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一個深耕中國幾十年的美國企業家被逼走了'

""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一個深耕中國幾十年的美國企業家被逼走了

去年,當拉里·斯洛文聽說美國加徵關稅威脅到他在中國的電子業務時,他意識到,接下來他將面臨一件苦差事。

這位70歲的老人,花了大半輩子時間在中國南部建立供應鏈,為美國大型零售商生產商品。隨著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斯洛文感受到壓力。一年以來,路透社通過採訪、電話、郵件等形式與斯洛文交流,側面記錄他轉移供應鏈的行動。

在這一過程中,斯洛文遇到過千鈞一髮的時刻,也遇到過好運氣。而他的經歷,僅僅是貿易摩擦背景下,被迫改變在中國業務的企業家的一個縮影。

最困難情況

斯洛文是土生土長的紐約長島人。上世紀70年代,他開始從日本採購照明產品,初試身手。之後他轉向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和金霸王公司(Duracell)製作和採購電子產品。後來,他又成為體育用品零售商迪克體育用品(Dick's)的採購代理。

2012年,斯洛文加入頂石公司,負責管理該公司在香港的中國製造商網絡。目前,他擔任頂石國際香港有限公司(Capstone International HK Ltd)的總裁,總公司頂石公司(Capstone Companies)位於佛羅里達州。

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讓斯洛文產生將業務轉移到亞洲其他地方的想法。而真正促使他採取行動的,則是美國和中國產生貿易摩擦。

“這是我做生意30年來遇到的最困難的事情,”斯洛文說,“各個環節,包括打包、裝配、審計、人工、日常管理、零部件、物流、運輸等等都要顧及,我的馬力很快從一擋開到了四擋。”

前期調查

2018年7月,華盛頓開始針對中國商品加徵第一波關稅時,頂石公司的核心產品比如電池供電LED燈、感應式燈等還不在清單之上。同樣不在清單上的,還有斯洛文視為公司未來的智能傢俱,比如智能鏡子。

他把目光投向泰國,認為那裡可能是第二個生產基地。在泰國當地採購原材料較為困難,但至少有一點好處:沒有進口關稅。在泰國當地建立一個商業實體成本較低、速度較快,有些工作可以分包出去。

一位在泰國的美國貿易官員向斯洛文介紹了幾家可能提供幫助的當地公司。

“我將可以在泰國生產產品,”去年夏末斯洛文如此表示,但他同時補充說,“這並不容易”。

到了9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提供了更充分的轉移理由。美國政府再“加碼”,宣佈將對價值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頂石公司的LED產品則在這一範圍。同時,如果在中國製造智能傢俱,也將受到衝擊。

不久之後,代表美國在中國大陸企業的中國美國商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一的成員計劃將零部件的採購或部分產品的組裝轉移到中國之外。

斯洛文在泰國的努力似乎也取得回報。多次會議後,他終於在曼谷郊外找到一家可以幫助他的傢俱廠和組裝廠。

今年2月,進行實地考察後,斯洛文開始為智能鏡子訂購零部件。“我不擔心,”他說,“我正一步步向泰國合作伙伴提供信息”。

斯洛文感到樂觀的同時,貿易形勢出現新變化:2018年底,在阿根廷舉行的G20峰會上,美國和中國就經貿問題達成共識,停止加徵新關稅,決定設定90天的談判期。離開中國的緊迫性一時似乎有所減弱。

謹慎行動

90天談判期過後,美國沒有立即揮舞關稅“大棒”,這給了斯洛文一絲喘息的空間。

他安排了一系列試點運行,測試泰國工廠在組裝方面的表現。他還需要為美國零售商要求的勞工權利和環境標準審計做準備。他估計,這至少還需要6個月的時間。

4月初,斯洛文與其貿易律師薩利·彭(Sally Peng)會面。彭說,大多數人都在等待,希望達成一項貿易協議。他們“每天都在賠錢”。

就在斯洛文與律師會見的同一天,他在佛羅里達州的老闆公佈了2018年的業績,數字折射出貿易摩擦的影響:淨收入為1280萬美元,低於2017年的3680萬美元,淨虧損為100萬美元,而利潤僅310萬美元。

首席財務官格里·麥克克林頓表示,“頂石公司在2018年面臨的挑戰是其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智能鏡子的開發如火如荼之際,轉折點又出現了:5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提高至25%。

對斯洛文和其他人來說,“警報”再次響起。當月,中國美國商會和上海美國商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已經或正在考慮轉移生產的企業數量躍居40%以上。

為了加快速度,斯洛文把泰國裝配商介紹給中國供應商。他想設定遊戲規則,然後讓雙方獨立互動。幸運的是,經過數月的堅持,中國公司終於同意向斯洛文的泰國裝配商供貨。

未來難題

確保零部件和原材料供應的情況下,下一步的難題是審計。

35%的產品必須在泰國生產,才能被認為是泰國產品,從而免除美國加徵的關稅。獨立審計師出具的證書可以證明這一點,但這一過程通常需要4至5周。

斯洛文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後勤。從泰國到美國的海運時間比從中國到美國要長8-10天。

到今年年中,斯洛文確信他的大部分挑戰都已被克服,智能鏡子將於10月1日如期上市。但他也不乏擔憂,“總會有小難題 ”。

斯勞文費盡心思轉移供應鏈的經歷,僅僅是貿易摩擦背景下,被迫改變在中國業務的企業家的一個縮影。特朗普頻頻對中國揮舞關稅“大棒”,美國國內同樣叫苦連天,工廠產出和消費者信心都在下降。本月,特朗普曾宣佈計劃對中國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震驚股市和債市。隨後,特朗普宣佈推遲這一舉動,有媒體解讀是由於美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劇。

當前,美國經濟似乎正處於一個拐點,在經歷了十多年的增長後,似乎開始顯現某種脆弱性。儘管一直聲稱將關稅負擔全部拋給中國,但特朗普在週二接受採訪時承認,對中國咄咄逼人的貿易政策,可能會給美國人帶來經濟上的痛苦。但他堅持認為,這些措施是為了更重要的長期利益。他稱自己並不擔心經濟衰退,但仍在考慮實施新的減稅措施以促進經濟增長。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廖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