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內容為王

大部分企業開發學習產品是以內部開發為主,而內容開發要達到什麼水平一直在困擾大家,這裡,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做參考:

  • 首先,不能是通用方法論,最好結合企業獨特挑戰的個性化知識經驗。

因此,內容要有原理、有流程步驟、有方法工具、有模板口訣、有典型案例,這樣學習者才能既有感性的案例學習,又有系統化的知識學習。

  • 第二,不能是個人經驗,而應是經過多個專家驗證後可複製的“高級套路”。
  • 第三,不僅要開發體力(傳授方法)、還要開發腦力(原理)、更要開發心力(動機價值觀)。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內容為王

大部分企業開發學習產品是以內部開發為主,而內容開發要達到什麼水平一直在困擾大家,這裡,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做參考:

  • 首先,不能是通用方法論,最好結合企業獨特挑戰的個性化知識經驗。

因此,內容要有原理、有流程步驟、有方法工具、有模板口訣、有典型案例,這樣學習者才能既有感性的案例學習,又有系統化的知識學習。

  • 第二,不能是個人經驗,而應是經過多個專家驗證後可複製的“高級套路”。
  • 第三,不僅要開發體力(傳授方法)、還要開發腦力(原理)、更要開發心力(動機價值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內容為王

大部分企業開發學習產品是以內部開發為主,而內容開發要達到什麼水平一直在困擾大家,這裡,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做參考:

  • 首先,不能是通用方法論,最好結合企業獨特挑戰的個性化知識經驗。

因此,內容要有原理、有流程步驟、有方法工具、有模板口訣、有典型案例,這樣學習者才能既有感性的案例學習,又有系統化的知識學習。

  • 第二,不能是個人經驗,而應是經過多個專家驗證後可複製的“高級套路”。
  • 第三,不僅要開發體力(傳授方法)、還要開發腦力(原理)、更要開發心力(動機價值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深度體驗

互聯網時代都強調體驗,只有讓客戶“爽”,才能有病毒性傳播。

當然,互聯網的“爽”都是即時的,

比如,餓了,可以直接在“餓了嗎” 下單;

想娛樂一下,“快手”“抖音”欲罷不能。

但是,互聯網即時“爽”的水平越高,學習體驗設計的難度越大。因為,相比較即時滿足需求,學習卻要經過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提高水平,並提升績效。

基於爆款互聯網產品的“爽”點,我們的學習體驗要做怎麼樣的設計,才能幫助學員扛過當下的付出,並延時滿足的呢?可以圍繞以下3點:

  • 閉環體驗是基礎

學習必須走過“激發動機—學習新知—練習整合—融會貫通”四個階段,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因此保證學習閉環是基礎。

  • 專業體驗是關鍵

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講師/教練的質量,都是保證學習效果的關鍵。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內容為王

大部分企業開發學習產品是以內部開發為主,而內容開發要達到什麼水平一直在困擾大家,這裡,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做參考:

  • 首先,不能是通用方法論,最好結合企業獨特挑戰的個性化知識經驗。

因此,內容要有原理、有流程步驟、有方法工具、有模板口訣、有典型案例,這樣學習者才能既有感性的案例學習,又有系統化的知識學習。

  • 第二,不能是個人經驗,而應是經過多個專家驗證後可複製的“高級套路”。
  • 第三,不僅要開發體力(傳授方法)、還要開發腦力(原理)、更要開發心力(動機價值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深度體驗

互聯網時代都強調體驗,只有讓客戶“爽”,才能有病毒性傳播。

當然,互聯網的“爽”都是即時的,

比如,餓了,可以直接在“餓了嗎” 下單;

想娛樂一下,“快手”“抖音”欲罷不能。

但是,互聯網即時“爽”的水平越高,學習體驗設計的難度越大。因為,相比較即時滿足需求,學習卻要經過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提高水平,並提升績效。

基於爆款互聯網產品的“爽”點,我們的學習體驗要做怎麼樣的設計,才能幫助學員扛過當下的付出,並延時滿足的呢?可以圍繞以下3點:

  • 閉環體驗是基礎

學習必須走過“激發動機—學習新知—練習整合—融會貫通”四個階段,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因此保證學習閉環是基礎。

  • 專業體驗是關鍵

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講師/教練的質量,都是保證學習效果的關鍵。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遊戲體驗是支撐

“艱苦”的學習過程如何挺過去?

