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財務基礎工作'

"

在《你那麼辛苦,做出來的是不是我要的》一文向大家分享了財務人員在工作中辛苦了卻得不到老闆認可的一個普遍困惑。產生的根源是我們辛苦做事的過程中沒去了解清楚我們的客戶各自的需求,沒有針對性的去思考如何去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的客戶有很多,內部的(老闆、相關部門、公司員工)、外部的(銀行、稅務、工商、財政等)客戶各自對財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本文試著與大家一起來探討一種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能滿足各方客戶的需求,又能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況下做好財務的本職工作。

一、在展開工作之前需要弄清楚的關鍵點

1、各方客戶對企業財務需求的共同點: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

各方客戶對一個公司的瞭解,主要是通過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以及一些其他的輔助手段,財務報表是否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對報表的使用人的決策影響很大。如股東或潛在的股東通過報表決定是否要向企業追加投資或者撤資,經營管理人員(或業績考核人員)通過財務報表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出管理的方向,稅局通過財務報表與納稅申報的相關數據比對來判斷公司是否存在涉稅違法行為,銀行通過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情況來判斷是否可以向公司追加貸款或者提交收回貸款,其他部門也會依據財務報表提取自己所需相關的數據。

財務人員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效果,可以促進公司的發展也可以給公司帶來風險,如何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是財務人員須首要思考清楚的問題。

2、財務提供給各方客戶信息的形式:各類報表

會計報表是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的報表使用人依據各自不同的目的對報表的格式與內容有不同的要求,這就要求財務人員編制的報告需具有可理解性的特點,當你的報告別人都不能看懂的時候,你的辛苦也成了沒有價值的辛苦,又從何能談起財務的價值。

一般來說財政、工商、稅務等政府相關部門使用的表格都會依據各自目的提供相應的表格樣式給企業進行填報;股東其其他外在的用戶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瞭解主要通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註,這些表格一般採用會計準則裡的通用形式。

而對於內部基於管理所需要的報表,其內容與形式則多樣化,會由於管理人員的閱讀習慣、管理所側重的點不同而有所不同,這需要財務人員與相關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綜合各管理人員的需求點並結合財務專業知識與經驗形成對應表格,在實施中逐步改進、最終固化。

3、各類報表的基礎:會計核算。

會計報表的數據來源於帳目,也即是會計核算的結果。會計信息是否能真實、客觀、完整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數據是否具備可比性,會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而影響到決策的效果。

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對比分析能找出的公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能助力公司加強內部管理並促進公司的發展,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做好會計核算的基礎才能實現。

4、會計核算的關鍵點:做好財務的基礎工作

萬丈高樓從地起,忽略了基礎的建設,高樓也只能是搖搖欲墜,會計核算的基礎工作關鍵在於會計科目設置的合理性,原始憑證的合法全規性、傳遞的及時性。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核算(反映)和監督(控制),以提供經濟信息和反映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核算過程中應用更多的是統計的思維,就是將公司的業務依據不同的管理需求進行分類歸集,依據大類與小類的不同分法設置為各級(一級、二級、三級...... )會計科目,管理得越細會計科目分級越細,這就要求財務在設置會計科目前需要更廣泛的去了解客戶的需求點是什麼,結合專業的知識與經驗去思考如何設置出一套實用的會計科目,以在各業務口需要某項數據的時候能隨時拿出而不是說做不到。

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原始憑證,原始憑證的主要作用是證明業務的真實發生,取得憑證的合法合規性完整性決定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憑證傳遞的及時性會影響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對如何保證財務能及時取得合法合規完整的原始憑證,是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重點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如何做好財務的基礎工作,也即是如何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1、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

