遇到“四大工程”,全部迎刃而解。但,教學管理、教學質量怎麼辦?學校裡眾多的“老總”老師、“演員”老師們怎麼處理?這些問題不解決,學生還將流失。

王勳還記得,“抓管理、提質量”是教育局交流他到桐梓中學來的首要任務。一切從制度開始,《校領導任課制》《班主任負責制》《班主任與科任教師雙選制》《績效與教學質量掛鉤考評制》……一攬子制度集中出臺。

制度出臺,重在落實。校領導率先垂範,堅持考勤、坐班、上課,慢慢地將自律、自嚴傳遞到師生群體。

繆世璇是江安縣家喻戶曉的毛主席的特型演員,然後很多人不知道他是桐梓中學的一名物理教師。以前,學校管理鬆散時,繆世璇經常在各地舞臺上亮相,現在,他又迴歸到講臺,而且敬業起來更受學生喜愛。

管理上來了,校風轉變了,教學質量得以迅速提升。這兩年,桐梓中學在全縣的考評中從年年墊底上升到了中游水平。2017年秋季,桐梓中學新生入學人數在10年內首次實現止跌回升。

這個結果終於讓王勳鬆了一口氣,也得來一個“止跌校長”的名。在王勳心中,這一切都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帶來的:辦學條件和質量的改善學校起死回生,更重要的是“均衡”讓鄉鎮學校的校長們得到了“解脫”。

“均衡讓校長們得到了解脫,一心一意地去謀學校的管理和發展。”王勳交流過很多所學校,但他和很多校長一樣,當的都是“外交校長”,大家最大的精力幾乎都用在了“跑腿”上,跑學校建設項目、要配套資金……往往一個項目要對接好幾個部門,甚至辛辛苦苦跑下來的項目,立了項但下撥的錢又被別的學校“爭取”去了。

這樣一來,好的學校越來越好,政策和資金也習慣性“照顧”,差的學校也就越來越差了,直到校長也變得麻木後,學校就成了一個攤子,沒人願意去打理,教學質量、校風自然就越來越差。

義務教育均衡讓這一切變得“不可思議”起來,越是薄弱的學校被照顧得越好,項目和資金蜂擁而來。先是“雪中送碳”,再是“錦上添花”,雖然晚了一些但還是來了,這才是真正的公平。

江安乾的這件事將改變至少幾萬人的命運 看了大家都在點贊

江安縣西江小學,孩子們在多媒體教室學習計算機

鄉村教師:均衡是“大愛”

在江安縣,義務教育均衡重點放在“均衡”二字,均衡城鄉教育發展差距,均衡地區教育發展差距,首當其衝解決的,便是農村地區教育發展落後問題。

紅橋鎮元田小學校距離縣城約40公里,開車需要一個小時左右。雖然是一所完全小學,但直到2014年這裡還破敗不愖,這就是曾慶武上任局長之初調研的第一所學校。

義務教育均衡工作推進之前,元田小學就像是一個留守兒童,留守在大山腳下,任憑風吹雨打。沒有一間像樣的教室,沒有一件像樣的器材。

現在,青山碧水間,翠綠田園畔,鮮豔國旗下,明亮教室裡,嶄新課桌旁,孩子們正發出鏗鏘有力的讀書聲。這畫面,非常美。

校長鬍孝偉介紹,元田小學現有三個校點,包括文武村小和兩江村小,共317名學生、30名老師。起初,學校只有兩棟教學樓,分別是小學和幼兒園。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後,學校新增了一棟辦公兼教師休息樓,3個校點的學生餐廳,校園環境也都得到了大幅修繕。

以前上體育課時,老師只能帶著學生們在泥巴操場上蹦蹦跳跳完事。現在,琳琅滿目的體育器材裝滿一間教室。音樂、美術、計算機,以前這些課程在孩子們心中,那簡直是奢望。現在,新配備的鋼琴、畫板、多媒體教室,還有專職老師,就在孩子們的跟前。

除了豐富的教學器材,讓音體美和計算機課程觸手可及,信息化工程帶來的“校校通”“班班通”,更讓孩子們坐在大山中的教室裡,都能輕鬆地走進名師課堂。

義務教育均衡為農村地區的師生們送去了關懷和大愛,改變的不僅是物質條件,還有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的精神風貌。

文武村小地處偏遠,從校舍變成危房,到教師缺編無人應聘,這所村小几次面臨被取消的命運。現在,待遇提高了,特別是鄉鎮工作補貼的“均衡化”後,老師們待遇高者超過5000元每月,超過了城區學校。大家的激情被重新點燃,山村小學也吸引了大量的年青園丁。

“每當我一想到巖上鄉親們殷切的期望,一想到山裡娃那一雙雙充滿期待與渴求的目光,我不得不堅定自己的選擇,拋除了一切雜念,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山區教育事業中。”這是仁和鄉來龍村小教師周福英在接受採訪時,說出的一番心理話。

33年,周福英在糾結和堅守中,一路艱辛走過。在江安,還有很多的“周福英”默默地奉獻在山村講臺,僅僅是依靠著精神的支撐,清貧而又孤寂地奉獻著。

現在的“周福英”們,再也不用為“我走了,孩子們怎麼辦?”而發愁了。鄉村教師們受到了應有甚至加倍的尊重和關愛,包括精神和物質上的。這,終於實至名歸。

而學生們的變化就更加明顯,以前的農村孩子由於多數是留守兒童,生活條件差、監護缺失,一個個蓬頭垢面、雙眼無神。現在,每餐4元的營養熱餐,大為改善孩子們的生活水平,老師們又給予悉心照料。孩子們的衣著整潔了,人也精神了起來,歡笑常在,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非常可愛。

在曾慶武看來,義務教育圓了城鄉孩子們一個讀書夢,而義務教育均衡則是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讀好書”“好讀書”的優良條件,這也是江安教育人的夢想,更是江安縣委、縣政府“人才強縣”戰略藍圖的照進現實。

“十三五”正在路上,伴隨著國家義務教育均衡政策的春風,江安教育正迎來期盼已久的振興,“夯實常規,打造特色,實現江安教育現代化”的奮鬥目標變得切實而又貼身。看吧,江安教育發展的大時代已經來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