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四端”與企業文化管理

儒家 孟子 經濟 國學 京麓書院 2017-05-05

隨著現代化的推進,中國全球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在經濟全球化的同時,文化的全球化也越來越明顯。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在連任成功的慶祝會上引用中國老子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作為明志的格言。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講演時引用孔子的“溫故而知新”作為開篇詞,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訪華時說過孔子的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法國總統薩科齊在談論世界形勢時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些都是世界文化日益被世界熟悉和認可的見證。

中國文化以其歷史悠久和博大精深被世界所關注,但是在中國,有些人反而對自己的文化不屑一顧,甚至嗤之以鼻,大多數學者都在熱衷於談論全球化,中國企業家演講開會最多的用詞也是全球化。最近到國內一座有名的醫療機構參加醫院文化方面的討論,到會的醫院院長們一聽到“仁愛”及“救世”等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性化的東西就搖頭,大家一致人文醫院文化要全球化,但全球化的醫院文化什麼又不瞭解。就連救死扶傷的醫院都要拋開人性本質的東西,而追求政治化或所謂的全球化的東西,好像一出下仁愛等儒家倫理道德就不是全球化,這種現象其實是一個民族不自信的表現。我們不反對全球化和現代化,但從文化的角度出發,全球化表現為經濟和物質得繁榮與國際的接軌,並在世界範圍內建立相似的現代化生活方式。文化有全球化的成分,但全球化不是把民族性和歷史性全部否定,每一種文化都是它的價值本原。

西方的文化具有二元性,在精神層面它的價值依據是宗教,在現實生活中它又強調功利主義精神。它強調的正義和公平也是相對的,具有雙重性,一方面是宗教的純精神性,一方面確實現實生活中國的物質性,所以西方文化的價值本源很難再中國落地。首先是中國沒有統一的宗教說信仰,另一方面中國文化的本源沒有功利色彩,中國文化的本源是以儒學為主流的哲理系統,它主要體現的是生命存在的整體意義,是文質統一的人格理念。這裡的“文”就是指人的後天文化修養,“質”是指人的先天自然心性。孔子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中國文化的精髓就是注重在文明的創制上一定要文質合一,既要通過文化來規範人的品行,也要遵循人的自然屬性。尚質、重情、注重自然,這是中國文化的本質。比如在現實當中,一些組織和企業違背和超越了人們自然和天性的特點,用不符合人性的的東西規範人們的行為,只能適得其反。儒家認為:自然是人存在的生命之本,是文不能超越的界限。這種文質合一的人格理念是中國文化的本原,它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文質合一落實到人性中就是儒家倡導的人性善的哲學。西方的文化與中國的文質合一恰好相反,它注重人和自然的分化,它認為人都有原罪,人性是惡的,所以要由宗教來救贖,它要用神的力量改變人的惡,使人從善。中國傳統文化是說人天性是善的,可以用”內求”來規範人們的行為,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心性本來就是好的。《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在講人性善的文化本原。

孟子的“四端”說可以說是儒家文化關於人性的代表理論。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所說的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其特徵就是自然。人生活在分化的世界中,往往在現實中“三思而後行”,但在生命攸關臨界狀態時,人往往是出於自然的本能。比如我們見義勇為時,並不是想起了偉人的教誨及偉大的祖國,更多的是出於人性的衝動及人性的自然。孟子的“四端”當然也是指人性中的善原,想要發揚光大,還需要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作用。中國文化講“內求”和“內修”,人性自然的那部分就是中國文化中的“道”。“道”存在於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孔子在《易傳》中說“百姓日用而不知”。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人自然的心性之學和經過教化的成德之學的綜合,而西方的文化史心性與教化隔裂,是人性與自然的分化,所以西方的文化並不適合中國人。

文化最基本的內涵和作用就是“整合”,沒有整合文化就沒有生命力。在中國漫長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文化也在不斷的分化和整合中,但是無論時代是新與舊,有些基本的東西是不會變的,那就是文化的本原,是文化的“道”不會改變,民族的性格和賴以生存的環境不變,那麼它血液裡的文化基因也就不會變。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民族的文化價值是不會改變的。

從傳統來說,中國人是很有歷史意識的,中國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都要修前朝的國史,這體現了一種歷史的連續性,這表明中國人把歷史看的很重。現代中國的文化意識卻出現反傳統的意識潮流,並且這種潮流佔了主流,這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大的破壞力,對當代中國的文化及人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的文化價值本原是以儒家為代表的一個哲理系統,拋開它的封建性,其實它是中國人精神意識中已形成的價值哲學,中國人已認可和習慣了它的精神產品,但是在反傳統的意識形態下,我們的哲學、藝術、文學等精神產品完全與中國文化脫節,而是過多與西方文化接軌,過分強調現實生活的功利精神而忽略了人的心性自然的屬性,結果造成了我們的文化產品無法契合中國人的精神訴求,更無法喚起和昇華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境界,這是我們文化產品沒有永恆性最根本的原因。

造成我們反傳統的原因很多,但是近現代中國的積貧積弱和閉關鎖國造成了中國人對幾千年文化的反思,認為孔孟的儒家文化阻礙了中國的發展,把中國一切落後都歸在了文化上,這顯然有些偏頗。中國文化是有它的落後與封建性,但作為精神上的非政治性的哲學系統,它是中國人精神最好的表述和特徵。看待文化也要與時俱進,在五四運動時,廣大革命者反思中國文化和苦苦求索新文化體系是歷史的產物。當時中國民不聊生,軍閥混亂=戰,國家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時候人們把這一切歸罪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是對的,全盤反對中國傳統文化也情有可原,但現在的我們應該用科學辯證的方法來分析這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就其哲學性來看還是有生命力和價值的,就連當年反中國文化的胡適在晚年時也反省自己對傳統文化的偏頗之見,他從杜威主義者變成了堅定的中國文化接受者。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優與劣,我們現在的文化導向和文化產品過多忽略了人性自然的東西,自然不自然地去追尋西方的功利精神,我們又沒有宗教來約束人們的行為,所以造成了中國人精神信仰的匱乏。

中國文化強調的是超越於現實物質生活對精神生活上的“道”的追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有了“道”就獲得了人之初的為人的價值和意義。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都是教人生存的意義。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是中國文化的本質特徵,也是中國文化的本原。我們現在強調的生存意義是吃的要好穿的是名牌,開的是豪車,住的是別墅,物慾佔了文化的主流,這樣的追求失去了生活的本質意義,這其實與中國人性和 中國文化的本原背道而馳。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源就是反中國傳統文化的潮流導致的。

近些年,中國社會出現了可喜的現象,中國社會在前行中意識到了傳統的重要性,意識到了中國傳統文化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傳統文化有迴歸的跡象,國學熱也說明了這一點,各地祭孔和宣傳儒家思想的活動也越來越多,但這些都是形式而已。傳承中國文化就要重塑其價值的本原,建立中國特色的精神哲理體系,真正把人的自然精神需求與文化結合起來,形成文質合一的文化系統,重塑中國人的精神和道德信仰體系,這樣中國不僅是經濟強國,也是文化大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