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率隊來樂督導:堅持綠色生態發展 打贏脫貧攻堅硬仗

三農 農業 經濟 種植業 樂山新聞網 2017-06-26

樂山日報訊(記者 馬銳)6月21日至22日,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寧率隊深入我市沐川縣和峨眉山市開展專項督導工作。

省政府副祕書長、辦公廳主任蔡競,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汪洋蔘加督導。市委書記彭琳,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平林,市委常委、祕書長高鵬凌,副市長伍定、羅新禮,市政府祕書長鄭貴林陪同督導或參加座談會。

在沐川縣新凡鄉太和村脫貧奔康水果產業園內,依山形起伏栽種的脆紅李、獼猴桃樹等已經開始掛果。“每畝脆紅李產量有多少?”“是否欠缺種植技術?”“有沒有成立專業合作社?”6月21日上午,王寧站在果園觀景平臺上一邊參觀,一邊詳細瞭解太和村產業發展情況。在聽取彙報中,王寧不時插話詢問,以“繡花”功夫督導脫貧攻堅工作。他強調,要找準產業發展路子,抓住沐川縣自然生態優勢,做強做大特色產業,長短結合,從根本上解決困難群眾增收問題。要改變散而小的發展現狀,積極探索適合山區的規模化經營模式,通過“農戶+基地+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帶動等方式,幫助群眾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

建檔立卡貧困戶、困難黨員彭國華因病、因學致貧困,2016年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扶下,他不僅發展起脆紅李5.2畝,養雞150只、養豬4頭,同時還享受到易地扶貧搬遷、聯戶路修建、解決公益性崗位、小額信貸等政策,如今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更是有了信心。王寧走進彭國華家,一邊拉起家常、算起經濟賬,一邊饒有興致地參觀新房。他強調,要總結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經驗,在總面積不超標的前提下,不斷優化調整房屋設計,以“繡花”功夫一村一村研判、一戶一戶考慮,真正把好事辦好。

臨近中午,太和村黨群服務中心會議室內歡聲笑語、掌聲陣陣,王寧與村裡黨員代表齊聚一堂,講述發展故事,共商發展路徑。在認真聽取大家的發言,並宣講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後,王寧對太和村的發展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要堅持綠色生態發展實現脫貧“摘帽”任務,利用獨有的環境資源優勢,建設綠色發展產業帶,變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二是要認真總結脫貧攻堅工作,歸納好的模式、經驗和做法,在產業發展、住房建設、醫療教育等方面探索新路子。三是產業發展要做出品牌和特色,加強農業技術支撐,強化市場推廣營銷,形成地域標識品牌。四是要建好產業發展道路,要敢於跳出傳統思維,依據產業分佈佈局規劃道路,建設生態旅遊和產業發展的脫貧路。

“現在出口外銷情況怎樣?”“能夠帶動多少群眾增收?”來到四川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寧沿著魔芋加工生產線一路參觀,邊看、邊聽、邊問, 詳細瞭解公司生產經營和產業帶動情況。當得知魔芋出口產品在國外銷售良好,但在國內卻相對遇冷時,王寧鼓勵森態源公司要做好源頭控制管理,跳出單純的食品功能,深度開發附加值更高、運用範圍更多元的魔芋加工製品,搞好市場推廣和產品宣傳,奮力開拓國內市場。

6月22日上午,峨眉山間下起了綿綿細雨,峨眉雪芽茶葉公司茶葉基地內綠意盎然。王寧走進位於峨眉半山的茶葉生產基地,沿著參觀通道認真觀看茶葉加工流程,詳細詢問茶葉種植、加工、銷售,以及帶動周邊農戶增收情況。王寧強調,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託峨眉山茶產業的良好基礎,堅持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強茶葉良種選育和品種改良,不斷優化加工生產流程,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川茶”的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力。要大力推動茶旅融合,加快形成種植、加工、銷售、旅遊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局面,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王寧在督導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一要切實把貫徹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行動。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做到入心入腦、融會貫通,用黨代會精神指導具體實踐,確保高質量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二要堅定不移把脫貧攻堅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要勇於擔當、細化措施,以“繡花”功夫推動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和各項扶貧政策落地落實,堅持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中實現“摘帽”目標,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奔康任務。三要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結合實際、創新思維、精心策劃,以“精”“特”起步,從供給端持續發力,引領增長預期,拓寬群眾收入渠道。四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要把思想高度統一到堅持生態綠色發展理念上來,堅決守住生態紅線,全力保護一方山水,在新的發展理念下指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實現可持續發展。五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激發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熱情,帶動廣大幹部群眾投身到脫貧攻堅事業中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