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奇軍”戰呂梁 生態建設助力脫貧攻堅

三農 林業 合作社 農業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2017-04-01

在鏖戰正酣的呂梁脫貧攻堅戰場上,一支“綠色軍團”縱橫捭闔、攻城拔寨的驍勇英姿,如“奇軍”襄助一般正在改變著戰場的局勢。

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脫貧任務如期完成,我市積極借勢國家、省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的有利時機,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建設理念,將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紮實推進生態脫貧“五個一批”工作,讓貧困群眾在參與造林綠化中獲取勞務、在從事森林管護中實現就業、在發展林業產業中增加收入,切實把建設綠水青山的過程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過程,實現生態建設與脫貧攻堅共促共進雙惠雙贏,走出了一條具有呂梁特色的的生態脫貧攻堅之路。

獨特的環境催生了生態脫貧“新創舉”

眾所周知,我市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是全省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地區。到2016年底,全市仍有37萬貧困人口,約佔全省的五分之一,脫貧攻堅成為全市最難啃的“硬骨頭”,成為全市最大的一項政治任務。這些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分佈在黃土丘陵溝壑區和呂梁山區,潛力優勢在土地和林地資源,制約短板在缺林少綠靠天吃飯,根本出路在造林綠化治理生態。

而根據全市林地利用保護規劃,全市規劃林地面積 1394120公頃,佔國土總面積的65.94%,現有森林面積559301公頃,森林覆蓋率26.45%,林地利用率40.12%。目前仍有130萬畝宜林地需要造林綠化,245萬畝25度以上陡坡耕地需要退耕還林,1160萬畝生態公益林需要管護,300萬畝未成林造林地需要撫育管理。全市生態環境依然十分脆弱,仍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短板,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宜居呂梁任務十分艱鉅。同時,全市初步建成沿黃河覆蓋66個鄉鎮的200萬畝紅棗林帶,呂梁山東西兩側覆蓋近100個鄉鎮的300萬畝核桃林帶。在現有500萬畝乾果經濟林面積中,低產低效林達350萬畝,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提質增效潛力巨大,壯大林業產業任務繁重。

這些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貧困人口分佈條件,為我市將生態建設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把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大力實施生態脫貧工程,開展生態治理、退耕還林、生態保護、經濟林提質增效和特色產業發展,不僅有利於發揮貧困地區的資源優勢,改善生態環境,更能讓貧困群眾在參與造林綠化中獲取勞務收入。因此,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推進生態建設的大好機遇,堅決把建設青山綠水的過程變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過程很自然地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

模式創新讓貧困戶變身脫貧攻堅“生力軍”

“像我現在的歲數,到外面打工沒人用,在家種地收入少,自從去年加入了村裡的林得財造林合作社,兩個多月的時間靠種樹就掙了6000多塊錢。”站在野雞山上,62歲的張栓柱望著眼前親手種下的油松樂呵呵地跟記者說。

老張口中所說的林得財造林合作社,就是嵐縣推廣購買式造林這種新模式中湧現出的一批農民合作組織。從2015年開始,嵐縣就在全省率先開展購買式造林試點工作,組建了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開創了“由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在貧困人員的荒山荒地上,根據林業部門編制的規劃設計先行墊資造林,經檢查驗收合格後,政府對完成造林所投入的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綜合成本以及合理利潤進行購買,新造林地林木所有權仍為貧困人員所有”的林業扶貧“嵐縣模式”,截至去年,該縣共成立91戶這樣的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吸納了所在村莊80%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造林工程31個,平均勞務收入達到5000元左右,有效拓寬了群眾的脫貧致富道路。

購買式造林、造林合作社……一系列好的經驗做法在生態脫貧工作的推進中被探索總結出來,並迅速得到學習推廣。“綠色軍團”的加入,有效推進了全市生態脫貧“五個一批”工程的順利實施,也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障。不止嵐縣的貧困群眾從中獲益,僅去年,全市10個縣(市、區)共成立了合作社327個,覆蓋貧困人口6037人,完成造林3.3萬畝,其中77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社員人均增收6000元。2017年,全市的造林合作社累計將達到803個,使有造林任務的貧困鄉村實現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全覆蓋,預計18266名貧困社員年均獲得勞務工資10000元,可帶動52200名貧困人口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破解阻擊奪取全面勝利仍需更多“新思維”

隨著“戰鬥”的進一步深入,“綠色軍團”也遭遇了來自自身和客觀環境的種種阻擊。由於林業生態建設週期長,自然災害風險多,資金不足、投資渠道單一成為首當其衝困擾林業發展的因素。我市在造林方面,現有宜林地多數為歷年造林之後剩下的偏遠地帶,多為土石山區,造林難度大,造林投資高。國家、省投入的每畝 500-800元根本滿足不了造林管護保成活的需求;國家、省的造林投資,沒有路、水、電等配套設施建設費用;經濟林提質增效補助低,省級只有每畝200元,市級每畝400元,實施耕地、除草、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標準化管理技術措施,資金嚴重不足。而且,合作社數量雖然發展很快,但由於新組建的合作社,除少數為原專業造林公司領辦外,均為社會能力或村集體幹部領辦,以貧困人員為主,文化較低,年齡偏大,技術薄弱,根本沒有造林經驗,啟動資金有限,承擔風險能力很低。同時,“五個一批”工程推進過程中,也暴露出造林樹種單一、貧困戶參與度低、經濟林提質增效覆蓋面小、服務體系不健全,基地示範企業帶動能力不足等問題。

“為此,今年我們一方面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建設理念。另一方面繼續紮實推進生態脫貧‘五個一批’工程:生態治理脫貧一批、退耕還林脫貧一批、生態保護脫貧一批、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脫貧一批、抓好綠色產業脫貧一批,努力讓更多的貧困人口從生態建設中實現增收脫貧。並進一步創新機制,在積極爭取國家級、省級投資,加大市、縣財政配套力度的基礎上,籌建市級生態林業投融資平臺,利用開發性和政策性金融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同時,依託民營企業、造林綠化公司、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以農戶的林地經營權、林木所有權、涉林補助資金等量化入股分紅,確保貧困人口的穩定增收脫貧。”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

呂梁日報記者劉少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