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日軍戰俘為何不敢反抗?蘇聯軍隊表示別怪咱不厚道!

日本 美國 西伯利亞 天堂 熊熊點兵 2017-05-28

1945年8月,按照蘇聯與美國的協議,157萬多集結在遠東地區的蘇聯軍隊對盤踞中國東北多年的日本關東軍發動了裝甲突擊,蘇軍裝甲部隊狂飆突進,僅僅用了十多天時間便將號稱為精銳的日本關東軍打得落花流水。

戰後統計蘇聯紅軍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斃傷日軍8萬餘人,俘虜日軍達59.4萬餘人。蘇聯人對待戰俘不怎麼講究仁義道德,而且很多蘇軍軍官和士兵對日本曾經在蘇聯遠東燒殺搶掠極為仇恨,因此這些剛剛被俘虜的日軍日子就不怎麼好過。

60萬日軍戰俘為何不敢反抗?蘇聯軍隊表示別怪咱不厚道!

而蘇聯高層則看到了這數十萬戰俘蘊含的巨大價值:勞動力!於是一紙命令將這近60萬人運到了西伯利亞,在嚴酷的蘇聯遠東地區,60萬日本戰俘經歷了近10年的地獄模式,最終回到日本本土的只有三分之二多點,十多萬日本戰俘就死在了蘇聯遠東。

如此高的死亡率與被美軍俘虜的日軍相比可謂是一個地獄,一個天堂。儘管美軍對日本戰俘沒有好感,但是日本投降後這些人很快就搖身一變成為平民,投入到日本的戰後建設當中,他們對美軍倒沒有多少激烈反抗之舉,但是蘇聯俘虜的可是60萬關東軍戰俘啊!

既然明知道做苦工活下來的機會不大,這些人為何不拼死一搏呢?

60萬日軍戰俘為何不敢反抗?蘇聯軍隊表示別怪咱不厚道!

實際上1945年的關東軍已經不是歷史上最強的關東軍了,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大量的關東軍精銳,如第1師團和第2師團都被調到南洋作戰,僅1945年調到南洋和日本本土的就有近20個師團。為了補充關東軍的缺額,其從關內調了一些部隊,當地日本僑民入伍的則高達25萬人。

可以說1945年8月的日本關東軍8成以上部隊都是新部隊,部隊中年紀較大或者年紀較小的有很多人,而且作戰單位成立時間較晚,沒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加之日本人一旦被強敵擊敗就幾乎完全喪失信心,因此有組織的強力反抗並不多。

而造成日本戰俘不敢反抗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蘇聯軍人的強硬手段。

60萬日軍戰俘為何不敢反抗?蘇聯軍隊表示別怪咱不厚道!

為了預防戰俘暴動,蘇軍派出了2萬名精銳部隊看押這些戰俘,一到蘇聯便修建了267個戰俘營,下設2112個戰俘所、392個工作隊,將這些戰俘成功分割。

在嚴寒的西伯利亞,日本戰俘不光衣不蔽體而且食不果腹,還要承擔繁重的勞作。

據日本活下來的戰俘們回憶,當時居住的地方大都是簡陋的木頭屋子,甚至是帳篷,基本上在每個寒冬時節,都會有凍死的戰俘屍體被拉出來。由於地面太硬,根本挖不開土,因此這些人也就被拋屍荒野了。

60萬日軍戰俘為何不敢反抗?蘇聯軍隊表示別怪咱不厚道!

可以說在蘇聯軍人的強壓手段之下,日本人不敢也沒有力氣進行反抗,最終在扔下了十幾萬具冰冷的屍體之後才僥倖回到了日本本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