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華為和聯想,都過了而立之年。

2017年,華為2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2017財年,聯想全年營收2767億元。而利潤的差距,更是在10倍之上。

回到兩者創業的原點,最初幾年,聯想的營收,甚至一度達到華為的17倍,其風頭遠遠蓋過了華為。

三十多年間,任正非和柳傳志、聯想和華為如何上下輪轉,重換位次的。

Part

1

起步:聯想=17個華為

1984年,改革開放還處於起步階段,有些人一直在左右觀望,四處打探,有些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些天生“不安分”的人出手了。

當時一位剛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帶領著其他10位技術人員,懷揣著20萬元的人民幣,在北京創辦了一家公司。這位中年人是柳傳志,他創辦的公司就是後來的聯想。

3年後,在深圳,和柳傳志同齡的任正非,也在深圳註冊了一家公司,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到今天,華為發展的勢頭一如既往的迅猛,而聯想的發展卻露出“朽朽老態”。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聯想銷售收入為2969億元,華為銷售收入為5216億元,將近聯想的2倍。而當年的淨利潤,聯想為37億元,華為為271億,足足是聯想的8倍之多。

而在1992年的時候,聯想的營業收入是17.67億元,風光一時無兩。而華為當時僅有1億元的銷售額,還在苦心在謀劃著如何活下去。

現在華為則一騎絕塵,把聯想甩在了身後。

Part

2

轉折:技、貿之爭

在兩家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面臨的問題都是生存。

“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柳傳志後來回憶公司剛成立時的茫然說到。柳傳志的迷茫,直到後來將計算所倪光南教授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做成產品“聯想漢卡”,柳傳志等人才找到一個穩定的盈利點,最後逐漸發展成聯想集團。

華為一開始也是靠倒賣交換機得以生存,在供貨商斷貨的情況下,華為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於是孤注一擲,研發自己的交換機。

1991年12月份,華為一度瀕臨破產邊緣,在自主研發的交換機設備測試成功後,華為才算慢慢的站穩腳跟,逐漸發展起來。

而在後來擺脫生存的困境後,兩家公司開始考慮的是怎麼生存,才能發展壯大,乃至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華為和聯想,都過了而立之年。

2017年,華為2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2017財年,聯想全年營收2767億元。而利潤的差距,更是在10倍之上。

回到兩者創業的原點,最初幾年,聯想的營收,甚至一度達到華為的17倍,其風頭遠遠蓋過了華為。

三十多年間,任正非和柳傳志、聯想和華為如何上下輪轉,重換位次的。

Part

1

起步:聯想=17個華為

1984年,改革開放還處於起步階段,有些人一直在左右觀望,四處打探,有些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些天生“不安分”的人出手了。

當時一位剛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帶領著其他10位技術人員,懷揣著20萬元的人民幣,在北京創辦了一家公司。這位中年人是柳傳志,他創辦的公司就是後來的聯想。

3年後,在深圳,和柳傳志同齡的任正非,也在深圳註冊了一家公司,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到今天,華為發展的勢頭一如既往的迅猛,而聯想的發展卻露出“朽朽老態”。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聯想銷售收入為2969億元,華為銷售收入為5216億元,將近聯想的2倍。而當年的淨利潤,聯想為37億元,華為為271億,足足是聯想的8倍之多。

而在1992年的時候,聯想的營業收入是17.67億元,風光一時無兩。而華為當時僅有1億元的銷售額,還在苦心在謀劃著如何活下去。

現在華為則一騎絕塵,把聯想甩在了身後。

Part

2

轉折:技、貿之爭

在兩家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面臨的問題都是生存。

“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柳傳志後來回憶公司剛成立時的茫然說到。柳傳志的迷茫,直到後來將計算所倪光南教授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做成產品“聯想漢卡”,柳傳志等人才找到一個穩定的盈利點,最後逐漸發展成聯想集團。

華為一開始也是靠倒賣交換機得以生存,在供貨商斷貨的情況下,華為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於是孤注一擲,研發自己的交換機。

1991年12月份,華為一度瀕臨破產邊緣,在自主研發的交換機設備測試成功後,華為才算慢慢的站穩腳跟,逐漸發展起來。

而在後來擺脫生存的困境後,兩家公司開始考慮的是怎麼生存,才能發展壯大,乃至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在謀劃如何壯大公司的同時,在聯想內部出現了分歧,這次分歧被後來人“倪柳之爭”。

