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訪問期間遇刺身亡,緊接著在一個月之內整個歐洲打成一團。很多人說是奧國王儲被刺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在二十世紀初那樣一個社會形態裡,刺殺這種事情在歐洲太普遍了,從來沒有聽說過誰誰遇刺會把幾億人拖入戰爭深淵的,所以這個理論不僅過於膚淺,邏輯上也站不住腳。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首先斐迪南大公是個奧國人,儘管身為皇儲卻並不招伯父約瑟夫一世待見,甚至當其被害的消息傳回維也納之後,老皇帝反而長舒了一口氣。至於法國、英國、俄國都不認為這是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而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甚至都沒聽說過這個人,他死不死跟我有什麼關係?那麼這些列強又是如何捲入這場戰爭,以致派出無數子弟為斐迪南陪葬呢?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其實扒開一戰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你會發現德國根本沒有必要參戰,而且只要德國不動手,其餘諸國絕不會趟這場渾水。俾斯麥還是宰相的時候,德國的外交態度非常模糊,但手段極其高明。德國東邊是沙俄,西邊是法國,俾斯麥十分清楚在這兩個傳統強國的夾縫中求生,你決不能兩邊都得罪。法國無疑是敵人,但如果轉頭與俄國走得太近的話勢必會得罪英國,所以德俄之間長期都是若即若離。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沙皇俄國之間還有一個貌似強大,實則不堪一擊的奧匈帝國,儘管外強中乾,但終究是日耳曼人為主體的國家,因此德國人更熱衷於與奧匈結盟。德皇威廉二世與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可德俄之間關係確實不怎麼樣,俾斯麥時期模糊的外交策略讓俄國人分辨不清楚德國究竟是朋友還是敵人,但威廉二世上臺之後執行的“非友即敵”政策卻迅速將沙俄推向了法國懷抱。如此一來,俾斯麥苦苦避免的兩線作戰成為德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從德國人的角度來說,他們更願意與英國交好,為此他們不惜與俄國交惡,但問題是英國奉行的是“光榮孤立”政策,歐洲大陸上誰最強就跟誰過不去,而放眼歐陸當時又有哪個國家比得上德國呢?當法國、俄國、英國都被推向對立面之後,德國能抱緊的只剩下奧匈這樣一個二流帝國。薩拉熱窩事件之後,奧匈向威廉二世徵詢意見,結果德方不僅沒有約束自己的小兄弟,反而開出了“空頭支票”:你放心訛詐塞爾維亞吧,後面有我呢!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問題是塞爾維亞是斯拉夫國家,背後撐腰的是沙俄,俄皇不想把事態擴大,所以寄希望於德國能夠約束奧匈帝國,但事與願違。為了懾止奧匈帝國的軍事冒險,俄國發布軍事總動員令,但沒有宣戰,也就是說此時只要奧匈罷手,俄羅斯的動員令隨時可以解除。但任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俄國裝模作樣的消息傳到德國之後,局勢瞬間失控。首先開始炸鍋的是德軍總參謀部,長久以來為了應付兩線作戰,德軍都是以“施裡芬計劃”為藍本來建設國防,簡而言之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在六個星期之內幹趴法國,然後調轉槍頭收拾俄國。

這個計劃的制定基礎在於法國的工業水平比俄國高,俄國從動員到作戰需要的時間更久,如此一來可以打個時間差。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該計劃沒有一點毛病,但刻板的德國軍官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局勢會演變成沙俄“只動員不宣戰”。德軍總參謀長小毛奇坐不住了,因為“施裡芬計劃”的精髓就在於速戰速決,如果俄國完成動員之後突然宣戰,德國是顧得上應對法國還是俄國?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時不我待,不管俄羅斯有沒有要打仗的準備,德軍只能立即進攻法國。當大批德軍撲向西線的時候,英國向威廉二世釋放了一個信號,只要你不打法國,英國保證不參戰。聽到這個消息威廉簡直高興壞了,只要英法置身事外,德國抱摔俄羅斯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當皇帝命令小毛奇讓準備攻擊法國的德軍趕緊停下,然後調往東線時,這位總參謀長拍案而起:陛下,您在開玩笑嗎?

出於職業軍人的敏感,小毛奇堅決反對中止計劃,要知道上百萬的軍隊加上不可計數的武器裝備塞到幾萬節車皮裡,這種規模的調度是需要幾年乃至十幾年時間準備的。這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你上面一紙命令說停就停得住的,儘管威廉二世不樂意,但留給他的選項也只有一個:打!此後英、法、德、俄、奧匈、塞爾維亞打成了一鍋粥,而此時距離斐迪南大公被刺只過去了一個月時間而已。

如果沒有薩拉熱窩遇刺事件,還會有一戰嗎?

因此,即使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沒有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很有可能爆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