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二、三國時期短兵器的形制

環首刀——刀在成為戰場首選以前,古代近身格鬥的兵器一直以劍為主。劍包括了通常的長劍,也包括近乎匕首的短劍。青銅時代的劍從製造工藝乃至造型幾乎已是非常完美的了。《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位刺客。這五位刺客都選擇了劍或匕首作為他們的兵器。聶政刺殺時“杖劍至韓”,而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的刺秦兵器為“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最後拯救秦王的也是劍,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然而隨著戰場中騎步兵戰術的發展及士兵防護裝備性能的提高,劍終究被逐漸淘汰,接替劍的就是刀。《釋名》說:“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刀劍交替的時代基本在西漢,當時的刀與劍的外觀非常接近,刀身與劍身的長寬比幾乎一致。區別只在於刀是單刃,劍是雙刃;刀尖在刀脊直線上,劍尖在劍頭寬的中間,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刀首的圓環。通常我們將這類擁有刀首圓環的直刀稱為“環首刀”。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二、三國時期短兵器的形制

環首刀——刀在成為戰場首選以前,古代近身格鬥的兵器一直以劍為主。劍包括了通常的長劍,也包括近乎匕首的短劍。青銅時代的劍從製造工藝乃至造型幾乎已是非常完美的了。《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位刺客。這五位刺客都選擇了劍或匕首作為他們的兵器。聶政刺殺時“杖劍至韓”,而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的刺秦兵器為“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最後拯救秦王的也是劍,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然而隨著戰場中騎步兵戰術的發展及士兵防護裝備性能的提高,劍終究被逐漸淘汰,接替劍的就是刀。《釋名》說:“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刀劍交替的時代基本在西漢,當時的刀與劍的外觀非常接近,刀身與劍身的長寬比幾乎一致。區別只在於刀是單刃,劍是雙刃;刀尖在刀脊直線上,劍尖在劍頭寬的中間,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刀首的圓環。通常我們將這類擁有刀首圓環的直刀稱為“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環首刀”的出現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西漢時期這種新兵器直脊單刃,刀首成扁圓的環形,刀柄和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分,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一般沒有象劍那樣護手的格,只有個別的加有和劍格類似的銅質或金質的“圓箍”。環首的造型主要是便於單(雙)手緊握防止脫手。漢代鐵器冶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鍊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刀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這型兵器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其基本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環首刀與戈一樣,也是中國獨有的冷兵器

三國時期裝備的短兵器基本就是刀。刀的製造也更加的精良,吳、蜀、魏三國的都極注意製作各種百鍊鋼兵器,如曹操早年就曾與工師共作卑手刀,以準備起兵時裝備部隊。後來他令人制作“百辟刀”分贈他的兒子們,他在《內誡令》中稱其為“百鍊利器,以闢不祥。”表明正是以百鍊鋼製成的寶刀。曹植曾作《寶刀賦》記敘:

“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侯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王自杖之。賦曰:有皇漢之明後,思潛達而玄通。飛文義以博致,揚武備以御凶。乃熾火炎爐,鑠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扇景風以激氣,飛光鑑於天庭。爰告祠於太一,乃感夢而通靈。然後礪以五方之石,鑿以中黃之壤;規圓景以定環,擄神思而造像。垂華紛之葳蕤,流翠採之(火養)晃。故其利:陸斬犀革,水斷龍角;輕擊浮截,刃不瀸流。逾南越之巨闕,超西楚之太阿。實真人之攸御,永天祿而是荷。”

全文用文學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以百鍊鋼製刀的生產情景。其中一句“規圓景以定環”,用現代漢語所說就是“以太陽的圓度為規範,製成刀柄上的圓環”。文中的刀應該就是當時製造水準最高的環首刀。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二、三國時期短兵器的形制