有比較才能找出不足,將核算單位不同時期或者不同核算單位同一時期的會計信息進行比較,才能找出優化提升的方法。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3可(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1相(相關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之一。實務處理中會出現同一筆經濟業務不同的會計人員或者同一個會計人員在不同時期的處理方法不一致的情形,如購買傢俱一批(內包含價格較高的辦公桌、辦公沙發,也包括一些價格較低的辦公椅)、購買一些對講機之類的耐用物品,對於這類業務不同會計人員或者同一會計人員會因為對物料的管理思路及一些其他的考慮可能將之計入固定資產也可能計入低值易耗品。。。。。。公司內應通過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要求公司的財務人員按統一的方式方法進行處理以規避這一現象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前面已提到會計核算應用最多的是統計的思維,關鍵之一在於會計科目設置的合理性,財務需綜合各類客戶對財務的需求統籌規劃設置一級二級至末級科目,需明確各科目核算所包含的業務內容(損益類科目的設置如下圖,供參考)

"

在《你那麼辛苦,做出來的是不是我要的》一文向大家分享了財務人員在工作中辛苦了卻得不到老闆認可的一個普遍困惑。產生的根源是我們辛苦做事的過程中沒去了解清楚我們的客戶各自的需求,沒有針對性的去思考如何去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的客戶有很多,內部的(老闆、相關部門、公司員工)、外部的(銀行、稅務、工商、財政等)客戶各自對財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本文試著與大家一起來探討一種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能滿足各方客戶的需求,又能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況下做好財務的本職工作。

一、在展開工作之前需要弄清楚的關鍵點

1、各方客戶對企業財務需求的共同點: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

各方客戶對一個公司的瞭解,主要是通過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以及一些其他的輔助手段,財務報表是否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對報表的使用人的決策影響很大。如股東或潛在的股東通過報表決定是否要向企業追加投資或者撤資,經營管理人員(或業績考核人員)通過財務報表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出管理的方向,稅局通過財務報表與納稅申報的相關數據比對來判斷公司是否存在涉稅違法行為,銀行通過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情況來判斷是否可以向公司追加貸款或者提交收回貸款,其他部門也會依據財務報表提取自己所需相關的數據。

財務人員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效果,可以促進公司的發展也可以給公司帶來風險,如何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是財務人員須首要思考清楚的問題。

2、財務提供給各方客戶信息的形式:各類報表

會計報表是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的報表使用人依據各自不同的目的對報表的格式與內容有不同的要求,這就要求財務人員編制的報告需具有可理解性的特點,當你的報告別人都不能看懂的時候,你的辛苦也成了沒有價值的辛苦,又從何能談起財務的價值。

一般來說財政、工商、稅務等政府相關部門使用的表格都會依據各自目的提供相應的表格樣式給企業進行填報;股東其其他外在的用戶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瞭解主要通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註,這些表格一般採用會計準則裡的通用形式。

而對於內部基於管理所需要的報表,其內容與形式則多樣化,會由於管理人員的閱讀習慣、管理所側重的點不同而有所不同,這需要財務人員與相關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綜合各管理人員的需求點並結合財務專業知識與經驗形成對應表格,在實施中逐步改進、最終固化。

3、各類報表的基礎:會計核算。

會計報表的數據來源於帳目,也即是會計核算的結果。會計信息是否能真實、客觀、完整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數據是否具備可比性,會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而影響到決策的效果。

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對比分析能找出的公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能助力公司加強內部管理並促進公司的發展,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做好會計核算的基礎才能實現。

4、會計核算的關鍵點:做好財務的基礎工作

萬丈高樓從地起,忽略了基礎的建設,高樓也只能是搖搖欲墜,會計核算的基礎工作關鍵在於會計科目設置的合理性,原始憑證的合法全規性、傳遞的及時性。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核算(反映)和監督(控制),以提供經濟信息和反映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核算過程中應用更多的是統計的思維,就是將公司的業務依據不同的管理需求進行分類歸集,依據大類與小類的不同分法設置為各級(一級、二級、三級...... )會計科目,管理得越細會計科目分級越細,這就要求財務在設置會計科目前需要更廣泛的去了解客戶的需求點是什麼,結合專業的知識與經驗去思考如何設置出一套實用的會計科目,以在各業務口需要某項數據的時候能隨時拿出而不是說做不到。