在90年代初期,聯想一直注重技術研發。但是面對國外品牌的湧入,聯想的技術研發投入過大而收效甚微。於是柳傳志主張進行貿易營銷驅動策落,走“貿工技”的道路。而倪光南院士仍堅持技術至上,走“技工貿”的道路。

其結果,柳傳志徹底改組了聯想,走了“貿工技”的道路。並在1994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在1995年, 聯想集團集團資產已達12億,擁有3000名員工,銷售額達到67億元。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計算機企業。而當時華為的銷售額年僅15億元,遠不及聯想。

但是華為,一如既往的堅持做技術研發這條路。做研發是一條修煉“內功”的道路,耗時比較長,短期收效並不理想。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技術的變現能力就會顯現出來。

Part

3

超越:華為凶悍,聯想疲憊

2008年,又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這一年,華為的銷售額為首次超過聯想。那年聯想的業績首次出現下滑,銷售額為923億元,純利潤-14個億。而華為的銷售額1252,純利潤78個億。之後華為徹底超越了聯想。

領導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公司的發展。華為和聯想道路選擇的不同,其實就是柳傳志和任正非性格的差異。

“我還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就是一個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來喘喘氣,任正非撿一條更險的路直接就上去,這點魄力我不如他”。柳傳志不只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任正非的佩服。

但柳傳志認為聯想和華為只是路線不同,聯想選擇的道路也是正確的,“任正非比較早的用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我們是通過併購的方式,他是建自己品牌的方式,讓外國的企業甚至感到威脅等等。具體做法上,我並不見得全都同意他的做法,但是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

有人把聯想和華為路線的不同說成貿和技的不同。聯想注重管理運營,華為則注重技術研發。這也就註定了兩家公司不同的發展道路。

"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華為和聯想,都過了而立之年。

2017年,華為2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2017財年,聯想全年營收2767億元。而利潤的差距,更是在10倍之上。

回到兩者創業的原點,最初幾年,聯想的營收,甚至一度達到華為的17倍,其風頭遠遠蓋過了華為。

三十多年間,任正非和柳傳志、聯想和華為如何上下輪轉,重換位次的。

Part

1

起步:聯想=17個華為

1984年,改革開放還處於起步階段,有些人一直在左右觀望,四處打探,有些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些天生“不安分”的人出手了。

當時一位剛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帶領著其他10位技術人員,懷揣著20萬元的人民幣,在北京創辦了一家公司。這位中年人是柳傳志,他創辦的公司就是後來的聯想。

3年後,在深圳,和柳傳志同齡的任正非,也在深圳註冊了一家公司,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到今天,華為發展的勢頭一如既往的迅猛,而聯想的發展卻露出“朽朽老態”。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聯想銷售收入為2969億元,華為銷售收入為5216億元,將近聯想的2倍。而當年的淨利潤,聯想為37億元,華為為271億,足足是聯想的8倍之多。

而在1992年的時候,聯想的營業收入是17.67億元,風光一時無兩。而華為當時僅有1億元的銷售額,還在苦心在謀劃著如何活下去。

現在華為則一騎絕塵,把聯想甩在了身後。

Part

2

轉折:技、貿之爭

在兩家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面臨的問題都是生存。

“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柳傳志後來回憶公司剛成立時的茫然說到。柳傳志的迷茫,直到後來將計算所倪光南教授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做成產品“聯想漢卡”,柳傳志等人才找到一個穩定的盈利點,最後逐漸發展成聯想集團。

華為一開始也是靠倒賣交換機得以生存,在供貨商斷貨的情況下,華為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於是孤注一擲,研發自己的交換機。

1991年12月份,華為一度瀕臨破產邊緣,在自主研發的交換機設備測試成功後,華為才算慢慢的站穩腳跟,逐漸發展起來。

而在後來擺脫生存的困境後,兩家公司開始考慮的是怎麼生存,才能發展壯大,乃至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在謀劃如何壯大公司的同時,在聯想內部出現了分歧,這次分歧被後來人“倪柳之爭”。

在90年代初期,聯想一直注重技術研發。但是面對國外品牌的湧入,聯想的技術研發投入過大而收效甚微。於是柳傳志主張進行貿易營銷驅動策落,走“貿工技”的道路。而倪光南院士仍堅持技術至上,走“技工貿”的道路。

