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古代由於信息傳播比較比困難,各國之間的交流不多,再加上戰亂四起,改朝換代的速度比較快,因此每個國家對於其他國家都有一套獨特的稱呼。

就比如說古代我國西邊有一個阿拉伯帝國,在唐朝時期與我們經常往來,但是唐朝並沒有給他們叫做阿拉伯帝國,而是稱之為“大食國”,因為唐朝人認為阿拉伯人稱為多食、多氏、大寔等,“大食”由此而來。

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另外,漢朝時期,日本就與我國頻繁交往,當時的日本非常長落後(當時還不叫日本),在漢朝人眼中,完全是一個“蠻夷”的部落,並且日本的身材普遍矮小,因此漢朝人將他們稱作“矮國”。但是我國自古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覺得將他們稱作“矮國”實在是有些看不起人。於是將“矮”改為比較相像的“倭”字,因此“倭國”這個稱呼一直陪伴了日本幾百年。

直到唐朝時期,“倭國”使者才弄明白為什麼他們叫做“倭國”,對這個名字很不滿意,於是請求唐朝皇帝武則天給他們換一個名字,因此“日本”的國民才由此而來。

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那麼,我們國家在古代被其他國家怎麼稱呼的呢?

其實我國古代最早被稱作“支那”,是古印度對我們的稱呼,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支那”這個稱呼也流傳開來,被很多國家使用。

出現這個稱呼的時期是我國秦朝時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便與與古印度有過接觸。在古印度的語言中“秦”的音譯就是“支那”,因此古印度將我國稱之為“支那”是對秦朝國力的一種敬畏,這個稱呼也是一種褒義的稱呼。

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除了“支那”之外,我國還被成為“賽里斯”、“絲之國”等,都是一種尊稱。是因為我國漢朝時期出口的絲綢而得名,“賽里斯”就是希臘語中絲綢的意思。在當時的西方國家眼中,中國是一個生產絲綢的國家,因此被稱作“賽里斯”或者“絲之國”。

從上面可以看出,不管是“支那”“賽里斯”還是“絲之國”,都是一種對我們國家的尊稱,皆因我國當時的強大或者富有(當時在西方國家,絲綢的價格比黃金還貴)而得名。

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但是到了後來,日本人卻在“支那”這個名字後面加了一個字,直接讓褒義詞變為貶義詞。在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對於中國還是存有敬畏的,他們的文獻中也是以“支那”作為稱呼。

但是隨著他們的發展強大,以及在甲午戰爭中戰勝了清朝之後,日本人為了鄙視中國,以及為了報之前被稱作“倭國”的恥辱,在“支那”二字後面加了一個豬,稱之為“支那豬”。

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並且將“支那”一詞常常用作貶義的語句中,生生將這個稱呼變成了一個鄙視的稱呼,因此導致當時日本人稱呼我國的時候,都是使用“支那”或者“支那豬”作為諷刺。

外國人稱我們“支那”,其實是褒義,日本加了一個字,變成侮辱詞

不過隨著抗日戰爭中日本的投降,日本也再也不敢這樣稱呼我們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