環首刀——刀在成為戰場首選以前,古代近身格鬥的兵器一直以劍為主。劍包括了通常的長劍,也包括近乎匕首的短劍。青銅時代的劍從製造工藝乃至造型幾乎已是非常完美的了。《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位刺客。這五位刺客都選擇了劍或匕首作為他們的兵器。聶政刺殺時“杖劍至韓”,而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的刺秦兵器為“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最後拯救秦王的也是劍,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然而隨著戰場中騎步兵戰術的發展及士兵防護裝備性能的提高,劍終究被逐漸淘汰,接替劍的就是刀。《釋名》說:“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刀劍交替的時代基本在西漢,當時的刀與劍的外觀非常接近,刀身與劍身的長寬比幾乎一致。區別只在於刀是單刃,劍是雙刃;刀尖在刀脊直線上,劍尖在劍頭寬的中間,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刀首的圓環。通常我們將這類擁有刀首圓環的直刀稱為“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環首刀”的出現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西漢時期這種新兵器直脊單刃,刀首成扁圓的環形,刀柄和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分,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一般沒有象劍那樣護手的格,只有個別的加有和劍格類似的銅質或金質的“圓箍”。環首的造型主要是便於單(雙)手緊握防止脫手。漢代鐵器冶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鍊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刀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這型兵器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其基本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環首刀與戈一樣,也是中國獨有的冷兵器

三國時期裝備的短兵器基本就是刀。刀的製造也更加的精良,吳、蜀、魏三國的都極注意製作各種百鍊鋼兵器,如曹操早年就曾與工師共作卑手刀,以準備起兵時裝備部隊。後來他令人制作“百辟刀”分贈他的兒子們,他在《內誡令》中稱其為“百鍊利器,以闢不祥。”表明正是以百鍊鋼製成的寶刀。曹植曾作《寶刀賦》記敘:

“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侯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王自杖之。賦曰:有皇漢之明後,思潛達而玄通。飛文義以博致,揚武備以御凶。乃熾火炎爐,鑠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扇景風以激氣,飛光鑑於天庭。爰告祠於太一,乃感夢而通靈。然後礪以五方之石,鑿以中黃之壤;規圓景以定環,擄神思而造像。垂華紛之葳蕤,流翠採之(火養)晃。故其利:陸斬犀革,水斷龍角;輕擊浮截,刃不瀸流。逾南越之巨闕,超西楚之太阿。實真人之攸御,永天祿而是荷。”

全文用文學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以百鍊鋼製刀的生產情景。其中一句“規圓景以定環”,用現代漢語所說就是“以太陽的圓度為規範,製成刀柄上的圓環”。文中的刀應該就是當時製造水準最高的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永初六年”鋼刀


在江南的吳地,吳大帝孫權也極注重刀劍的製作,據樑《刀劍錄》所記,孫權曾在

“黃武五年(二二六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

一次製作多達萬口鋼刀應是用於裝備部隊,而只作十口劍可能就多用於賞玩之用。

至於蜀漢,最著名的就是諸葛亮讓蒲元造刀之典。據《太平御覽》所引的《蒲元傳》記載,蜀相諸葛亮曾請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開工製作共三千口,於是“熔金造器,特異常法”。刀製作時需淬火,他認為“漢水鈍弱,不任淬火”,叫人去蜀江取水,認為“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派去成都取水的人,歸途中將水器弄倒使蜀水流失少許,只得取八升涪水補了進去。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二、三國時期短兵器的形制

環首刀——刀在成為戰場首選以前,古代近身格鬥的兵器一直以劍為主。劍包括了通常的長劍,也包括近乎匕首的短劍。青銅時代的劍從製造工藝乃至造型幾乎已是非常完美的了。《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位刺客。這五位刺客都選擇了劍或匕首作為他們的兵器。聶政刺殺時“杖劍至韓”,而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的刺秦兵器為“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最後拯救秦王的也是劍,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然而隨著戰場中騎步兵戰術的發展及士兵防護裝備性能的提高,劍終究被逐漸淘汰,接替劍的就是刀。《釋名》說:“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刀劍交替的時代基本在西漢,當時的刀與劍的外觀非常接近,刀身與劍身的長寬比幾乎一致。區別只在於刀是單刃,劍是雙刃;刀尖在刀脊直線上,劍尖在劍頭寬的中間,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刀首的圓環。通常我們將這類擁有刀首圓環的直刀稱為“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環首刀”的出現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西漢時期這種新兵器直脊單刃,刀首成扁圓的環形,刀柄和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分,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一般沒有象劍那樣護手的格,只有個別的加有和劍格類似的銅質或金質的“圓箍”。環首的造型主要是便於單(雙)手緊握防止脫手。漢代鐵器冶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鍊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刀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這型兵器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其基本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環首刀與戈一樣,也是中國獨有的冷兵器

