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賽車 土撥鼠 F1賽車 雅克·維倫紐夫 五星體育廣播 2017-06-12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在水勢浩然的蒙特利爾聖勞倫斯河上,有一座綠樹林立的人工島,平日裡為愛自然、愛運動之人的集中地。然而從1978年起,它就成為了F1的重要陣地。這就是吉爾-維倫紐夫賽道,結合了滑溜的路面大力剎車區壓抑的圍牆,給車手帶來艱難的挑戰。在這裡的比賽總是很容易變得跌宕起伏、驚心動魄。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數字

1:31.925

喬納森-帕爾默 是現役雷諾車手 喬林-帕爾默 的父親。他在1983至1989年之間參加過88場大獎賽,其中82次投入正式比賽,拿到過14個積分。而他F1生涯唯一一個單圈最快紀錄是在1989年加拿大大獎賽的第11圈做出。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喬納森-帕爾默

6

歷史上有六位車手的第一次大獎賽勝利是在蒙特利爾獲得。吉爾-維倫紐夫在1978年蒙特利爾第一次辦賽時拿到他人生六個分站冠軍中的第一個;隨後是1989年Thierry Boutsen;1995年讓-阿萊西;2007年劉易斯-漢密爾頓;2008年羅伯特-庫比卡;以及2014年丹尼爾-裡卡多。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吉爾-維倫紐夫

5

劉易斯-漢密爾頓是在蒙特利爾獲勝次數最多的現役車手,除了2007年職業生涯首勝之外,之後又在2010、2012、2015和2016年四度折桂,被他稱為自己的福地之一,儘管也有兩次退賽紀錄。相比之下,目前領跑車手年度積分榜的塞巴斯蒂安-維特爾雖然擁有四個世界冠軍頭銜,但是僅僅在2013年在吉爾-維倫紐夫賽道收穫勝利。說來,波蘭人羅伯特-庫比卡在2007年加拿大大獎賽中發生嚴重車禍後,當時還是寶馬替補車手的維特爾得到了比賽機會,在“背靠背”的美國大獎賽中參戰並拿到積分,就次走上“四冠王之路”。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50

馬克斯-維斯塔潘在F1的首次亮相是2014年日本大獎賽,而本週末他在蒙特利爾迎來自己參加的第五十個大獎賽週末。但是,他的第五十場比賽里程碑還需要等到下個月的英國大獎賽。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維斯塔潘

30

法拉利是在蒙特利爾領獎臺完賽次數最多的車隊,總共30人次中包括10個勝利、9個第二名和11個第三名。但是,2004年邁克爾-舒馬赫之後,法拉利還沒有從蒙特利爾帶回過冠軍獎盃。兩個星期前,躍馬剛剛終結了16年“摩納哥不勝”紀錄。本週末,塞巴斯蒂安-維特爾和基米-萊庫寧是否能再助車隊破除魔咒?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冠軍牆

全長4.361公里的賽道只有13個彎組成,而最後的減速彎是最微妙的部分。一方面,通過10號彎回頭彎後,車手可以全速挺進到12號彎,就此成為超車點之一,是必爭之地;另一方面,過了13號彎就是發車區直道。這讓最後一彎成了天然的陷阱,如果速度過快,就可能撞上外側的圍牆。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1999年賽前,13號彎的牆上塗著“Bienvenue au Québec(歡迎來到魁北克)”,沒想三名世界冠軍——邁克爾-舒馬赫、達蒙-希爾和雅克-維倫紐夫的比賽先後以在此撞牆而終。此後,這座牆有了新的暱稱——冠軍牆。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本土居民”

吉爾-維倫紐夫賽道坐落於蒙特利爾聖勞倫斯河上的聖母島。這是一座為1967年世博會而建的人工島,也見證了1976年夏季奧運會的賽艇和皮划艇比賽。聖母島與緊鄰的聖伊蓮娜島組成了Parc Jean-Drapeau公園。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因為自然環境宜人,島上有著不少“本土居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土撥鼠,它們經常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近距離欣賞F1賽車從家門口飛馳而過,甚至頻頻無視國際汽聯道路安全“黃金守則”,橫穿賽道,給自己和車手帶來危險。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2007年加拿大大獎賽,棲身小車隊超級亞久裡的英國車手安東尼-戴維森一度在比賽中段有10圈處於積分區(前八名得分制)。然而一隻土撥鼠不慎捲入亞久裡賽車底下,在送去性命的同時,導致了賽車剎車損壞,最終讓戴維森錯過獲得F1積分的最好機會。多年後,英國人談起往事依然傷心,“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它要撞我?”

F1 與土撥鼠搶地盤的故事

但是,也許隨著近年來F1賽車聲響變輕,越來越多的“本土居民”樂與走上賽道一探究竟,繼狐狸和狗試圖搶鏡之後,去年一對海鷗也來湊熱鬧,更是在之子彎地靜候維特爾駕車到來,一副殉情的樣子,不願意讓路。無奈之下,德國人大力剎車避讓,但是他鎖死輪胎損失了時間,被漢密爾頓追上……

福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