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接處警改革帶來新變化“110”,更快更靈'

三明 跳槽那些事兒 東南網 2019-09-13
"

東南網9月12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方煒杭 通訊員 吳藝繽 黃煒彬)三明原有的接處警模式是在每個縣市區都設立110報警服務檯,24小時受理群眾報警,分散的接處警模式佔用原本有限的人力財力資源,給基層警力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8月1日起,三明市公安局結合城區治安特點,推出“110”勤務機制改革——將城區接處警工作由基層派出所接處警為主轉為巡特警反恐大隊接處警為主負責,在主城區建立一支專門的巡邏接處警隊伍,實行分區負責、動中備勤、有警處警、無警巡邏的社會面控制機制。

記者日前深入梅列區的幾個基層派出所走訪,發現接處警改革一個多月以來,帶來了不少新變化。

處警更快 提升滿意率

家住梅列區崇桂新村的廖先生沒有想到,在他報警半小時後,砸壞自己轎車的嫌疑人就被當街抓獲。

8月8日凌晨4時,列東巡區接處警民警接到轄區群眾廖先生報警稱其停在小區門口的小車被砸,小車左側兩面玻璃及後面玻璃被砸壞。

接警後,民警迅速到達現場,發現報警人廖先生的車子和邊上的一輛小車均被砸壞。正值深夜,民警通過線索摸排和現場搜尋,很快在附近路段找到涉嫌故意損壞財物的嫌疑人彭某。

經詢問,嫌疑人彭某因情感糾紛意圖砸毀報復對象的車洩憤,誰知錯砸了旁邊廖先生的車。發現誤砸車輛後,彭某再次持磚砸壞報復對象的車輛,造成兩部轎車不同程度受損。民警依法將彭某帶回接受調查。

這起“烏龍砸車案”從案發到破案,整個過程僅用了不到30分鐘。廖先生連連感嘆:“沒想到處理速度能這麼快,必須贊一個!”

“接處警工作由原來的派出所民警兼顧改為專門的接處警民警負責,接處警效率顯著提升。”三明市公安局梅列分局相關負責人說。

巡邏更密 織起平安網

小廣告一直是城市治理中的一個毒瘤,不僅嚴重破壞市容市貌,還充斥著虛假宣傳,甚至不乏涉黃、涉賭、詐騙等非法信息。

因成本低廉,製作、散發速度快,在這場“拉鋸戰”中,公安機關和城管部門曾一度處於被動防守、疲於應付的狀態。

要想拔除這個毒瘤,僅靠被動防守、“抓現行”顯然是不夠的,還得在主動出擊方面做文章。

110接處警改革後,根據轄區治安狀況和發案特點,按照劃分的若干巡邏區域,增派警力積極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防控體系,通過加密巡邏,變被動巡防為主動查控。

8月7日上午,列東巡區接處警民警在梅列轄區的繁華路段和人員密集場所巡邏時發現有人粘貼小廣告,涉嫌虛假廣告詐騙錢財。接處警民警立即上報情況,並與列東派出所辦案民警一同開展調查。

在網安部門的協同配合下,派出所民警經過外線摸排和蹲點守候,於8月7日在一賓館內將違法嫌疑人楊某鑫抓獲。

減負“瘦身” 真正“沉”下去

社區民警應是“走百家門,知百家情”,需要詳細掌握轄區情況。在接處警改革前,社區民警還要參與值班、備勤、接處警等工作,佔據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此次的接處警改革大大減輕了基層派出所負擔,能讓他們迴歸主業,更專注於基礎防控和社區警務工作。

8月6日晚11時,列東巡區接處警民警接到群眾報警稱其8歲的女兒晚上7時離家至今未歸,請求民警幫助。經過初步瞭解和調取監控視頻後,警情被移交到了列東派出所。

列東派出所民警黃燦輝憑藉多年處警經驗和人熟地熟的優勢,很快鎖定女孩活動區域,立即前往該區域走訪搜尋,終於在三明市第一醫院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查實女孩的下落。

7日凌晨3點,民警在一居民房內找到走失女孩。心急如焚的母親落下感激的眼淚。

“以前社區民警分身乏術,現在,能真正‘沉’到基層、‘沉’到社區,也能確保警務工作更機動、更高效地運轉。”黃燦輝說。

徐碧派出所有關負責人深有體會地說,接處警改革將減負與增效、打擊犯罪與社會治理相結合,出現轄區警情、發案“雙下降”,群眾滿意率提升的新趨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