三國時期裝備的短兵器基本就是刀。刀的製造也更加的精良,吳、蜀、魏三國的都極注意製作各種百鍊鋼兵器,如曹操早年就曾與工師共作卑手刀,以準備起兵時裝備部隊。後來他令人制作“百辟刀”分贈他的兒子們,他在《內誡令》中稱其為“百鍊利器,以闢不祥。”表明正是以百鍊鋼製成的寶刀。曹植曾作《寶刀賦》記敘:

“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侯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王自杖之。賦曰:有皇漢之明後,思潛達而玄通。飛文義以博致,揚武備以御凶。乃熾火炎爐,鑠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扇景風以激氣,飛光鑑於天庭。爰告祠於太一,乃感夢而通靈。然後礪以五方之石,鑿以中黃之壤;規圓景以定環,擄神思而造像。垂華紛之葳蕤,流翠採之(火養)晃。故其利:陸斬犀革,水斷龍角;輕擊浮截,刃不瀸流。逾南越之巨闕,超西楚之太阿。實真人之攸御,永天祿而是荷。”

全文用文學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以百鍊鋼製刀的生產情景。其中一句“規圓景以定環”,用現代漢語所說就是“以太陽的圓度為規範,製成刀柄上的圓環”。文中的刀應該就是當時製造水準最高的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永初六年”鋼刀


在江南的吳地,吳大帝孫權也極注重刀劍的製作,據樑《刀劍錄》所記,孫權曾在

“黃武五年(二二六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

一次製作多達萬口鋼刀應是用於裝備部隊,而只作十口劍可能就多用於賞玩之用。

至於蜀漢,最著名的就是諸葛亮讓蒲元造刀之典。據《太平御覽》所引的《蒲元傳》記載,蜀相諸葛亮曾請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開工製作共三千口,於是“熔金造器,特異常法”。刀製作時需淬火,他認為“漢水鈍弱,不任淬火”,叫人去蜀江取水,認為“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派去成都取水的人,歸途中將水器弄倒使蜀水流失少許,只得取八升涪水補了進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曹操高陵的鐵劍,專家推測為“倚天”


蒲元將他送來的水用於鋼刀淬火,馬上發現有問題,“乃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猶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雲:雜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頭首服”。造好的刀“稱絕當世,因曰神刀”。故事基本屬於傳奇,但透過其神奇的色彩反映出的事實說明三國時淬火技術更加成熟,且已能鑑別不同水質及其對淬火效能的影響。至於神刀的形制,《蒲元傳》中也有記敘:“今之屈耳環者是其遺範也”,可見也屬環首刀。

劍——劍身雙刃,主要用於刺殺,也兼有砍的功能。由於劍在砍殺的效能和堅韌度上不如刀,在三國時期已經基本不再作為軍隊的主要裝備,只是作為輔助兵器和配飾而已。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二、三國時期短兵器的形制

