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委關於印發《2017年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三農 種植業 農業 蔬菜 吾谷網 吾谷網 2017-09-13

省農委關於印發《省農委2017年脫貧攻堅

秋季攻勢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農委、畜牧(水產)局,貴安新區農水局,仁懷市、威寧縣農牧局,委機關各部門、委屬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2017年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令》,省農委制定了《2017年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2017年9月8日

附件

省農委2017年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

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2017年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令,堅決打贏秋季攻勢行動產業扶貧“第一硬仗”,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圍繞脫貧攻堅秋季攻勢行動重點任務,把產業扶貧打造成為秋季攻勢的“先鋒隊”和“主力軍”,努力實現“四增兩強兩健全”,“四增”即食用菌和生態家禽生產規模快速增長、秋冬蔬菜增產增效,茶產業提質增效;“兩強”即“一縣一業”發展勢頭強、市場主體帶動能力強;“兩健全”即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健全、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健全。

通過秋季攻勢行動,推動四大主要產業發展“全力衝刺”,力爭9至11月,全省秋冬蔬菜種植500萬畝(次)、種植產值230億元,帶動10萬貧困人口脫貧;秋茶產量9萬噸、產值73億元,帶動5萬貧困人口脫貧;生態家禽出欄0.53億羽、禽蛋產量8萬噸,產值45億元,帶動4.5萬貧困人口脫貧;食用菌2.7億棒、產量15萬噸、產值14.9億元,帶動2.7萬貧困人口脫貧。四大產業共計帶動22.2萬貧困人口脫貧。

二、重點任務

(一)秋冬綠色優質蔬菜增產增效

1.抓好品種佈局。一是結合區域資源條件,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多抗、優質品種,配套生態高效種植模式,合理安排茬口,做好播種育苗工作。二是黔南、黔西南、安順、黔東南、遵義、銅仁重點抓好700米以下低海拔富熱量河谷區秋冬果菜生產及冬春果菜育苗工作,全省中高海拔區重點抓好根莖葉花類喜涼蔬菜生產。三是各地選擇綜合條件好的區域開展“321”高效種植模式示範。

2.抓好田間管理和基地建設。一是秋季攻勢的9-11月是我省夏秋蔬菜的生產上市旺季,根據各區域氣象災害發生規律,做好生產指導,抓好田間管理。及時對接市場,組織採收上市,確保順利銷售。二是重點抓好生產便道、排灌設施、機耕道、電網等基礎設施與集約化育苗、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產地冷庫等配套設施建設,計劃建成標準化示範基地60萬畝。

3.抓好產銷對接。一是抓好秋季上市蔬菜的銷售,開展貧困村直產直銷對接,推進“農校”、“農超”、“農批”等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品供需關係。各級公共機構優先採購轄區內的目錄貧困村產品。二是加強在北上廣深等目標市場開設產品批發專區和銷售專鋪。落實上海市場對接工作,以點帶面,推進對口幫扶城市產銷對接。

4.加強技術指導。逐級開展農技人員和農戶地毯式培訓。開展省級統一培訓2次,市縣鄉積極組織蔬菜生產科技人員每月開展生產管理現場技術培訓1次,深入田間地頭針對在田蔬菜進行田間管理技術培訓,針對秋季播種面積較大的秋延後及春提早蔬菜進行育苗和栽培技術培訓,全省共開展培訓10萬人次以上。

5.強化宣傳推介。一是在各類傳播媒介開展宣傳推介,支持企業積極參加國家級和省級農產品展示交易活動。二是組織開展一次“全省十大基地”、“十大品牌”等評選活動。三是積極開展省外招商引資活動,重點引進省外優強龍頭企業,擴大生產經營範圍和規模,延伸產業鏈。

(二)茶產業提質增效

1.擴大秋茶生產。一是支持茶葉加工擴能增產,擴大秋茶生產規模,實現秋茶生產9萬噸,產值73億元。二是加快出口基地建設。支持湄潭、鳳岡、雷山、思南穩固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支持銅仁市、甕安、餘慶等市縣按照歐盟標準,整體推進符合歐盟標準的茶園基地建設,擴大優質高產茶園特別是出口茶園基地規模,出口茶園面積新增10萬畝。

