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古今注》:“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反方辯友高堂隆和秦朗都說指南車純屬子虛烏有,都是吹出來的;正方辯友馬鈞就說肯定有指南車。最有力的證明當然就是造一個出來。於是高堂隆和秦朗跟魏明帝曹叡建議,下詔讓馬鈞覆原指南車。結果馬鈞成功復原出指南車,贏得辯論的勝利。

二異:翻車

馬鈞居住在京城,有一塊地,可以做一個果園或者菜園。但是引水灌溉的工作比較困難。於是馬鈞又發明一種叫做“翻車”的水車。這種翻車在使用方面上十分便捷,兒童也可以轉動,水就灌溉在園子裡。這種翻車不僅能引水,還可以排水,時人評價為“其巧百倍於常”。可能在馬鈞之前就有類似翻車的水車,馬鈞只是進行了改良。另外《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安設翻車(引水的水車)和渴烏(一個曲筒,用來引水上升)用來灑水。這種翻車或許就是馬鈞製造翻車的雛形,或者本身就是馬鈞的手筆也猶未可知。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古今注》:“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反方辯友高堂隆和秦朗都說指南車純屬子虛烏有,都是吹出來的;正方辯友馬鈞就說肯定有指南車。最有力的證明當然就是造一個出來。於是高堂隆和秦朗跟魏明帝曹叡建議,下詔讓馬鈞覆原指南車。結果馬鈞成功復原出指南車,贏得辯論的勝利。

二異:翻車

馬鈞居住在京城,有一塊地,可以做一個果園或者菜園。但是引水灌溉的工作比較困難。於是馬鈞又發明一種叫做“翻車”的水車。這種翻車在使用方面上十分便捷,兒童也可以轉動,水就灌溉在園子裡。這種翻車不僅能引水,還可以排水,時人評價為“其巧百倍於常”。可能在馬鈞之前就有類似翻車的水車,馬鈞只是進行了改良。另外《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安設翻車(引水的水車)和渴烏(一個曲筒,用來引水上升)用來灑水。這種翻車或許就是馬鈞製造翻車的雛形,或者本身就是馬鈞的手筆也猶未可知。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後漢書·宦者列傳》:“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三異:百戲

與指南車和翻車相比,百戲的實用性其實並不強,只是觀賞用的玩具,而且似乎是一種一時興起的東西,但同樣也能證明馬鈞在機械上的造詣。事情源於某個人的貢品,是一些雜技人物模型。這些模型只能擺設,自己不能動。皇帝(小編實在不清楚是不是曹叡)就問馬鈞,可不可以做出一套能夠動的百戲,馬鈞說可以。於是就製作出來一個大木輪,上面安設各種歌舞雜技的人物形象,用水力發動,這些人物就能夠完成各自的動作,可以說是精巧絕倫。這也就是馬鈞的“三異”。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古今注》:“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反方辯友高堂隆和秦朗都說指南車純屬子虛烏有,都是吹出來的;正方辯友馬鈞就說肯定有指南車。最有力的證明當然就是造一個出來。於是高堂隆和秦朗跟魏明帝曹叡建議,下詔讓馬鈞覆原指南車。結果馬鈞成功復原出指南車,贏得辯論的勝利。

二異:翻車

馬鈞居住在京城,有一塊地,可以做一個果園或者菜園。但是引水灌溉的工作比較困難。於是馬鈞又發明一種叫做“翻車”的水車。這種翻車在使用方面上十分便捷,兒童也可以轉動,水就灌溉在園子裡。這種翻車不僅能引水,還可以排水,時人評價為“其巧百倍於常”。可能在馬鈞之前就有類似翻車的水車,馬鈞只是進行了改良。另外《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安設翻車(引水的水車)和渴烏(一個曲筒,用來引水上升)用來灑水。這種翻車或許就是馬鈞製造翻車的雛形,或者本身就是馬鈞的手筆也猶未可知。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後漢書·宦者列傳》:“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三異:百戲

與指南車和翻車相比,百戲的實用性其實並不強,只是觀賞用的玩具,而且似乎是一種一時興起的東西,但同樣也能證明馬鈞在機械上的造詣。事情源於某個人的貢品,是一些雜技人物模型。這些模型只能擺設,自己不能動。皇帝(小編實在不清楚是不是曹叡)就問馬鈞,可不可以做出一套能夠動的百戲,馬鈞說可以。於是就製作出來一個大木輪,上面安設各種歌舞雜技的人物形象,用水力發動,這些人物就能夠完成各自的動作,可以說是精巧絕倫。這也就是馬鈞的“三異”。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明

