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新年號到底出自《萬葉集》還是張衡的《歸田賦》?


日本的新年號到底出自《萬葉集》還是張衡的《歸田賦》?

作為目前東亞漢字文化圈唯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使用年號的國家,日本在“平成”後將迎來什麼年號受到廣泛關注。

年號是否應沿襲傳統取自中國古籍,也成為爭議焦點。

日本歷史上在645年首次使用年號,至今使用過的247個年號中,能確認的出處都是來自中國古代典籍。

據報道出處最多的是中國古籍《尚書》共35個,其次是《周易》27個。

例如:“明治”和之後的“大正”皆出自中國古典文獻《易經》,“昭和”出自《書經》,現在的“平成”就是同時取自《史記》和《尚書》。

日本的新年號到底出自《萬葉集》還是張衡的《歸田賦》?

日本政府4月1日發佈新年號,定為“令和”,是日本第248個年號。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這樣解釋說,新年號出自日本最早的詩歌集《萬葉集》,是根據“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這幾句詩選取的。

《朝日新聞》稱,這是日本首次從本國古籍中確定新年號。但它同時認為完全依據日本古典選取年號的做法並非易事。

熟悉日本文言文的中國文學研究者認為即使是從日本古典中選取名句,但歸根結底這些名句大多還是會最初來自於中國古典。

共同社也引述日本古籍研究者的話報道稱,“日本古籍中也有許多由‘漢文’(古漢語)寫成的作品,究其根源都來自中國古籍。越是有格調的語言,這樣的傾向越強。”

所以有分析認為,年號完全撇開中國文化的影響可能很難,但可能具有“雙重出處”。

日本的新年號到底出自《萬葉集》還是張衡的《歸田賦》?

事實上不止“雙重”還有可能是“多重”。比如:東漢張衡《歸田賦》:“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

《黃帝內經》:“洩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當中就有“令和”。

在外交部記者會上,有日媒記者提問稱,以前日本年號都來自中國典籍,但這次是第一次年號沒有出自中國典籍,中方怎麼看待這次改變?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迴應說,有關日本的年號,這是屬於日本內政,我們對此不做評論。

“令和”無論出自何處其實都不那麼重要,永遠和平才重要。

希望就像共同社報道的那樣,當“令和”兩個大字出現在東京街頭的電子屏幕上時,現場有一瞬間的安靜,之後爆發出驚歎聲。

很多人表示,新年號中有和平的“和”,令人高興,希望和平年代今後也能持續下去。

無論如何

希望永遠和平下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