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原始憑證,原始憑證的主要作用是證明業務的真實發生,取得憑證的合法合規性完整性決定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憑證傳遞的及時性會影響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對如何保證財務能及時取得合法合規完整的原始憑證,是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重點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如何做好財務的基礎工作,也即是如何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1、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

有比較才能找出不足,將核算單位不同時期或者不同核算單位同一時期的會計信息進行比較,才能找出優化提升的方法。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3可(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1相(相關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之一。實務處理中會出現同一筆經濟業務不同的會計人員或者同一個會計人員在不同時期的處理方法不一致的情形,如購買傢俱一批(內包含價格較高的辦公桌、辦公沙發,也包括一些價格較低的辦公椅)、購買一些對講機之類的耐用物品,對於這類業務不同會計人員或者同一會計人員會因為對物料的管理思路及一些其他的考慮可能將之計入固定資產也可能計入低值易耗品。。。。。。公司內應通過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要求公司的財務人員按統一的方式方法進行處理以規避這一現象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前面已提到會計核算應用最多的是統計的思維,關鍵之一在於會計科目設置的合理性,財務需綜合各類客戶對財務的需求統籌規劃設置一級二級至末級科目,需明確各科目核算所包含的業務內容(損益類科目的設置如下圖,供參考)

被忽略的財務基礎工作

"

在《你那麼辛苦,做出來的是不是我要的》一文向大家分享了財務人員在工作中辛苦了卻得不到老闆認可的一個普遍困惑。產生的根源是我們辛苦做事的過程中沒去了解清楚我們的客戶各自的需求,沒有針對性的去思考如何去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的客戶有很多,內部的(老闆、相關部門、公司員工)、外部的(銀行、稅務、工商、財政等)客戶各自對財務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本文試著與大家一起來探討一種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既能滿足各方客戶的需求,又能在不增加工作量的情況下做好財務的本職工作。

一、在展開工作之前需要弄清楚的關鍵點

1、各方客戶對企業財務需求的共同點: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

各方客戶對一個公司的瞭解,主要是通過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以及一些其他的輔助手段,財務報表是否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對報表的使用人的決策影響很大。如股東或潛在的股東通過報表決定是否要向企業追加投資或者撤資,經營管理人員(或業績考核人員)通過財務報表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出管理的方向,稅局通過財務報表與納稅申報的相關數據比對來判斷公司是否存在涉稅違法行為,銀行通過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情況來判斷是否可以向公司追加貸款或者提交收回貸款,其他部門也會依據財務報表提取自己所需相關的數據。

財務人員所提供的會計信息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報表使用者的決策效果,可以促進公司的發展也可以給公司帶來風險,如何客觀、真實、完整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是財務人員須首要思考清楚的問題。

2、財務提供給各方客戶信息的形式:各類報表

會計報表是企業的會計信息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的報表使用人依據各自不同的目的對報表的格式與內容有不同的要求,這就要求財務人員編制的報告需具有可理解性的特點,當你的報告別人都不能看懂的時候,你的辛苦也成了沒有價值的辛苦,又從何能談起財務的價值。

一般來說財政、工商、稅務等政府相關部門使用的表格都會依據各自目的提供相應的表格樣式給企業進行填報;股東其其他外在的用戶對企業財務信息的瞭解主要通過《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及相關附註,這些表格一般採用會計準則裡的通用形式。

而對於內部基於管理所需要的報表,其內容與形式則多樣化,會由於管理人員的閱讀習慣、管理所側重的點不同而有所不同,這需要財務人員與相關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綜合各管理人員的需求點並結合財務專業知識與經驗形成對應表格,在實施中逐步改進、最終固化。

3、各類報表的基礎:會計核算。

會計報表的數據來源於帳目,也即是會計核算的結果。會計信息是否能真實、客觀、完整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與財務狀況,數據是否具備可比性,會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從而影響到決策的效果。

通過對會計信息的對比分析能找出的公司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能助力公司加強內部管理並促進公司的發展,但這一切都是基於做好會計核算的基礎才能實現。