組建團隊,不僅能夠夥伴互相學習,還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把學習整個過程的關鍵行為進行積分,可以顯性化展現每個人的學習付出和進展,每個人都能獲得更多的動力;

分不同階段、不同主題的PK,可以通過外在刺激調動個人及團隊學習的積極性;

而不同種類的獎勵,可以讓個人團隊獲得不同的榮耀,持續累積學習的成就感。


"

作為企業培訓部門,員工和組織是我們的客戶,學習產品是我們服務的基礎。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學習產品被強烈推薦,讓爆款學習產品的養成有徑可尋呢?

這個問題我相信有非常多的老師一直非常疑惑!那如何快速解決這樣的問題呢!樂訓師費朝祥老師帶你揭祕這背後的核心祕密!

  1.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2. 圍繞兩類痛點: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3. 把握三個關鍵: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我相信大家都聽過許多課,參加過多個學習項目,仔細想想,有沒有哪個項目能讓你用自己的聲譽做擔保,強烈推薦同事、同學、家人去參加?

我問過許多人,這樣的學習產品不太多。

問題在哪裡呢?我們結合常見的新產品培訓做深入剖析。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舉例:

某電信運營商為企業提供IDC服務(提供網絡帶寬和機房環境的租用,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服務器託管與租賃及相關增值產品的業務),在做銷售代表培訓時,講師講解了這項服務的功能、技術保障和相關服務,銷售代表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我們的代理商也在銷售,價格比我們的還低,怎麼賣?”

這個情況很好的展現了目前新產品培訓的一些痛點/槽點:

  • 培訓內容不接地氣

培訓內容講解重點通常是產品功能、技術、賣點。然而——

銷售人員關心的卻是適合哪些客戶?

該展示哪些功能、講什麼故事打動對方?

不同客戶購買理由分別是什麼?

競爭性產品是哪些?

為什麼要買我們的,不買競品?

  • 工學矛盾突出

新產品培訓通常選擇休息時間或者下班後集中培訓,導致學習不僅成為額外負擔,也會出現培訓業務“兩張皮”的情況。

  • 培訓模式傳統且滯後

現有模式是產品經理全國巡講,或者區域內訓師認證後在區域巡講,這導致學員聽完課,沒練習、沒實踐輔導,即使考試合格也不一定會賣;更有極端情況產品都過季下架了,產品培訓還沒有輪完。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這個新產品培訓,評估結果是:低效、無趣、高成本、費時費力,這樣的學習產品只能被強烈吐槽,怎麼可能被推薦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改造前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那麼,該如何設計新產品培訓呢?下面提供兩款改造方式,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思考。

第一款改造:給產品插上銷售的翅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全生命週期新產品銷售支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在上述第一輪學習的基礎上,增加第二輪和第三輪學習。

第二輪學習:組織新品銷售PK,同時上傳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不僅能夠給學員更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給了大家信心,這個產品是能夠賣出去的。同時,根據實際銷售案例優化課程,使培訓內容更加貼近實戰。

第三輪學習:將新版本課件和案例納入知識庫,既讓學員根據需要檢索學習,也可以作為新銷售的培訓課件。

完成第二款的改造後,大家覺得這個版本新產品的推薦率有多高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第二款改造後的學習產品評估表

這種新產品改造背後體現了學習產品設計的哪些原則呢?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緊扣一個核心:產品思維