2.抓好秋冬季茶園管護。一是提高茶園肥培管理水平。組織專家赴主要茶區指導茶園秋冬季茶園管理工作,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鼓勵引導茶區冬季茶園施肥中增施有機肥。在43個茶葉主產縣全面集成推廣測土平衡施肥,大力推廣茶葉專用肥,在高效茶園推廣肥水一體精準施肥模式,全省共推廣50萬畝。二是開展茶葉技術培訓和標準宣貫,每個茶葉主產縣至少開展一次以上技術培訓,邀請專家、茶葉技術人員到茶園點實地指導茶園管理。三是開展秋茶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檢查。針對茶園面積和生產規模較大,茶葉質量安全管控風險較大的區域開展茶葉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嚴禁違規使用農藥和除草劑,發現一處查處一處。

3.組織參加和舉辦茶事活動。用好各類營銷宣傳平臺,擴大黔茶知名度和影響力,秋季攻勢行動期間重點組織和舉辦全省茶產業現場會、貴州綠茶推廣會;全省秋季鬥茶賽、全省茶藝大賽;“絲綢之路·黔茶飄香”貴州茶推介活動、“相聚多彩貴州·相遇貴州茶香”十一景區品茗活動、北京香山品茗活動。

4.加強對茶企的服務和引導。組織召開一次全省茶企座談會,提出支持茶企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幫助解決茶企生產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鼓勵茶企兼併重組,提高全省茶產業集中度,增強黔茶市場競爭力和價格話語權。

(三)生態家禽產業發展

1.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基地。對帶動能力突出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實施財政獎勵和優先安排產業扶貧基金、信貸支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重點圍繞種繁、生態養殖、屠宰加工和市場流通經營主體配齊配強產業鏈條。秋季攻勢行動期間新增家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以上,培育年出欄2000羽的規模養殖場900個。

2.加大品牌營銷和市場培育力度。秋季攻勢期間,一是創建生態家禽區域性品牌、企業自主品牌等5個以上。二是建立完善家禽產品生產供給經營主體目錄,加強農超、農校有效對接。三是9月份組織開展一次全省生態家禽十大品牌評選活動,組織參加農交會展示推介。在省內外,組織推介生態家禽企業參加或開展生態家禽產品展示交易、專題推介、招商引資、經貿洽談等活動3次以上。四是在修文、清鎮、息烽、赤水、都勻等縣(市、區)建成一批區域性畜禽產品綜合交易市場,依託貴陽農投的社區農產品直營店等渠道,以企業為主體,設立20個生態家禽產品展示直銷專營店、專銷區。

3.健全良種繁育體系和強化技術支撐保障。一是立足地方特色家禽種質資源,建立一批原種場、擴繁場等良種繁育體系。秋季攻勢期間,在長順、赤水、納雍、息烽、清鎮、石阡、鬆桃、紫雲等重點縣新建(改擴建)生態家禽原種場 9個、擴繁場12個,以滿足貧困地區規模化養殖生態家禽的種苗需要;二是完成10個生態家禽(蛋)產品“三品一標”認定認證工作,制定公佈施行養殖生產技術規範、產品質量標準6個;三是制定出臺《貴州省地方雞生態放養配套技術手冊》、《貴州綠殼蛋雞生態放養配套技術手冊》等生態放養、屠宰加工、產品品質控制等規程標準(或指導意見)。

4.做好疫情防控和質量安全監管。一是結合秋防工作,認真組織落實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計劃,加強活禽強制免疫工作和疫病監測預警。二是依法開展活禽調運監管,嚴格落實產地檢疫與活禽調入檢疫申報制度。三是加強對實施種禽集中採購技術指導服務,確保種禽品種品質,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和疫病傳入風險。四是加強養殖投入品監管,規範獸藥、生物製品、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行為,組織開展禽蛋產品質量安全專項監測。五是開展動物防疫、衛生監督、獸藥飼料、屠宰加工等專項巡查督查行動,確保產品質量、畜禽養殖和公共衛生安全。