4、會計核算的關鍵點:做好財務的基礎工作

萬丈高樓從地起,忽略了基礎的建設,高樓也只能是搖搖欲墜,會計核算的基礎工作關鍵在於會計科目設置的合理性,原始憑證的合法全規性、傳遞的及時性。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核算(反映)和監督(控制),以提供經濟信息和反映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核算過程中應用更多的是統計的思維,就是將公司的業務依據不同的管理需求進行分類歸集,依據大類與小類的不同分法設置為各級(一級、二級、三級...... )會計科目,管理得越細會計科目分級越細,這就要求財務在設置會計科目前需要更廣泛的去了解客戶的需求點是什麼,結合專業的知識與經驗去思考如何設置出一套實用的會計科目,以在各業務口需要某項數據的時候能隨時拿出而不是說做不到。

會計核算的依據是原始憑證,原始憑證的主要作用是證明業務的真實發生,取得憑證的合法合規性完整性決定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憑證傳遞的及時性會影響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對如何保證財務能及時取得合法合規完整的原始憑證,是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重點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二、如何做好財務的基礎工作,也即是如何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1、會計核算體系的建立

有比較才能找出不足,將核算單位不同時期或者不同核算單位同一時期的會計信息進行比較,才能找出優化提升的方法。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3可(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1相(相關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及時性)】之一。實務處理中會出現同一筆經濟業務不同的會計人員或者同一個會計人員在不同時期的處理方法不一致的情形,如購買傢俱一批(內包含價格較高的辦公桌、辦公沙發,也包括一些價格較低的辦公椅)、購買一些對講機之類的耐用物品,對於這類業務不同會計人員或者同一會計人員會因為對物料的管理思路及一些其他的考慮可能將之計入固定資產也可能計入低值易耗品。。。。。。公司內應通過建立統一的會計核算體系要求公司的財務人員按統一的方式方法進行處理以規避這一現象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前面已提到會計核算應用最多的是統計的思維,關鍵之一在於會計科目設置的合理性,財務需綜合各類客戶對財務的需求統籌規劃設置一級二級至末級科目,需明確各科目核算所包含的業務內容(損益類科目的設置如下圖,供參考)

被忽略的財務基礎工作

被忽略的財務基礎工作


對於能夠直接對象化的成本費用在“營業成本”裡歸集,如綠化養護成本、環境清潔成本、秩序維護成本、能耗及維修保養成本,對於人工成本可以先在成本項裡統一歸集然後再根據公司的管理需要將其再分配到更細的類別裡(如清潔、綠化、秩序維護、維修保養等)。

對於不能直接對象化的成本費用在費用裡進行歸集,如辦公費用、交通差旅費用、郵電費用等,一般情況下物業公司管理的可能不只一個項目管理,各項目實際也相當於物業公司的生產或銷售部門,為區分公司總部職能部門與項目之間各自的成本責任,可將公司總部各職能部門發生的費用與項目管理所發生的費用在帳目上進行區分,將公司總部各職能部門發生的費用歸集到“管理費用”科目,將實際發生的用於項目管理的費用歸集到“營業費用”裡。

明確了各級會計科目核算的內容、報表的格式與內容以及上報的時間,可先試行一段時間,在試行過程中逐步去優化並固化,固化後就形成書面的核算制度下發執行,通過檢查與考核使制度具體落到實處。