其結果,柳傳志徹底改組了聯想,走了“貿工技”的道路。並在1994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在1995年, 聯想集團集團資產已達12億,擁有3000名員工,銷售額達到67億元。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計算機企業。而當時華為的銷售額年僅15億元,遠不及聯想。

但是華為,一如既往的堅持做技術研發這條路。做研發是一條修煉“內功”的道路,耗時比較長,短期收效並不理想。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技術的變現能力就會顯現出來。

Part

3

超越:華為凶悍,聯想疲憊

2008年,又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這一年,華為的銷售額為首次超過聯想。那年聯想的業績首次出現下滑,銷售額為923億元,純利潤-14個億。而華為的銷售額1252,純利潤78個億。之後華為徹底超越了聯想。

領導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公司的發展。華為和聯想道路選擇的不同,其實就是柳傳志和任正非性格的差異。

“我還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就是一個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來喘喘氣,任正非撿一條更險的路直接就上去,這點魄力我不如他”。柳傳志不只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任正非的佩服。

但柳傳志認為聯想和華為只是路線不同,聯想選擇的道路也是正確的,“任正非比較早的用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我們是通過併購的方式,他是建自己品牌的方式,讓外國的企業甚至感到威脅等等。具體做法上,我並不見得全都同意他的做法,但是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

有人把聯想和華為路線的不同說成貿和技的不同。聯想注重管理運營,華為則注重技術研發。這也就註定了兩家公司不同的發展道路。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聯想靠pc業務發家,1996年聯想居國內佔有率首位,隨著2015年完成對ibm公司PC業務的收購,聯想擠進了PC產業世界前三的位置,並且長期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和平板電腦的興起,聯想的PC業務不斷被蠶食。

比起聯想的電腦業務,聯想的手機業務顯得有點慘淡,這讓聯想幾乎錯失了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

早在2002年聯想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聯想手機曾和中興,華為,酷派被人們稱為“中華酷聯”。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但是互聯網手機興起,聯想沒有及時做出反應,錯過了這次機會,被其他品牌的手機反超。在2014年聯想收購了MOTO,但未能挽回手機業務的頹勢。

2015年,聯想手機併入MOTO,退出市場。而其旗下的MOTO雖然並進了聯想手機,但並沒有產生奇蹟般的“化學反應”,頹勢依然沒有得到扭轉。

華為的手機業務比聯想晚一年開始。2003年的時候華為成立了手機業務部,2004年推出了第一款手機,在隨後的發展中也是十分順利。隨著互聯網營銷的席捲,華為走出了與聯想不同逆襲之路。華為手機在互聯網運營中順勢而為,一躍又成為新一梯隊的領跑者。

2017年世界範圍內手機的出貨量,華為手機僅次於三星、蘋果,並且有望在近兩年內趕超前者。

華為筆記本電腦業務也在2016年實現了首批量產,由此進軍PC行業。華為消費者業務COO萬飈在接受採訪時宣稱,華為立志做全球最大PC廠商,向聯想、惠普和戴爾這些傳統PC廠商挑戰。

對於華為來說,PC行業是一個新的行業,這家注重技術的企業,在PC行業裡如何輾轉騰挪,一切還是“未知數”。

以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重視“貿”的聯想在銷售和盈利能力上遠遠不如以“技”見長的華為。但這並非就是“技”不如“貿”。

同樣面對互聯網手機的衝擊,聯想手機沒落,而華為手機卻順勢而起,在某種程度上,聯想擅長戰術,但卻短於長期的戰略規劃,勝於一時,卻很難勝於一世。

"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華為和聯想,都過了而立之年。

2017年,華為2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2017財年,聯想全年營收2767億元。而利潤的差距,更是在10倍之上。

回到兩者創業的原點,最初幾年,聯想的營收,甚至一度達到華為的17倍,其風頭遠遠蓋過了華為。

三十多年間,任正非和柳傳志、聯想和華為如何上下輪轉,重換位次的。

Part

1

起步:聯想=17個華為

1984年,改革開放還處於起步階段,有些人一直在左右觀望,四處打探,有些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那些天生“不安分”的人出手了。