(四)食用菌產業發展

1.安排重點種類生產,抓好秋季採收和管理。以市場為導向,結合五大產業帶基礎,合理安排茬口,從時空上做好品種搭配,抓好中低溫型菌棒培育,引導菇農分期分批均衡安排生產。當前管理重點抓好降溫、保溼、適時通風和防止雜菌等關鍵工作,生產後期天氣轉涼,要做好保溫、保溼,適時採收,保證產量和質量。

2.抓好大規模技術培訓。逐級開展技術培訓,提高技術隊伍素質;整合全省技術資源,對菇農實行地毯式培訓。秋季組織兩期省級專業技術人員集中培訓,指導60個基地縣開展菇農培訓,全省累計培訓32000人以上。

3.啟動菌種繁育工程建設。在貴陽市籌備建設食用菌菌種研發和菌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珍稀食用菌馴化、新品種選育和母種生產供應等。在納雍縣建設珍稀食用菌區域型研發中心和菌種供應基地。各市(州)根據區域特點和今明兩年生產需求,啟動原種和栽培種生產基地建設。

4.抓好專業化菌棒生產。在納雍、劍河、播州、安龍各佈局5000萬棒產能的專業化菌棒生產基地,在大方、威寧、黔西、印江、興義(含義龍試驗區)和西秀各佈局3000萬棒產能的專業化生產基地,其他40個基地縣各佈局300萬棒產能的專業化生產基地。

5.規模化生產基地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及合作社建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基地。重點支持安龍2億棒,威寧、西秀、印江1億棒,義龍試驗區、黔西、玉屏、道真、播州、劍河等完成5000萬棒規模生產基地建設。從江、惠水等其他基地縣推進規模化生產基地建設。

6.開展招商引資系列活動。一是全面啟動食用菌產業招商引資工作,組成四個工作組分別赴河南、福建、浙江、湖北開展生產、加工及銷售等全產業鏈企業招商。二是爭取9月份舉辦“2017生態貴州·黔菌行天下”首次推介暨招商簽約,引進大型食用菌生產、加工及貿易龍頭企業。三是重點招引國家級龍頭企業。鼓勵各市(州)、縣單獨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引進國內外有實力的食用菌企業,通過聯合、參股、兼併、租賃等方式,培植壯大一批帶動能力強的本土企業。

7.拓展對外銷售渠道。一是組織抓好貴陽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和2017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貴州食用菌的推介工作。二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召開鮮竹蛋、鮮竹花和幹竹蓀產品銷售推薦會,積極對接對口幫扶城市,以紅託竹蓀、冬蓀、香菇為主導品種,重點選擇上海和廣州,建立窗口直供銷售。實施“以點帶面”的戰略方針,在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和以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地區探索市場對接的商業模式。三是加強校農對接專班和農產品促銷專班工作對接,落實“以採帶產、以銷促產”要求,重點抓好貧困縣、鄉鎮、村的訂單生產,保障產銷順暢,保證農戶收益。

8.啟動重點區域野生菌資源利用工作。一是選擇野生菌資源相對富集區域,通過資源調查、評價,建立合理開發利用模式。二是在納雍、威寧、務川、道真、羅甸、六枝、石阡等地開展資源調查,建立野生食用菌撫育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示範基地。

(五)“一縣一業”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1.抓“四化”發展。突出縣域特色產業和區位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因縣擇業,推進早熟商品馬鈴薯、薏仁米、藍莓、火龍果、黔北麻羊、關嶺牛、從江香豬、赫章可樂豬、三穗鴨、江口冷水魚等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2.加強指導。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按照“一縣一業”產業佈局,整合資源,落實措施,注重本地獨特產業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3.強化科技支撐。深入開展“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加大“一縣一業”重點區域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

(六)市場主體引進和培育

1.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重點引進省外優強農業龍頭企業入黔開展生產經營業務,大力支持既有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生產經營範圍和規模;鼓勵支持省內國有企業、國有平臺公司等市場主體從事扶貧產業生產經營,積極引導城鎮工商企業“轉向改行”從事農業產業。

