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雨讀|墨子:武士道德的延伸

儒家 墨子 周朝 政治 清雨一合 2017-05-31

1、社會背景:周代世襲的武士隨著周朝後期統治權力的解體散落全國,被成為“俠”或“遊俠”。

2、墨學的思想根源:武士道德的延伸。雖然歷史上“儒”和“俠”都是依附於貴族的專門人才,但周朝解體後,儒生繼續來自上層或中層階級,俠則更多的來自下層階級。因此,墨子所反映的多是當時社會下層民眾的觀點。在古代,各種典章制度和禮樂都是貴族專用的,在普通百姓眼中卻沒有絲毫用處。墨子和墨家正是以此為出發點,批判傳統典制和對它加以粉飾的孔子與儒家,並對遊俠道德加以辯護。

3、墨子(約公元前479- 381年)及其追隨者與其他遊俠的不同:首先,其他遊俠只是僱傭兵,誰僱用便為誰賣命;墨子和他的追隨者們則反對任何侵略戰爭,他們只為防禦性戰爭效勞。其次,通常的“俠”只是墨守武士的職業道德;墨子和他的追隨者則對武士的職業道德進行理性化的解釋,並創立了一個新的哲學流派。

4、墨子對儒家的批判:第一,儒家不相信天或鬼,結果“天鬼不悅”;第二,儒家堅持厚葬,浪費了民眾的財富精力;第三,儒家“盛為聲樂以愚民”,結果只是少數貴族奢侈享受;第四,儒家主張宿命論,造成民眾怠惰順命。

5、墨子哲學的中心:兼愛。是“遊俠之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一職業道德的自然延伸,主張天下所有人都應當不分高低,彼此相愛。衡量價值的標準是“對國家和民眾有利”。

6、如何能勸說世人實行彼此相愛?首先,墨家會說,世界的利益就包括了其中每一個人的利益,為世界謀利益就是為自己謀利益。這樣說來,愛人成了一種投資、一種為自己的社會保險。其次,採取一些宗教和政治的教誨,神愛世人,神的心意就是要世人彼此相愛。神經常監察世人的言行,特別是君主的言行。

7、國家的起源:墨子認為國家的權威有兩個來源,其一來自民眾,另一來自天志。國家的性質必然是極權主義的,國君的權力必定是絕對化的。國家之所以產生就是為了制止人們由各行其是而產生的混亂。在一個國家之內只能有一個是非標準(義),這個義由國家制定。墨子把“俠”的職業道德發展到政治理論,強調集體紀律和集體的順服。他也反映了墨子時代的政治混亂局面,使許多人傾向中央集權,認為即便專制,也比混亂要好。

(本文是作者學習馮友蘭先生《中國哲學簡史》的學習筆記,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二維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