當時一位剛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帶領著其他10位技術人員,懷揣著20萬元的人民幣,在北京創辦了一家公司。這位中年人是柳傳志,他創辦的公司就是後來的聯想。

3年後,在深圳,和柳傳志同齡的任正非,也在深圳註冊了一家公司,成為一家生產用戶交換機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

到今天,華為發展的勢頭一如既往的迅猛,而聯想的發展卻露出“朽朽老態”。

根據數據顯示,在2016年聯想銷售收入為2969億元,華為銷售收入為5216億元,將近聯想的2倍。而當年的淨利潤,聯想為37億元,華為為271億,足足是聯想的8倍之多。

而在1992年的時候,聯想的營業收入是17.67億元,風光一時無兩。而華為當時僅有1億元的銷售額,還在苦心在謀劃著如何活下去。

現在華為則一騎絕塵,把聯想甩在了身後。

Part

2

轉折:技、貿之爭

在兩家公司剛成立的時候,面臨的問題都是生存。

“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柳傳志後來回憶公司剛成立時的茫然說到。柳傳志的迷茫,直到後來將計算所倪光南教授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做成產品“聯想漢卡”,柳傳志等人才找到一個穩定的盈利點,最後逐漸發展成聯想集團。

華為一開始也是靠倒賣交換機得以生存,在供貨商斷貨的情況下,華為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於是孤注一擲,研發自己的交換機。

1991年12月份,華為一度瀕臨破產邊緣,在自主研發的交換機設備測試成功後,華為才算慢慢的站穩腳跟,逐漸發展起來。

而在後來擺脫生存的困境後,兩家公司開始考慮的是怎麼生存,才能發展壯大,乃至於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在謀劃如何壯大公司的同時,在聯想內部出現了分歧,這次分歧被後來人“倪柳之爭”。

在90年代初期,聯想一直注重技術研發。但是面對國外品牌的湧入,聯想的技術研發投入過大而收效甚微。於是柳傳志主張進行貿易營銷驅動策落,走“貿工技”的道路。而倪光南院士仍堅持技術至上,走“技工貿”的道路。

其結果,柳傳志徹底改組了聯想,走了“貿工技”的道路。並在1994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在1995年, 聯想集團集團資產已達12億,擁有3000名員工,銷售額達到67億元。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計算機企業。而當時華為的銷售額年僅15億元,遠不及聯想。

但是華為,一如既往的堅持做技術研發這條路。做研發是一條修煉“內功”的道路,耗時比較長,短期收效並不理想。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技術的變現能力就會顯現出來。

Part

3

超越:華為凶悍,聯想疲憊

2008年,又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這一年,華為的銷售額為首次超過聯想。那年聯想的業績首次出現下滑,銷售額為923億元,純利潤-14個億。而華為的銷售額1252,純利潤78個億。之後華為徹底超越了聯想。

領導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整個公司的發展。華為和聯想道路選擇的不同,其實就是柳傳志和任正非性格的差異。

“我還挺佩服任正非的,任正非走的就是一個直接往上爬坡的路。上珠穆朗瑪峰的時候,我走一百米要大家停下來喘喘氣,任正非撿一條更險的路直接就上去,這點魄力我不如他”。柳傳志不只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達自己對任正非的佩服。

但柳傳志認為聯想和華為只是路線不同,聯想選擇的道路也是正確的,“任正非比較早的用自己的品牌國際化,我們是通過併購的方式,他是建自己品牌的方式,讓外國的企業甚至感到威脅等等。具體做法上,我並不見得全都同意他的做法,但是這些都是很了不起的”。

有人把聯想和華為路線的不同說成貿和技的不同。聯想注重管理運營,華為則注重技術研發。這也就註定了兩家公司不同的發展道路。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聯想靠pc業務發家,1996年聯想居國內佔有率首位,隨著2015年完成對ibm公司PC業務的收購,聯想擠進了PC產業世界前三的位置,並且長期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和平板電腦的興起,聯想的PC業務不斷被蠶食。

比起聯想的電腦業務,聯想的手機業務顯得有點慘淡,這讓聯想幾乎錯失了整個移動互聯網時代。

早在2002年聯想就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手機,聯想手機曾和中興,華為,酷派被人們稱為“中華酷聯”。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但是互聯網手機興起,聯想沒有及時做出反應,錯過了這次機會,被其他品牌的手機反超。在2014年聯想收購了MOTO,但未能挽回手機業務的頹勢。