企業培訓部的客戶是多維的,例如,新產品培訓的客戶就包括了公司(新產品銷售佔比),銷售部(新產品銷售市場覆蓋率、滲透率、銷售額等),銷售代表(新產品如何賣)。

因此,新產品銷售培訓不僅要考慮內容針對性、考慮學習閉環支持銷售結果達成,同時還要考慮推廣覆蓋速度。

通過以上案例解析,大家可以看到以產品思維為核心的學習產品設計必須全面考慮:

  • 培訓內容針對性,是否形成學習閉環,實現學習轉化;
  • 學習過程的專業性、趣味性,是否能支持學習者完成整個學習閉環過程;
  • 學習的便利性和成本,是否能降低學習者和公司的總體學習成本。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圍繞兩類痛點:

低效學習產品/空白任務場景

規劃學習產品,需要結合兩類痛點,一是低效學習產品;二是空白任務場景。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低效學習產品

前述新產品培訓是典型的低效學習產品。

根據學習產品評估表,現有學習項目和培訓課程存在許多痛點:

  • 客戶選擇不當,更多關心個人需求而非組織需求

例如,經營管理者培養項目,大部分培養內容圍繞通用管理技能展開,缺乏組織戰略文化學習及組織現實經營問題研究。

  • 培訓內容落後且通用、遠離實踐

例如,隨著消費升級,許多公司產品品牌定位高端化,銷售方式還是銷售性價比產品的推薦式,而不是體驗式銷售、服務銷售一體化等。

即使是高端產品,由於消費者認知不同,國產品牌和國際大牌銷售模式也不同,需要結合企業特性進行二次開發。

  • 學習深度不足

“體力 腦力 心力”是人才選拔培養的標準,目前,大多數學習產品傳授的內容偏流程步驟/方法工具,其實這只是在開發體力資源。只有理解方法背後的原理,學習者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優化,才能開發利用腦力資源。

而卓越績效背後是需要信念和動機支撐的,培訓要能夠展現並傳遞,這才能真正縱向打通,使學習者手腦心同步發展。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學習不閉環

沒有“學—練—用”的閉環,學習是很難轉化為能力和績效提升的。但是,大部分學習產品還是關注傳授環節,忽視練習整合和實踐應用環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空白任務場景

大部分企業都會重視人才培養,但是組織學習類需求很缺學習產品服務。

  • 縱向專業團隊

如何幫助業務團隊引進、優化業務方法論、開發核心課程,推動整個團隊形成共同的作業習慣,以提高團隊整體技能,這樣的學習產品是否已經配備了呢?

愛慕,開發了一系列服務銷售一體化課程,支持高端產品銷售;

摩托羅拉大學在中國最早開發了售前銷售配合和投標課程,批量化培養售前,提升整個售前支持能力。

這些企業已通過挖掘空白任務場景,實現了業務夥伴的轉型。

  • 橫向協同團隊

許多企業強調團隊制勝,但是從來不跨團隊訓練。

大客戶銷售需要“銷售代表 售前 項目經理”協同才能拿下項目;

房地產項目開發需要“項目總 設計 工程 採購 成本 開發 客服”等多個專業協同才能成功交付;

研發需要“項目經理 架構師 開發 測試 運維”等多角色才能開發出高質量可交付產品。

但是,只有少數先進企業大學針對協同團隊開發了“大客戶團隊銷售配合”“項目開發六大員協同”等學習產品。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組織戰略落地與變革創新

如何支持成熟業務精益化運營(生產精益化、服務精益化、銷售精益化等);

如何支持成長業務高速發展(三四線深耕策略、海外國家市場開發、運營等);

如何促進企業創新業務孵化(海爾小微企業孵化訓練營等)。

想必這類的需求如果有相應的學習產品配備,會讓轉型變革更快的過渡。

  • 生態鏈發展

如何支持經銷商發展;

如何通過技術轉移提高客戶專業能力;

如何提供生產/質量管理專業方法以提高供應鏈企業產品交付能力等。

這類空白任務場景,你是否能找到相應的學習產品去服務呢?