除了“三異”以外,馬鈞還改良了一些發明,對經濟和軍事都很有幫助。

經濟

改良綾機:織綾機倒不是馬鈞的發明,但確實受到過馬鈞的改良。在馬鈞之前的織綾機比較笨重,操作不便,五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五十個踏具;六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六十個踏具,消耗的人力比較大。馬鈞針對這個情況,將織綾機改良為十二個踏具,縮減了人力耗費,不僅提高了當時的經濟生產水平,宏觀上也加快了古代紡織業的發展。

軍事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古今注》:“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反方辯友高堂隆和秦朗都說指南車純屬子虛烏有,都是吹出來的;正方辯友馬鈞就說肯定有指南車。最有力的證明當然就是造一個出來。於是高堂隆和秦朗跟魏明帝曹叡建議,下詔讓馬鈞覆原指南車。結果馬鈞成功復原出指南車,贏得辯論的勝利。

二異:翻車

馬鈞居住在京城,有一塊地,可以做一個果園或者菜園。但是引水灌溉的工作比較困難。於是馬鈞又發明一種叫做“翻車”的水車。這種翻車在使用方面上十分便捷,兒童也可以轉動,水就灌溉在園子裡。這種翻車不僅能引水,還可以排水,時人評價為“其巧百倍於常”。可能在馬鈞之前就有類似翻車的水車,馬鈞只是進行了改良。另外《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安設翻車(引水的水車)和渴烏(一個曲筒,用來引水上升)用來灑水。這種翻車或許就是馬鈞製造翻車的雛形,或者本身就是馬鈞的手筆也猶未可知。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後漢書·宦者列傳》:“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三異:百戲

與指南車和翻車相比,百戲的實用性其實並不強,只是觀賞用的玩具,而且似乎是一種一時興起的東西,但同樣也能證明馬鈞在機械上的造詣。事情源於某個人的貢品,是一些雜技人物模型。這些模型只能擺設,自己不能動。皇帝(小編實在不清楚是不是曹叡)就問馬鈞,可不可以做出一套能夠動的百戲,馬鈞說可以。於是就製作出來一個大木輪,上面安設各種歌舞雜技的人物形象,用水力發動,這些人物就能夠完成各自的動作,可以說是精巧絕倫。這也就是馬鈞的“三異”。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明

除了“三異”以外,馬鈞還改良了一些發明,對經濟和軍事都很有幫助。

經濟

改良綾機:織綾機倒不是馬鈞的發明,但確實受到過馬鈞的改良。在馬鈞之前的織綾機比較笨重,操作不便,五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五十個踏具;六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六十個踏具,消耗的人力比較大。馬鈞針對這個情況,將織綾機改良為十二個踏具,縮減了人力耗費,不僅提高了當時的經濟生產水平,宏觀上也加快了古代紡織業的發展。

軍事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石車:發石車在三國時期的戰爭中起到明顯的作用。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就使用過發石車來摧毀袁紹的箭樓,袁軍中稱之為“霹靂車”。發石車威力巨大,但也有相應的防禦手段。就是在防護目標前面懸掛溼潤的牛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發石車的威脅。而且發石車不能連續拋射,發射一次還需要重新裝填。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

針對這種情況,馬鈞對發石車進行了改良,搞出一種機輪,可以懸掛幾十塊巨石,發射的時候也不需要手動裝填,可以做到連發的效果。同時馬鈞還對新發石車的威力進行了測試,能將幾十塊磚頭投射出幾百步遠。這樣一來,新發石車在射速和威力上都有了保證。

改良連弩:諸葛亮發明了一種弩,名字其實叫做元戎弩,現在大家一般習慣稱為諸葛連弩。這種弩的弩箭用鐵製成,長八寸,一次可以射出十支弩箭。諸葛亮能夠在正面戰場上壓制司馬懿,或許就有諸葛連弩的作用。

《魏氏春秋》:“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上事表》:“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古今注》:“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反方辯友高堂隆和秦朗都說指南車純屬子虛烏有,都是吹出來的;正方辯友馬鈞就說肯定有指南車。最有力的證明當然就是造一個出來。於是高堂隆和秦朗跟魏明帝曹叡建議,下詔讓馬鈞覆原指南車。結果馬鈞成功復原出指南車,贏得辯論的勝利。

