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對本國戰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卻讓俄羅斯背了幾十年的鍋

在俄羅斯境內,有一群人被稱為”俄羅斯日裔“,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從日本移民到俄羅斯境內的,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當時日本戰敗後滯留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被流放到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後裔。

日本人曾對本國戰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卻讓俄羅斯背了幾十年的鍋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170萬蘇軍分三個方向向駐紮在中國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發動猛烈進攻。

而日本大本營對此竟然毫不知情。其實是因為蘇聯在對日宣戰之後,就切斷了關東軍同日本本土的通信。而日本當時正忙著把在日本本土遭受美國轟炸的工業設施轉移到東北,卻沒想到被蘇聯撲了個正著。

日本人其實並不是沒有想到蘇聯會發動對日戰爭,但是沒想到的是,蘇聯會在這麼快的時間裡集結如此巨大的兵團發動進攻。

日本人曾對本國戰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卻讓俄羅斯背了幾十年的鍋

日本的70多萬關東軍長期沒有作戰經驗,其中的精銳又大多抽調去了中國南方戰場和太平洋戰場,蘇聯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就拿下了中國東北鐵路線上的的主要幾個樞紐城市,並掌握住了戰爭的主動權。

此後蘇聯一路平推,相繼拿下了瀋陽、大連等地,並一直推到了平壤,和美國隔著北緯38度線。

日本人曾對本國戰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卻讓俄羅斯背了幾十年的鍋

而大量的關東軍還沒有來得及抵抗就收到了來自日本本土投降的消息,很多日本關東軍甚至認為自己並沒有戰敗,所以並不算戰俘,頂多只是囚犯而已。於是他們自稱自己是”滯留者“。

蘇聯人對這幾十萬的日本戰俘可沒想那麼多,當時蘇聯國內百廢待興,有許許多多的大型國家項目正缺人手,其中許多戰俘就被用到了蘇聯的國家建設上。

日本人曾對本國戰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卻讓俄羅斯背了幾十年的鍋

運氣好一點的可以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進行林業的工作;運氣差的就會被調到蘇聯中西伯利亞的荒原裡從事建設活動,有的甚至會被調到中亞等荒漠地區,並在那裡勞動終身。

大多數戰俘被徵調用以修建蘇聯在西伯利亞的多條鐵路以及在遠東的港口建設。

但是隨著戰後國際局勢的變化,日本要求蘇聯遣返滯留在蘇聯境內的戰俘,但是數量方面態度曖昧,表面上答應,但是卻將戰俘一批一批地遣返,直到1956年才釋放了所有的日本戰俘。

日本人曾對本國戰俘下了一道特殊命令,卻讓俄羅斯背了幾十年的鍋

而最令人諷刺的卻是日本政府對遣返的戰俘的態度。當時日本政府根本不承認這些遣返者是軍人,也不承認他們在蘇聯的勞動記錄,甚至在年老後都拿不到退休金,也拒絕他們曾為軍國主義賣命。而日本政府當時遣返他們回來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因為日本國內此時也忙於經濟建設,正缺人手。

反而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為當年的行為道歉並承諾提供當時勞工的勞工證書。隨著那一批”滯留者“的紛紛去世,他們也只能對自己的一生髮出無奈的感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