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作為一個汽車媒體人,試車評車作為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那麼,我是如何通過短時間的通過車輛的反饋或操作表現去感受和評價一部汽車,同時給到普通消費者或者身邊朋友買車購車的參考。當然,作為獨立的個人對車作出的評價都是基於主觀,而真正買車的消費者必須得自行體會及結合自身實際需求,方可作出選擇。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在這裡打個比方,比如一個只有家用買菜、上下班接送小朋友等需求的消費者,大部分會選擇空間較大,行駛舒適,省心省油的。這時候,日系車型可能就更能滿足這類消費者的需求,自然而然評價就會更高。而一個追求性能操控,激烈駕駛的消費者,你讓他去試駕一臺日系車,十個裡面八個起碼都會說:“日系車太肉了,開快了真的還會飄,操控虛位大。”

那日系車真的不好嗎?那當然不是。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回到話題,如何在短時間內感受一臺車的優劣呢?

首先,測試前需要做好車輛的基本參數資料的功課,我個人習慣是瞭解以下幾項基礎認知與數據參數:發動機型號、變速箱、馬力扭矩及轉數範圍、驅動形式、懸掛形式、車身重量、軸距、輪胎輪轂規格,以及是否採用特有的機械及電子技術調教等等。大致能知道車輛屬於什麼類型、什麼性能、什麼定位的汽車。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先來看外觀,雖說外觀這項因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得出的結論當然也不盡相同。但外觀整體的設計語言還是得符合當下的主流,符合絕大部分人的審美要求。像最早出現的汽車,其車身造型也基本沿用的馬車的形式,到20世紀初福特的T型車,再後來為提高車速,開始應用空氣動力學,車身從四方形變成橢圓形,從而減小了迎風面積。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1934年,克萊斯勒最先採用了流線型車身,從而大大的減小了空氣阻力,開始流線型車身得到普及。進入到21世紀,尤其是近幾年,你會發現,原來圓潤、飽滿的車身造型開始慢慢往扁平、凌厲的車身線條,溜背式的造型發展。所以外觀設計語言給你的主觀感受,美醜先不論,但也一定是要覺得這車“夠潮!”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內飾總體設計及操控系統的靈敏度,進入到一輛車中,首先映入眼簾的自然是內飾,在這裡不得不誇獎下國產車,近些年國產車飛速發展,不單單是車的外形有了長足的進步,車的內飾也營造出不俗的奢華和科技感。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在這裡,辨別內飾可以用

一看,先看內飾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口味,是否匹配這部車的定位。

二摸,摸摸內飾材料的質感,手感細膩程度,是皮質還是搪塑或其他材質,縫線和包裹性是否有瑕疵。

三按,按下按鍵,中控罩等等材料,會不會有鬆散感。

四試,試試車上的車載系統,如CARPLAY、語音識別等等功能,是否能滿足日常需求,反應是否靈敏,有沒有反人類的設計等等。

很多人忽略了座椅對於一部汽車的重要性。其實坐上駕駛座位的那一瞬間,才是對一輛車真正的評測。座椅符不符合這輛車的定位,坐得舒不舒服,方向盤調節範圍是否合理,駕駛的各項操作是否順手是駕駛的第一感受,座位姿勢調整是駕駛最基本的東西,家用車考慮舒適性,性能車卻是要考究包裹性,這是對一輛車基本的評價項目。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很多人體工學不成熟的車輛坐在駕駛座開著不久便感覺不舒適,很難讓人找到舒適的坐姿,連開車都坐得彆扭那其他也就免談了,是不合格的汽車。

座椅調整完後,就啟動車輛慢慢往前開。

在時速60km/h以內,我們先熟悉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特性。

點火的聲音,震動是否符合車的定位,怠速靜止狀態下去感受一下,車子抖動的厲不厲害,方向盤是否抖動,車子怠速狀態是否安靜。

感受掛擋的流暢性,從N檔切換為R檔或者D檔時,頓挫感明不明顯,慢慢踩下油門觀察車速變化情況是否與自己想象的一致,在不同車速時加速感覺是否不一樣。在車少的情況下,左右來回打打方向盤,感受方向盤重不重,會不會有虛位,指向是否精準,然後試一試剎車,驗證腳踩的力量和制動力的關係,感受下車輛是否易操控,有些車輛調教的就會輕輕一點就急剎,也有的車輛調教要重踩才有反應。

分別在普通的城市路面,砂石路面,減速帶上行駛通過,細細的感受每種道路下車身整體的NVH(噪聲Noise、振動Vibration與聲振粗糙度Harshness),簡單來說就是在車內感覺安不安靜,風噪和胎噪大不大,乘坐體驗舒不舒適,底盤和懸掛在過坎的時候是否有足夠安全感,不會有易散架的鬆垮感覺。

在時速50~60km/h範圍內,重複這些基礎操作,基本上、差不多就可以認識到這臺汽車五成到六成的特性。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當對車子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後,就可以在以上基礎上再開始加速。

1、路面環境許可狀況下,先試一試加速,靜止或低速下全油門,感受油門的響應是否迅速,動力的跟隨性。再去感受引擎是否有自己的個性與味道,不同進氣方式與動力系統也有不同的運作質感。像自然進氣的車輛,加速比較線性,感覺到速度就一步一步提上來。而渦輪增壓在一般情況下都會遲滯現象,就是在重踩油門的情況下,會有零點幾秒的遲滯,然後動力才猛的爆發出來。

2、若有駕駛模式選項,則切換一下看看不同模式間的異同。

3、以較快的車速過彎,感受車架底盤的剛度與車身的重量分佈、平衡性,懸掛的行程、軟硬、側傾表現等方面。

試車是一套複雜的感知並參與事物並作出評價的過程,雖然它可以作為一套程序,依程序框架即可以作為入門。但我認為試車基本是一個需要長期的知識、經驗、技術積累才能勝任的,實踐的不斷積累的過程。

短時間內,如何感受一臺車的優劣?

任何一輛車都有自身的優缺點,任何人給你的建議都是主觀的,影響買車的因素還是有千千萬種,買車還需按照自己的需求及實車體驗,方下定論。

願每個人都能買到心目中的DreamCar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