二異:翻車

馬鈞居住在京城,有一塊地,可以做一個果園或者菜園。但是引水灌溉的工作比較困難。於是馬鈞又發明一種叫做“翻車”的水車。這種翻車在使用方面上十分便捷,兒童也可以轉動,水就灌溉在園子裡。這種翻車不僅能引水,還可以排水,時人評價為“其巧百倍於常”。可能在馬鈞之前就有類似翻車的水車,馬鈞只是進行了改良。另外《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安設翻車(引水的水車)和渴烏(一個曲筒,用來引水上升)用來灑水。這種翻車或許就是馬鈞製造翻車的雛形,或者本身就是馬鈞的手筆也猶未可知。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後漢書·宦者列傳》:“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三異:百戲

與指南車和翻車相比,百戲的實用性其實並不強,只是觀賞用的玩具,而且似乎是一種一時興起的東西,但同樣也能證明馬鈞在機械上的造詣。事情源於某個人的貢品,是一些雜技人物模型。這些模型只能擺設,自己不能動。皇帝(小編實在不清楚是不是曹叡)就問馬鈞,可不可以做出一套能夠動的百戲,馬鈞說可以。於是就製作出來一個大木輪,上面安設各種歌舞雜技的人物形象,用水力發動,這些人物就能夠完成各自的動作,可以說是精巧絕倫。這也就是馬鈞的“三異”。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明

除了“三異”以外,馬鈞還改良了一些發明,對經濟和軍事都很有幫助。

經濟

改良綾機:織綾機倒不是馬鈞的發明,但確實受到過馬鈞的改良。在馬鈞之前的織綾機比較笨重,操作不便,五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五十個踏具;六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六十個踏具,消耗的人力比較大。馬鈞針對這個情況,將織綾機改良為十二個踏具,縮減了人力耗費,不僅提高了當時的經濟生產水平,宏觀上也加快了古代紡織業的發展。

軍事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石車:發石車在三國時期的戰爭中起到明顯的作用。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就使用過發石車來摧毀袁紹的箭樓,袁軍中稱之為“霹靂車”。發石車威力巨大,但也有相應的防禦手段。就是在防護目標前面懸掛溼潤的牛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發石車的威脅。而且發石車不能連續拋射,發射一次還需要重新裝填。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

針對這種情況,馬鈞對發石車進行了改良,搞出一種機輪,可以懸掛幾十塊巨石,發射的時候也不需要手動裝填,可以做到連發的效果。同時馬鈞還對新發石車的威力進行了測試,能將幾十塊磚頭投射出幾百步遠。這樣一來,新發石車在射速和威力上都有了保證。

改良連弩:諸葛亮發明了一種弩,名字其實叫做元戎弩,現在大家一般習慣稱為諸葛連弩。這種弩的弩箭用鐵製成,長八寸,一次可以射出十支弩箭。諸葛亮能夠在正面戰場上壓制司馬懿,或許就有諸葛連弩的作用。

《魏氏春秋》:“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上事表》:“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蜀漢和曹魏之間多次發生戰事,諸葛亮也吃過敗仗,曹魏不可能搞不到諸葛連弩。馬鈞就見過諸葛連弩的實物,也認為這種武器確實很精巧,但還有改進的餘地。馬鈞設計出一種將威力提升到五倍的諸葛連弩,也就是一次能夠射五十支箭。不過這次改良似乎只停留於想法上,沒有付諸實踐。

《馬先生傳》:“先生見諸葛亮連弩,曰:‘巧則巧矣,未盡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

提起三國時期的“科學家”,可能有很多人想起發明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的諸葛亮。但是畢竟術業有專攻,諸葛亮的長處還是在於政治、軍事等方面,人們往往不將他視為一個發明家。而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列傳》中,記載了三國時期另一個科技達人——馬鈞。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馬鈞的發明和事蹟。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馬鈞“三異”

馬鈞是司隸扶風人,為“天下之名巧”。他有三個在當時比較精奇的發明或者機械,被稱之為“三異”。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異:指南車

馬鈞擔任給事中(加官,相當於皇帝顧問)的時候,曾和高堂隆、秦朗在朝上爭論,爭論內容就是世界上有沒有指南車。傳聞中黃帝與蚩尤大戰的時候,就用到了指南車,蚩尤利用大霧,黃帝用指南車為士兵指明方向,最後戰勝了蚩尤。但這畢竟是傳說,指南車究竟有沒有,在當時也是一個迷。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古今注》:“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反方辯友高堂隆和秦朗都說指南車純屬子虛烏有,都是吹出來的;正方辯友馬鈞就說肯定有指南車。最有力的證明當然就是造一個出來。於是高堂隆和秦朗跟魏明帝曹叡建議,下詔讓馬鈞覆原指南車。結果馬鈞成功復原出指南車,贏得辯論的勝利。