綜上,我們看到結合兩類痛點去規劃學習產品,企業大學/業務部門領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學習產品設計開發機會點,為組織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服務。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把握三個關鍵:

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

具體開發學習產品時,還要把握3個關鍵點,即場景聯結、內容為王、深度體驗。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場景聯結

什麼是場景呢?

產品知識不是場景,會適配/會推薦/會競爭/會搭售是產品知識的應用場景;

演講呈現技巧不是場景,競聘演講/投標方案講解/產品上市發佈是場景;

績效面談不是場景,如何與業績優秀/業績一般/業績差員工面談是場景;

管理者培養中素質模型不是場景,如何接好班、如何抓重點出績效是場景。

所以,場景就是學習者/團隊/組織面對的典型任務或問題。

成人學習是問題驅動的,從場景出發,既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習針對性和落地性。這樣的學習產品才能滿足組織、業務部門和學習者共同的需求。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內容為王

大部分企業開發學習產品是以內部開發為主,而內容開發要達到什麼水平一直在困擾大家,這裡,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做參考:

  • 首先,不能是通用方法論,最好結合企業獨特挑戰的個性化知識經驗。

因此,內容要有原理、有流程步驟、有方法工具、有模板口訣、有典型案例,這樣學習者才能既有感性的案例學習,又有系統化的知識學習。

  • 第二,不能是個人經驗,而應是經過多個專家驗證後可複製的“高級套路”。
  • 第三,不僅要開發體力(傳授方法)、還要開發腦力(原理)、更要開發心力(動機價值觀)。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深度體驗

互聯網時代都強調體驗,只有讓客戶“爽”,才能有病毒性傳播。

當然,互聯網的“爽”都是即時的,

比如,餓了,可以直接在“餓了嗎” 下單;

想娛樂一下,“快手”“抖音”欲罷不能。

但是,互聯網即時“爽”的水平越高,學習體驗設計的難度越大。因為,相比較即時滿足需求,學習卻要經過一個艱苦的過程才能提高水平,並提升績效。

基於爆款互聯網產品的“爽”點,我們的學習體驗要做怎麼樣的設計,才能幫助學員扛過當下的付出,並延時滿足的呢?可以圍繞以下3點:

  • 閉環體驗是基礎

學習必須走過“激發動機—學習新知—練習整合—融會貫通”四個階段,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因此保證學習閉環是基礎。

  • 專業體驗是關鍵

每個學習階段的學習內容、學習活動、講師/教練的質量,都是保證學習效果的關鍵。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 遊戲體驗是支撐

“艱苦”的學習過程如何挺過去?

組建團隊,不僅能夠夥伴互相學習,還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把學習整個過程的關鍵行為進行積分,可以顯性化展現每個人的學習付出和進展,每個人都能獲得更多的動力;

分不同階段、不同主題的PK,可以通過外在刺激調動個人及團隊學習的積極性;

而不同種類的獎勵,可以讓個人團隊獲得不同的榮耀,持續累積學習的成就感。


培訓師、職業講師如何讓自己的課程更加生動有特色?


通過“團隊、積分、PK、榮耀”這4個要素進行遊戲化設計,通過外在的娛樂感、競爭感、成就感,才能在更加浮躁的互聯網時代,幫助學習者實現能力成長。

至此,學習產品設計的關鍵是什麼呢?

核心是從技術思維到產品思維,尋找空白任務場景和低效學習場景獲得機會,通過“場景聯結 內容為王 深度體驗”三個關鍵,開發出“爆款”學習產品。

所以我們發現,不管是企業內部的培訓師還是職業的講師,要想讓自己有跟多的課可講。讓更多的人喜歡我們的課程!那我們就一定需要讓自己去活化內容!去不斷創新!希望上述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