環首刀——刀在成為戰場首選以前,古代近身格鬥的兵器一直以劍為主。劍包括了通常的長劍,也包括近乎匕首的短劍。青銅時代的劍從製造工藝乃至造型幾乎已是非常完美的了。《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位刺客。這五位刺客都選擇了劍或匕首作為他們的兵器。聶政刺殺時“杖劍至韓”,而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的刺秦兵器為“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最後拯救秦王的也是劍,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然而隨著戰場中騎步兵戰術的發展及士兵防護裝備性能的提高,劍終究被逐漸淘汰,接替劍的就是刀。《釋名》說:“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刀劍交替的時代基本在西漢,當時的刀與劍的外觀非常接近,刀身與劍身的長寬比幾乎一致。區別只在於刀是單刃,劍是雙刃;刀尖在刀脊直線上,劍尖在劍頭寬的中間,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刀首的圓環。通常我們將這類擁有刀首圓環的直刀稱為“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環首刀”的出現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西漢時期這種新兵器直脊單刃,刀首成扁圓的環形,刀柄和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分,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一般沒有象劍那樣護手的格,只有個別的加有和劍格類似的銅質或金質的“圓箍”。環首的造型主要是便於單(雙)手緊握防止脫手。漢代鐵器冶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鍊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刀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這型兵器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其基本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環首刀與戈一樣,也是中國獨有的冷兵器

三國時期裝備的短兵器基本就是刀。刀的製造也更加的精良,吳、蜀、魏三國的都極注意製作各種百鍊鋼兵器,如曹操早年就曾與工師共作卑手刀,以準備起兵時裝備部隊。後來他令人制作“百辟刀”分贈他的兒子們,他在《內誡令》中稱其為“百鍊利器,以闢不祥。”表明正是以百鍊鋼製成的寶刀。曹植曾作《寶刀賦》記敘:

“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侯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王自杖之。賦曰:有皇漢之明後,思潛達而玄通。飛文義以博致,揚武備以御凶。乃熾火炎爐,鑠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扇景風以激氣,飛光鑑於天庭。爰告祠於太一,乃感夢而通靈。然後礪以五方之石,鑿以中黃之壤;規圓景以定環,擄神思而造像。垂華紛之葳蕤,流翠採之(火養)晃。故其利:陸斬犀革,水斷龍角;輕擊浮截,刃不瀸流。逾南越之巨闕,超西楚之太阿。實真人之攸御,永天祿而是荷。”

全文用文學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以百鍊鋼製刀的生產情景。其中一句“規圓景以定環”,用現代漢語所說就是“以太陽的圓度為規範,製成刀柄上的圓環”。文中的刀應該就是當時製造水準最高的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永初六年”鋼刀


在江南的吳地,吳大帝孫權也極注重刀劍的製作,據樑《刀劍錄》所記,孫權曾在

“黃武五年(二二六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

一次製作多達萬口鋼刀應是用於裝備部隊,而只作十口劍可能就多用於賞玩之用。

至於蜀漢,最著名的就是諸葛亮讓蒲元造刀之典。據《太平御覽》所引的《蒲元傳》記載,蜀相諸葛亮曾請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開工製作共三千口,於是“熔金造器,特異常法”。刀製作時需淬火,他認為“漢水鈍弱,不任淬火”,叫人去蜀江取水,認為“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派去成都取水的人,歸途中將水器弄倒使蜀水流失少許,只得取八升涪水補了進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曹操高陵的鐵劍,專家推測為“倚天”


蒲元將他送來的水用於鋼刀淬火,馬上發現有問題,“乃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猶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雲:雜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頭首服”。造好的刀“稱絕當世,因曰神刀”。故事基本屬於傳奇,但透過其神奇的色彩反映出的事實說明三國時淬火技術更加成熟,且已能鑑別不同水質及其對淬火效能的影響。至於神刀的形制,《蒲元傳》中也有記敘:“今之屈耳環者是其遺範也”,可見也屬環首刀。

劍——劍身雙刃,主要用於刺殺,也兼有砍的功能。由於劍在砍殺的效能和堅韌度上不如刀,在三國時期已經基本不再作為軍隊的主要裝備,只是作為輔助兵器和配飾而已。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徐州博物館鎮館之寶:諸葛亮佩劍