2015年,聯想手機併入MOTO,退出市場。而其旗下的MOTO雖然並進了聯想手機,但並沒有產生奇蹟般的“化學反應”,頹勢依然沒有得到扭轉。

華為的手機業務比聯想晚一年開始。2003年的時候華為成立了手機業務部,2004年推出了第一款手機,在隨後的發展中也是十分順利。隨著互聯網營銷的席捲,華為走出了與聯想不同逆襲之路。華為手機在互聯網運營中順勢而為,一躍又成為新一梯隊的領跑者。

2017年世界範圍內手機的出貨量,華為手機僅次於三星、蘋果,並且有望在近兩年內趕超前者。

華為筆記本電腦業務也在2016年實現了首批量產,由此進軍PC行業。華為消費者業務COO萬飈在接受採訪時宣稱,華為立志做全球最大PC廠商,向聯想、惠普和戴爾這些傳統PC廠商挑戰。

對於華為來說,PC行業是一個新的行業,這家注重技術的企業,在PC行業裡如何輾轉騰挪,一切還是“未知數”。

以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重視“貿”的聯想在銷售和盈利能力上遠遠不如以“技”見長的華為。但這並非就是“技”不如“貿”。

同樣面對互聯網手機的衝擊,聯想手機沒落,而華為手機卻順勢而起,在某種程度上,聯想擅長戰術,但卻短於長期的戰略規劃,勝於一時,卻很難勝於一世。

柳傳志的聯想和任正非的華為為何越差越遠?

在今天回望聯想和華為的歷史,多少讓人唏噓,華為和聯想的成就,應該都超越了當初柳傳志和任正非的想象,但聯想一路走低,華為一路逆襲的局面,估計也很難在短期內扭轉了。

這種“做大”為聯想和柳傳志本人贏來了無數讚譽,直到2018年的貿易戰中,人們才驟然發現:“做大”關鍵時刻根本不頂用,“做強”才能掌握產業命脈和國家根本。

聯想為何沒能做強,其根本在於踏空了中國的工程師紅利。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企業,大致上可以踏上三類紅利:

1. 國內市場需求紅利

2. 中低端勞動力紅利

3. 工程師和人才紅利

聯想和華為作為高附加值的科技企業,跟中低端勞動力紅利沒有太大關係,但它們的崛起都受益於國內市場需求紅利。在完成了原始積累之後,華為憑藉對研發的瘋狂投入,將工程師和人才紅利充分利用,而聯想卻因為堅持“貿工技”的道路,沒能利用中國的廉價工程師資源,為自己建立起技術的護城河。

事實上,華為是中國工程師和人才紅利的最大受益企業之一。早在1993年,任正非就拼著借高利貸,也要給工程師發工資。1999年,任正非去華為北研所視察,問時任所長劉平:“你這裡怎麼才這麼一點人呀,不是叫你多招嗎?”劉平解釋說害怕人多了沒事兒幹。任正非生氣地說:“我叫你招你就招。沒事做,招人來洗沙子也可以。”

在房價飛漲的今天,為了能夠繼續享受到人才紅利,華為從2008年開始就將研發中心從一線城市疏散到二線城市,甚至頂住深圳市政府的壓力,將深圳總部的員工大量遷移到毗鄰的東莞松山湖,後者房價只有深圳的五分之一。這樣才能讓員工擺脫房價的重壓和焦慮,安心地為華為奉獻青春。

而聯想這麼多年,僅有2%的研發投入(華為長期在10%~15%左右),僅能維持傳統PC業務的升級換代,在芯片、硬盤、面板等相關領域均是一片空白。從1994年至今,聯想背靠的中科院、毗鄰的清華北大、附近的北郵北航北理工等高校的青年俊才如過江之鯽,但聯想卻從未像華為那樣充分利用。

但倒回到1994年,這一切都沒那麼複雜,是否支持眼前的這幫年輕工程師去搞研發,本質上就是一個“中國人到底行不行”的問題。

吃瓜群眾們對聯想也不必過於苛責,畢竟跟華為比,沒幾個企業可以不被碾壓成渣。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華為的出現是民族之幸,它讓我們在回答“中國人到底行不行”這個問題時,有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這就是民族的脊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