2.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深度貧困村合作社全覆蓋,到11月底,支持2760個深度貧困村各建立1個運轉良好、管理規範、各具特色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是摸清底數,建立深度貧困村合作社名錄。組織各地開展深度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摸底調查,摸清合作社深度貧困村覆蓋、運行、產業發展、帶動貧困人口等基本情況,建立深度貧困村合作社名錄。二是對已成立合作社的加強對合作社的指導服務,引導合作社規範運行;對未建立合作社的深度貧困村指導其組建註冊成立合作社。三是制定深度貧困村合作社負責人培訓方案,組織開展培訓。對新組建的合作社指導其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引導合作社規範運營。四是積極組織合作社參加省內外各類農產品交易會、推介展示會,重點是組織深度貧困村合作社參加9月份貴陽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宣傳推介展示銷售合作社農產品。

(七)農產品產銷對接

1.做好農校對接。結合9月新學年開學,重點做好農校對接,保證全省各類大中小學校在同質同價前提下全面執行定向採購。要主動對接教育部門和學校,確保優質農產品保障供應。

2.開展招商推介。一是制定赴上海開展茶葉、蔬菜等綠色農產品推介和招商引資方案,由委領導牽頭,組織專門工作組,赴上海對接茶葉、蔬菜等綠色農產品入滬事宜,推動黔茶黔菜入滬。二是積極爭取農業部支持,協調全國知名農業龍頭企業參加貴陽農交會、中日韓合作論壇等,推介貴州綠色優質農產品和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吸引發動更多知名企業參與我省產業扶貧。

(八)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建設

1.推廣經驗典型。9月份下發工作方案,在全省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經驗與典型模式,完善帶動模式,確保農戶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和利益。

2.推進農村“三變”改革試點。一是加強培訓,規範流程。9月份舉辦全省農村“三變”改革交流培訓會,交流各地改革經驗做法,培訓“三變”改革操作流程等,推進改革規範運行。二是突出重點,聚焦脫貧。堅持“三變”改革與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引導貧困地區集體資源變資產、貧困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入股變股東,通過“保底收益+效益分紅”等模式,分享發展紅利;引導財政扶貧資金折股量化給村集體和貧困農戶,入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資金變股金,實行按股分紅,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農戶增收。三是強化督導,保障權益。加強農村“三變”改革工作調度,加大督查指導力度,及時彙總情況,推進工作開展。嚴密防控各類風險,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維護村集體、農民和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責任主體

1.按照委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委領導具體負責、各牽頭業務處室負責落實的工作要求,壓實工作責任。

2.明確工作職責,蔬菜和食用菌產業由經作處牽頭,茶產業由茶辦牽頭,生態家禽產業由畜牧獸醫局牽頭,“一縣一業”特色產業和市場主體引進培育工作由農經處牽頭、各相關部門(單位)配合,產銷對接工作由市場信息處牽頭,利益聯結機制建設工作由調研處牽頭負責。

(二)加強督查督導

1.由委分管領導帶隊,在秋季攻勢行動期間每月開展一次督促檢查,並形成專題報告,及時掌握產業扶貧進展情況,分析研判問題和困難,總結工作成效,提煉典型經驗,推動秋季攻勢行動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2.秋季攻勢行動期間,各業務部門、蔬菜和生態家禽專班要按照“半月調度、每月督查、季度彙總”的機制對工作加強統籌調度,每半月將情況報發展計劃處,由發展計劃處彙總分析,撰寫秋季攻勢行動進展報告。

3.省農委將對各地秋季攻勢行動工作推進情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排序,每月通報一次,並報省委省政府。

(三)推動資金支持

1.各部門(單位)對未下達的項目資金,制定項目資金分配方案,重點向貧困縣、極貧鄉鎮、深度貧困村傾斜。

2.各產業(蔬菜、茶葉、生態家禽、食用菌和“一縣一業”)發展部門(單位)要對貧困縣產業扶貧子基金需求情況進行梳理,列出清單報賬務處,由財務處對接省財政廳、省基金管理公司、金融部門等相關單位,推動基金投放。

(四)調整農業結構

由種植業處牽頭,抓緊制定玉米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堅持降低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和提高特用玉米種植比重並舉,堅決把籽粒玉米等低效傳統作物種植面積調下來,把特色優質高效農作物種上去。調優玉米種植區域,將高速公路沿線、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敏感區玉米種植全部調下來,堅決打贏結構調整硬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