三、三國時期遠射兵器的形制

弓——眾所周知的遠射武器,三國時期大量裝備部隊,其形制多為複合弓。弓體為竹木所制,弓弦大都為筋條或腸衣。弓的優點在於輕便靈巧,能遠距離殺傷敵軍,缺點是精度較低。

弩——安有臂的弓,弓臂上設有弩機並有瞄準裝置。在三國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蜀漢在在制弩技術上始終處於領先優勢,諸葛亮曾發明一種新式連弩,稱為“元戎”,可一次裝十支箭,提高了發射的速度,當然攻擊距離和威力不免有所下降。弩的優點是比弓射得遠,命中率高,但沒有弓輕便,發射速度慢。

"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戟


中國戰爭史綿延數千年,其中使用冷兵器又佔了絕大多數時間。上古殷商之前,由於史料與實物的缺乏,我們對當時的戰爭形態與兵器的運用方式少有了解。《史記》與《資治通鑑》等史書中雖然對上古時期的戰爭有所提及,但描述大都簡略。石器時代的兵器尚未從一般工具概念中脫離。因此真正的冷兵器研究均以青銅時期為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人類進入了青銅器時代。

鐵製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其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衝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秦漢之際,青銅兵器與鐵兵器尚各佔其半,到兩漢之交時,鐵製兵器幾乎基本取代了青銅兵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戟


秦統一六國,其軍容壯盛、裝備優良,在兵馬俑的實證中可以窺見一二。從秦開始,戰場逐漸由騎兵主導。騎兵在冷兵器時代的制勝法寶就是機動性,其意義猶如火器時代的裝甲部隊。騎兵既然成為軍隊的攻擊主力,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突出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末完全退出戰場。

一、三國時期長兵器的形制

三國時代的主要兵器形制是沿襲兩漢。當時的長兵器主要有矛、戟、鋌、鈹、鎩等。其中,長兵器中以戟與矛為主,通常長度都在兩米到三米間。另據《三國志》記載,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長刀也屬於長兵器,但在三國時期並不多見,應是從配刀和專用於劈砍的短柄刀發展而來。近身格鬥短兵器,主要是刀和劍。其中又以環首刀最為著名。遠射武器以弓箭和弩為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青銅矛


戟——漢之後,中國兵器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進入了鐵器時代。鐵戟隨著騎兵戰術的運用而真正進入發展期。戟在秦末楚漢戰爭中成為了主角。《史記》中多次使用了“被甲持戟”這個詞來描述當時的武將。其中如描寫項羽:

“漢有善騎射曰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羽大怒,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羽瞋目叱之。樓煩目不能視,手不能發”。

秦漢宮中有中郎、侍郎、郎中等,負責執戟宿衛殿門,故稱執戟郎。《史記·淮陰侯列傳》描寫韓信自敘:“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可見戟已經成為當時主要長柄兵器。一直到兩漢時期,鐵質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為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材質。鋼鐵提供了兵器更為堅韌的骨骼。三國時期可以說是真正拉開了鐵器時代的大幕。戟在三國中是最常見的兵器之一。其特點是在當時矛的一側伸出一個橫枝,類似“卜”字,就是我們所說的“卜”字戟。《三國志》中戟的身影比比皆是。最著名的當屬呂布的轅門射戟。從《三國志》中我們可以不斷讀到有關戟的描述:

張遼被甲執戟,先登限陣。……孫權大驚,以長戟自守。


魏猛將典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軍中有語: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董卓)拔手戟擲布(呂布)


布(呂布)言:諸君觀布射戟小支


(典)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鐵戟


三國時期的戟以長度而言基本可分為長戟和短戟,長戟用於兩軍交戰,短戟用於格鬥,有時還能投擲,也是當時常見的防身武器之一,和匕首的功能差不多。長戟的長度一般為一人高或兩人高,最長很少超過三人高。因為超過三人高的長兵器在製造時就會有諸多困難,另外士兵在操作時也有諸多不便。短戟是三國時期非常有特色的兵器。短戟一般就是雙戟或手戟。其中魏將典韋和吳將甘寧都是善使短戟的著名人物。他們使用的短戟就是“雙戟”。除了上文提到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