二異:翻車

馬鈞居住在京城,有一塊地,可以做一個果園或者菜園。但是引水灌溉的工作比較困難。於是馬鈞又發明一種叫做“翻車”的水車。這種翻車在使用方面上十分便捷,兒童也可以轉動,水就灌溉在園子裡。這種翻車不僅能引水,還可以排水,時人評價為“其巧百倍於常”。可能在馬鈞之前就有類似翻車的水車,馬鈞只是進行了改良。另外《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曾安設翻車(引水的水車)和渴烏(一個曲筒,用來引水上升)用來灑水。這種翻車或許就是馬鈞製造翻車的雛形,或者本身就是馬鈞的手筆也猶未可知。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後漢書·宦者列傳》:“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三異:百戲

與指南車和翻車相比,百戲的實用性其實並不強,只是觀賞用的玩具,而且似乎是一種一時興起的東西,但同樣也能證明馬鈞在機械上的造詣。事情源於某個人的貢品,是一些雜技人物模型。這些模型只能擺設,自己不能動。皇帝(小編實在不清楚是不是曹叡)就問馬鈞,可不可以做出一套能夠動的百戲,馬鈞說可以。於是就製作出來一個大木輪,上面安設各種歌舞雜技的人物形象,用水力發動,這些人物就能夠完成各自的動作,可以說是精巧絕倫。這也就是馬鈞的“三異”。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明

除了“三異”以外,馬鈞還改良了一些發明,對經濟和軍事都很有幫助。

經濟

改良綾機:織綾機倒不是馬鈞的發明,但確實受到過馬鈞的改良。在馬鈞之前的織綾機比較笨重,操作不便,五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五十個踏具;六十根線的織綾機需要六十個踏具,消耗的人力比較大。馬鈞針對這個情況,將織綾機改良為十二個踏具,縮減了人力耗費,不僅提高了當時的經濟生產水平,宏觀上也加快了古代紡織業的發展。

軍事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改良發石車:發石車在三國時期的戰爭中起到明顯的作用。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就使用過發石車來摧毀袁紹的箭樓,袁軍中稱之為“霹靂車”。發石車威力巨大,但也有相應的防禦手段。就是在防護目標前面懸掛溼潤的牛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發石車的威脅。而且發石車不能連續拋射,發射一次還需要重新裝填。

《三國志·魏書·袁紹傳》:“太祖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紹眾號曰霹靂車。”

針對這種情況,馬鈞對發石車進行了改良,搞出一種機輪,可以懸掛幾十塊巨石,發射的時候也不需要手動裝填,可以做到連發的效果。同時馬鈞還對新發石車的威力進行了測試,能將幾十塊磚頭投射出幾百步遠。這樣一來,新發石車在射速和威力上都有了保證。

改良連弩:諸葛亮發明了一種弩,名字其實叫做元戎弩,現在大家一般習慣稱為諸葛連弩。這種弩的弩箭用鐵製成,長八寸,一次可以射出十支弩箭。諸葛亮能夠在正面戰場上壓制司馬懿,或許就有諸葛連弩的作用。

《魏氏春秋》:“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上事表》:“臣作竹橋,越水射之,橋成馳去。”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蜀漢和曹魏之間多次發生戰事,諸葛亮也吃過敗仗,曹魏不可能搞不到諸葛連弩。馬鈞就見過諸葛連弩的實物,也認為這種武器確實很精巧,但還有改進的餘地。馬鈞設計出一種將威力提升到五倍的諸葛連弩,也就是一次能夠射五十支箭。不過這次改良似乎只停留於想法上,沒有付諸實踐。

《馬先生傳》:“先生見諸葛亮連弩,曰:‘巧則巧矣,未盡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復原指南車、改良諸葛連弩的三國“科學家”——馬鈞

不在其位

如果馬鈞生活在現在這個時代,妥妥的技術大拿。但馬鈞偏偏生在對奇技淫巧比較輕視的古代。很多人對馬鈞都抱有輕視甚至刻意針對的態度。馬鈞的才華和他的發明都沒有得到主流文化和上位者的重視。

大將軍掾裴秀仗著自己能言善辯,駁斥嘲諷馬鈞;中領軍曹羲原本與裴秀是一種態度,後來改變想法,向大將軍曹爽介紹馬鈞,但曹爽完全忽視馬鈞在機械上的才能,沒有重用他。

馬鈞是精通機械的人才,但本身的官職卻是“掌顧問應對”的給事中,而不是負責工業的官職,他的一些有利於軍事科技發展的發明也沒有大規模地應用在當時的社會中,可以說馬鈞是“不在其位”,良為可惜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古今注》、《諸葛亮集》、《晉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