為提高工作效率,各項目財務人員使用的會計軟件需要統一一致,不能部分項目使用金碟軟件,部分項目使用用友軟件。

2、原始憑證的審核

1)費用報銷所反映出的企業管理

A、費用報銷單上面的簽字流程-----體現了公司內部的內控

B、費用報銷單上面的權籤額度-----體現了公司的授權意識

2)費用報銷中常見問題

A、業務人員總覺得財務人員要求的多,財務與業務人員事前缺乏適當的溝通。

B、沒有掌握費用報銷的要領,報銷的憑證存在不合規風險,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

C、內部腐敗,公款私用

3)潛在的稅務風險點

A、發票審核不嚴----假票、廢票入賬,沒有在所得稅前扣除就代表著企業少交了企業所得稅

B、薪酬支出當做費用處理----出差補助等,少交了個人所得稅

C、敏感科目混記----一些員工的旅遊費用直接計入了差旅費

D、贈送當做費用報銷----贈送給客戶的禮品應該視同銷售,如果直接當做費用記賬,那就是少交了增值稅、個稅、所得稅。

4)會計審核的主要內容

A、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使做賬規範,規避企業稅務風險

B、審核是否按照公司的相關制度與流程進行了審批

5)審核憑證工作的準備

A、熟悉公司業務,將業務分類

B、瞭解公司的各類業務的流程,把握各流程的風險關鍵點,整理出風險防範措施。

C、建立審批流程、設定各層級審批權限(財務在經辦人(部門)之後,在老總前審核)

D、多渠道的進行溝通、培訓,在執行過程中與(不)定期檢查中貫徹、落實到位

6)審核憑證的注意事項

A、報銷費用時需避免以下字眼以規避個人所得稅風險:補助、補貼、津貼,獎金、獎勵、獎品,禮品、禮金、贈品、贈送,回扣、返點、提成

B、會計人員切勿自行找發票平賬

a)會計賬面的“其他應收(付)款”:實質是沒有取得發票的費用

b)會計人員想把公司的賬做實,應要求借款人儘快拿票報銷

c)借款人離職且無接替人的,按規定計提壞賬準備即可,沒有必要且不應該自己搞發票平賬

7)支出真實性審核要素(僅供參考)

A、實物資產

如:購買原材料、機器設備、辦公用品、低值易耗品、禮品等,是否有入庫單,入庫單簽章、審批手續是否齊全,是否有采購合同,是否有質量驗收合格證明,發票日期和發票金額是否與採購合同對應,是否有從第三方開票,是否捨近求遠採購,成本費用率是否明顯超過行業合理水平。

B、租金髮票

是否有行政辦公部門審核確認手續,是否有房屋租賃合同,發票金額是否與租賃合同吻合。

C、業務招待費

業務招待費報銷,是否有經辦人、部門經理甚至公司總經理審核籤批,大額發票是否有消費清單。大額發票是稅務稽查重點,如果沒有清單,可能會認為虛假消費。不是所有的餐費都是業務招待費,不是所有的業務招待費都是餐費

D、差旅費

差旅費報銷單內容是否填寫齊全,所附的車票是否為去出差地的車票,餐飲、住宿、交通費發票是否為出差地的發票,人員和人員名單是否與派出的人數相吻合。

E、會議費

會議費報銷,是否有會議通知、會議議題、參會人員名單、簽到表等資料,是否有與會議無關費用(如旅遊費)列支。

F、工資薪金

是否有考勤記錄、招聘合同,是否扣繳了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工資數額是否與勞動合同和考勤紀律相吻合。

G、運費

運費報銷,是否有運費報銷單,起運地和運達地是否與運費報銷單相吻合,是否由起運地和運達地以外的車輛運輸,運輸價格是否波動較大。

H、油費

加油費報銷,報銷的加油費是否為本公司車輛,本公司賬面上是否有車輛,加油費總額是否超過了車輛理論行車的最大油耗量。

I、水電費

水電費報銷,發票上的字碼是否與水錶、電錶的字碼相符,是否與本公司的產能相吻合。有的企業賬面反映產量很少,但水電費卻很高。

財務基礎工作經常會被 忽略,忽略的原因很簡單,從老闆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財務的工作,財務應該懂且能做好,財務也會忽略,因為這是學習會計時的基礎知識,對於單據的審核,因工作相對簡單且重複,都以為有制度掛牆上,操作人員按照規定照葫蘆畫就可以了,殊不知,這樣下去的財務基礎是薄弱的,依據這樣的基礎進行管理,是將管理的大廈建立在沙灘上了。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課程15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