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為全國生態保護立標 2020年正式設立國家公園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 今年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攻堅之年,也是國家公園省建設的啟動之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截至目前,已實現“一年夯實基礎工作,兩年完成試點任務”的目標,具備“五年設立國家公園”的條件,為我國國家公園建設積累了可複製、可借鑑的經驗和模式,為全國生態保護提供了一個好典型、好示範,為2020年正式設立國家公園打下堅實基礎。

集中統一的管理體制基本構建

按照“堅持優化整合、統一規範,不作行政區劃調整,不新增行政事業編制”的原則,突破條塊分割、管理分散的傳統模式,三江源國家公園組建了省州縣鄉村五級國家公園管理實體,行使主體管理職責,基本解決了“九龍治水”和監管執法碎片化問題。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赫萬成說,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突破原有體制的藩籬,實現保護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對3個園區所涉4縣大部門制改革,整合林業、國土、環保、水利、農牧等部門的生態保護管理職責,實現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和執法。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對三江源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溼地公園、重要飲用水源地、國際重要溼地、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保護地等各類保護地功能重組、優化整合,結合三江源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增強園區各功能分區之間的整體性、聯通性和協調性,對各類保護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整體保護和系統修復。

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全覆蓋

在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當中,強化牧民群眾在保護生態中的主體作用,注重在生態保護的同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試點政策制定上,將生態保護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創新設置並實施生態管護公益崗位,充分調動牧民群眾保護生態的積極性,使其從放牧員轉變為生態管護員。目前,園區實現了“一戶一崗”,共有17211名生態管護員持證上崗。

赫萬成說,目前在條件成熟的地方,引導牧民群眾規範開展生產經營,組織實施產業扶貧、安居扶貧、社會扶貧、脫貧保險及農牧民轉產就業培訓,通過扶持園區畜牧合作社,支持搬遷牧民產業發展等手段推進園區精準扶貧工作開展。鼓勵引導並扶持牧民從事公園生態體驗、環境教育服務以及生態保護工程勞務、生態監測等工作,使牧民群眾在參與生態保護、公園管理中獲得穩定長效收益。

在充分尊重牧民群眾意願的基礎上,通過發展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嘗試將草場承包經營逐步轉向特許經營。鼓勵牧民以投資入股、合作勞務等多種形式從事家庭賓館、旅行社、民族演藝、交通保障、牧家樂、餐飲服務等經營項目,促進發展適應國家公園建設、生態保護的第三產業。

統一的生態管護模式基本確立

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先後累計投入22.5億元資金,重點實施了生態保護建設工程、保護監測設施、科普教育服務設施、大數據中心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一步強化園區管護能力。紮實推進三江源二期工程、溼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項目,持續改善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城鎮公共服務能力,增強集聚效應,減輕草場壓力,逐步達到轉崗、轉業、轉產的目的,實現減人減畜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推進山水林草湖組織化管護、網格化巡查,組建了鄉鎮管護站、村級管護隊和管護小分隊,初步形成了點成線、網成面、全方位的巡護體系。

增水增綠增和諧

2018年,從國家發改委和中科院組織的第三方綜合評估情況看:三江源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好轉,生態保護體制機制日益完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日益提升,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築牢。

突出表現為:水資源總量明顯增加。水源涵養量增加到每年408.95億立方米以上,年均增幅達6%以上,而且水質始終保持優良,三江源頭重現千湖美景,溼地面積躍居全國首位;植被蓋度明顯提高。草地平均覆蓋度、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草地整體退化的趨勢開始得到遏制,黑土灘治理區植被覆蓋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後的80%以上;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多: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數量得到恢復性增加,藏羚羊的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的不足2萬隻恢復到7萬多隻;牧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多措並舉實施易地搬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態畜牧業和旅遊業等,牧民年均收入增長10%以上,困擾多年的人畜飲水、群眾用能等困難得到有效解決,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