三國時期的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基本與漢代的戟一致,就是戟刺與戟枝垂直相交,即一般的“卜字戟”;另一類則戟刺出現翻翹形成鉤刺狀。後者的出現標誌著戟的功能向扎刺更進了一步。此時的戟也就完全適應了新興的騎步兵戰術,也與初期的戟完全的不同了。當然扎刺功能的強化也為其後戟被矟替代留下了伏筆。

矛——是一種直而尖的刺殺兵器,屬於原始社會起就有的狩獵戰鬥工具。在三國時期已經成為軍中僅次於戟的主要裝備之一。《諸葛亮集》中有:“敕作部,作五折剛鎧,十折矛,以給之。”它的缺點是刃部較長,刺殺不如槍那麼靈便。《三國志》中描寫張飛說“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也共決死!”,這就是著名的當陽長阪之戰。只是《三國志》並未寫明張飛使用的是丈八蛇矛,其次文中所寫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可見矛也是當時騎兵常用兵器之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鐵劍


鋌——是一種刺擊兵器,和矛相似,其形制似矛而較細長,鋌身扁平,兩側有刃,下有長鐵柄,鐵柄末端再接積竹柄。

鈹——鈹在漢代已是鐵製,與秦代銅鈹相比,鈹頭更長,增強了擊刺的效能,在鈹頭的莖部有一頭齒狀銅箍用於加固連接。

鎩——鎩和鈹的刃一樣,尖鋒有刃,形似短劍。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鎩的莖部按有鐔,兩端外伸向上彎曲作勾狀,使其具有一定防護作用,功能較鈹而優。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二、三國時期短兵器的形制

環首刀——刀在成為戰場首選以前,古代近身格鬥的兵器一直以劍為主。劍包括了通常的長劍,也包括近乎匕首的短劍。青銅時代的劍從製造工藝乃至造型幾乎已是非常完美的了。《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了五位刺客。這五位刺客都選擇了劍或匕首作為他們的兵器。聶政刺殺時“杖劍至韓”,而荊軻“好讀書擊劍”。荊軻的刺秦兵器為“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藥焠之”。最後拯救秦王的也是劍,秦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

然而隨著戰場中騎步兵戰術的發展及士兵防護裝備性能的提高,劍終究被逐漸淘汰,接替劍的就是刀。《釋名》說:“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乃擊之也。”刀劍交替的時代基本在西漢,當時的刀與劍的外觀非常接近,刀身與劍身的長寬比幾乎一致。區別只在於刀是單刃,劍是雙刃;刀尖在刀脊直線上,劍尖在劍頭寬的中間,另外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刀首的圓環。通常我們將這類擁有刀首圓環的直刀稱為“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環首刀


“環首刀”的出現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西漢時期這種新兵器直脊單刃,刀首成扁圓的環形,刀柄和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分,柄以木片夾束,再緊縛粗繩。一般沒有象劍那樣護手的格,只有個別的加有和劍格類似的銅質或金質的“圓箍”。環首的造型主要是便於單(雙)手緊握防止脫手。漢代鐵器冶煉方面有著長足的進步,東漢時使用百鍊鋼和局部淬火的技術,使刀更加強韌鋒利,隨著漢朝對四方的經略,這型兵器東及日本、西達西域,可說威名遠播,其基本形制也一直延用到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環首刀與戈一樣,也是中國獨有的冷兵器

三國時期裝備的短兵器基本就是刀。刀的製造也更加的精良,吳、蜀、魏三國的都極注意製作各種百鍊鋼兵器,如曹操早年就曾與工師共作卑手刀,以準備起兵時裝備部隊。後來他令人制作“百辟刀”分贈他的兒子們,他在《內誡令》中稱其為“百鍊利器,以闢不祥。”表明正是以百鍊鋼製成的寶刀。曹植曾作《寶刀賦》記敘:

“建安中,家父魏王,乃命有司造寶刀五枚,三年乃就,以龍、虎、熊、馬、雀為識。太子得一,餘及餘弟饒陽侯各得一焉。其餘二枚,家王自杖之。賦曰:有皇漢之明後,思潛達而玄通。飛文義以博致,揚武備以御凶。乃熾火炎爐,鑠鐵挺英。烏獲奮椎,歐冶是營。扇景風以激氣,飛光鑑於天庭。爰告祠於太一,乃感夢而通靈。然後礪以五方之石,鑿以中黃之壤;規圓景以定環,擄神思而造像。垂華紛之葳蕤,流翠採之(火養)晃。故其利:陸斬犀革,水斷龍角;輕擊浮截,刃不瀸流。逾南越之巨闕,超西楚之太阿。實真人之攸御,永天祿而是荷。”

全文用文學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以百鍊鋼製刀的生產情景。其中一句“規圓景以定環”,用現代漢語所說就是“以太陽的圓度為規範,製成刀柄上的圓環”。文中的刀應該就是當時製造水準最高的環首刀。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東漢“永初六年”鋼刀


在江南的吳地,吳大帝孫權也極注重刀劍的製作,據樑《刀劍錄》所記,孫權曾在

“黃武五年(二二六年)採武昌山銅鐵作十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刀頭方,皆是南鋼越炭作之,上有大吳篆字。”

一次製作多達萬口鋼刀應是用於裝備部隊,而只作十口劍可能就多用於賞玩之用。

至於蜀漢,最著名的就是諸葛亮讓蒲元造刀之典。據《太平御覽》所引的《蒲元傳》記載,蜀相諸葛亮曾請蒲元造刀,蒲元就在斜谷地方開工製作共三千口,於是“熔金造器,特異常法”。刀製作時需淬火,他認為“漢水鈍弱,不任淬火”,叫人去蜀江取水,認為“蜀江爽烈,是謂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不料派去成都取水的人,歸途中將水器弄倒使蜀水流失少許,只得取八升涪水補了進去。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曹操高陵的鐵劍,專家推測為“倚天”


蒲元將他送來的水用於鋼刀淬火,馬上發現有問題,“乃言雜涪水不可用。取水者猶悍言不雜。君以刀畫水雲:雜八升,何故言不?取水者方叩頭首服”。造好的刀“稱絕當世,因曰神刀”。故事基本屬於傳奇,但透過其神奇的色彩反映出的事實說明三國時淬火技術更加成熟,且已能鑑別不同水質及其對淬火效能的影響。至於神刀的形制,《蒲元傳》中也有記敘:“今之屈耳環者是其遺範也”,可見也屬環首刀。

劍——劍身雙刃,主要用於刺殺,也兼有砍的功能。由於劍在砍殺的效能和堅韌度上不如刀,在三國時期已經基本不再作為軍隊的主要裝備,只是作為輔助兵器和配飾而已。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徐州博物館鎮館之寶:諸葛亮佩劍


三、三國時期遠射兵器的形制

弓——眾所周知的遠射武器,三國時期大量裝備部隊,其形制多為複合弓。弓體為竹木所制,弓弦大都為筋條或腸衣。弓的優點在於輕便靈巧,能遠距離殺傷敵軍,缺點是精度較低。

弩——安有臂的弓,弓臂上設有弩機並有瞄準裝置。在三國時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蜀漢在在制弩技術上始終處於領先優勢,諸葛亮曾發明一種新式連弩,稱為“元戎”,可一次裝十支箭,提高了發射的速度,當然攻擊距離和威力不免有所下降。弩的優點是比弓射得遠,命中率高,但沒有弓輕便,發射速度慢。

三國時期長兵器、短兵器和遠射兵器的形制

西漢錯金銀銅弩機


總之,以百鍊鋼刀為代表的格鬥兵器殺傷效能的日益提高,自然促使防護裝具的變革,從而提高防護效能。防護裝具的進步,又促使格鬥兵器和遠射兵器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共同因素最終改變了戰場的面貌。

參考文獻:《三國志》、《中國古代兵器論叢》、《中國兵器史稿》、《中國古代冷兵器》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